筹笔驿

罗隐 〔唐代〕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筹笔驿》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用简练的笔墨写自己来到筹笔驿的感受。诗中盛赞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为他未能统一中国而感到惋惜,抒发了时运不济、英雄末路的无奈。同时对懦弱昏庸、最后投降于司马氏的刘禅加以贬斥,对那些力主投降、意图苟安的奸臣进行了嘲讽。这首诗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结合起来写痕迹,自然流畅,了无痕迹。

名家评价

清·陆次云《五朝诗善鸣集》:“时来天地皆同力”二句,括尽五代兴亡之事。晚唐中第一首关系之诗。

清·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与义山同题,而各有所指,故各见其极妙。有义山一作在前,便觉此不称题。

清·袁枚《石园诗话》:昭谏《筹笔驿》诗,亦七律中最佳者,议论亦颇似义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诸葛亮抛弃隐居为主人分担兴汉之忧,四处征战竭尽全力帷幄运良筹。

时势顺利时仿佛天地都齐心协力,大运一去即使英雄也难以指挥自由。

蜀国千里山河,孺子阿斗轻轻地断送了,遗恨编纬只能怪两朝老臣谯周。

而今只剩下山岩旁多情的江水,仿佛怀念,往事不停地绕驿奔流。

注释

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方舆胜览》:“筹笔驿在绵州绵谷县北九十九里,蜀诸葛武侯出师,尝驻军筹划于此。”

抛掷:投,扔,指别离。

南阳:南阳卧龙岗。

北征:指攻打曹操。东讨:指攻打孙权。

时来:时机到来。同力:同心协力。

运去:时运过去。自由:自己能够作主。

孺子:指蜀后主刘禅。

两朝:指刘备、刘禅两朝。冠剑:指文臣、武将。谯周:蜀臣,因力劝刘禅降魏令人痛恨。

解:知道,懂得。

罗隐三千年今何在(罗隐筹笔驿时来天地皆同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