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果能回到十几年前,我可以重新在高考前选择自己的专业,而不用考虑什么就业形势、学校优劣的话,我会选择天文或历史专业理由很简单,因为喜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历史的天空日本小女孩?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历史的天空日本小女孩(历史的天空)

历史的天空日本小女孩

时间如果能回到十几年前,我可以重新在高考前选择自己的专业,而不用考虑什么就业形势、学校优劣的话,我会选择天文或历史专业。理由很简单,因为喜欢。

之所以喜欢天文和历史,可能是因为我这人好奇心极重,宇宙越广袤浩瀚,我就越想知道地球到底有多渺小;时间越亘古绵长,我就越想知道人类历史到底有多短暂。

地球很小,相比宇宙,犹如大雨中的一滴雨珠;人类历史很短,有如雨滴坠落,砸在地面上溅碎的一瞬间发生的时长,渺小而短暂的让人唏嘘不已。

小时候学到秦皇汉武时,总觉着都是发生在遥不可及的从前和遥不可及地方的事情。

初中陪父母去承德避暑山庄游玩时,父亲给我讲一百三十年前发生在这里的“辛酉政变”,咸丰帝为躲避英法联军,撇下子民,来到了这座行宫,结果病死他乡,然后他老弟奕䜣气喘吁吁从北京跑到了这,关起门来和两个嫂子——慈禧和慈安太后商量了半天,又气喘吁吁跑回北京安排政变,结果咸丰安排的顾命八大臣在护送灵柩回京的过程中被相继做掉。父亲边走边给我讲历史,我好奇地望着展窗里的慈禧衣冠、诏书等物件儿,第一次觉着历史离我如此之近。

而今,每当我坐车从开封去西安,望着窗外闪过的起伏丘陵,眼前都会浮现秦始皇、汉武帝、宋真宗封禅泰山时伞盖蔽野、车骑滚滚的场面。

每当我出差山西朔州,都会看见当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因为对匈奴设计的围歼战——马邑之战的功败垂成时,拔出长剑,仰天长叹。

当我路过青海,看着茫茫戈壁,我都能看见李道宗护送着文成公主,奔往吐蕃。不远处,松赞干布亲率迎亲队伍,翘首以望.......

甚至发生在我们身边,四百年之前的明末清初,五路明军之一的总兵刘綎从宽甸剑指萨尔浒。五路大军先后抵达,被努尔哈赤用了一天的时间差各个击破,结果女真未灭,明廷先亡。

在大鹿岛,赤脚站在海边,仿佛能听见一百年前甲午海战传来的震天炮声和炮舰轮桨划过海水时的隆隆之音,当然还有运往颐和园的金丝楠木和北洋水师主力战舰上的杆杆烟枪。

长安、凉州很远吗,几千公里,高铁八九个小时而已;秦皇汉武很远吗,两千多年,我苟活在世都三十多年了,不过六十多个三十来年而已。

历史是一种人为的选择,一个个历史人物不经意间的举动,为历史做出了唯一的选择,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历史具有唯一性。既然历史是唯一的,那么那些已经既成事实的功败垂成就更加令人不解或者扼腕叹息。

时常在想,为什么秦始皇一举灭了六个大国,却留一个区区卫国放在枕边,就去忙阿房宫那面的工作,而忘了统一中国。

时常好奇,如果当时那十来个宫女再加一把劲儿,累死了勤于炼丹、疏于朝政的嘉靖皇帝,那么明朝又会走向何方?

还有为什么一提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刽子手,我们就会想到屠杀600万人的希特勒,而在十三世纪屠杀了6000万中国人、1.4亿老外的成吉思汗却以史诗般的功绩成了历史英雄。

历史的迷人之处还在于组成它的一个个难解之谜。那艘载人载世的诺亚方舟去了哪里?亚特兰蒂斯是人类文明的前一个高峰不是?在那个风雪之夜,念叨着“好作、好作”的朱元璋真的是被他老弟用玉斧给琢死的吗?那个爱洗澡的杨贵妃是被吊死在马嵬坡还是漂洋过海去了日本?石达开真的在临死之前在大渡河边埋了宝藏吗?号称“千古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和那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能否重见天日?还有武则天昭陵前那块无字碑不刻字到底是故弄玄虚还是真的难以启齿自评?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我不知道但是想知道的历史之谜实在太多,难以尽表!

人类古代历史的玄妙不仅在于因为难以追朔而留给人们的猜想,还在于文家史官、野史逸闻留给人们那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人间温情。

长幼之情,诸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君臣之情,诸如汉景帝腰斩晁错时的痛楚、李世民和魏徵君臣之间的相得益彰;两性之情,诸如陆游和唐琬、冒辟疆和董小宛;手足之情,诸如兄唱弟随、情谊甚笃的苏轼、苏辙兄弟,文武兼备的班超、班固、班昭兄妹等。

当然,史书记载的不仅仅是那些闪耀人性光辉的事件,还有一些违背人伦之情的反例。诸如宋孝武帝刘骏与其母之间的苟且之事,秦桧和宋高宗的狼狈为奸、祸国殃民,敢于弑君不辍、一口气儿杀了三个皇帝的宇文护的那些事儿,李世民在宣武门内手屠了大哥建成、三弟元吉,赵匡义貌似也在那个雪夜弄死了他哥,还有始乱终弃者如才子司马相如、徐志摩大公子、小斯张汝舟的那些小心思等等。

这些反例按我们今天寻常百姓的伦理标准评价,固然绝大部分显得不光彩,甚至为人唾弃,但是有一小部分搁在当时看,也并不有违常伦。譬如唐朝民风开化,李治敢立父亲的武才人为后,李隆基则抢儿子李瑁的妃子做了自己的贵妃,太平公主敢把自己玩够了的薛怀义送给敢在男权社会当女皇的母亲当了面首,而明清儒家思想占垄断地位后,权倾朝野的慈禧敢垂帘听政,却偏偏没有坐上龙椅的勇气。

我学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探奇、悲怜古人或者窥人家事,更重要是能够以史为鉴,吸取古人成败得失的经验,学习修身处世的道理。

其实如今,我们每个人都在书写历史,我写了这篇关于历史的散文,也许就会成为那双蝴蝶的翅膀,改变了看文章的您的生活,而您改变了的生活也许又会影响这个世界。

想想,一千年之后的人,会评论今天的谁?仅仅是开疆拓土、抵御外辱、深化经济改革的国家领导人?也许,兢兢业业、推动社会进步的你我他的名字也会被书写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上,微不足道,但必不可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