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头条号上出了这么个辩题: 如果吴三桂死守山海关,明朝将会怎样?

我的看法是: 首先,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一个朝代走到下坡路,是多种因素的叠加,所以历史无法假设;其次,吴三桂麾下,是大明王朝最精锐的关宁铁骑,对当时时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帮哪支势力,哪支势力就有可能会赢。

因此在理论上,如果吴三桂不开关引清兵入关,清军一时间是打不进来的。但大明王朝是不可能再继续了,因为此时李自成已经占领了京师。

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是大明最能打的生力军,即使在野战中也足以抗衡以野战见长的清军,更不要说还倚仗山海关的险要关隘了。

但问题出在李自成身上,闯军攻入北京,李自成如果有点警惕性,屯兵城外,只带部分警卫部队进入京城,先布置好行政工作,再收编明军,稳定局面,那形势就完全不同了。也就是说,李自成如果还如出商洛时那样小心谨慎,那局面将完全不同,说不定中国历史上,会多了个“大顺朝”。

但李自成由于攻破洛阳后一直顺风顺水,兵力发展到七八十万人(包括与罗汝才合军的三十万),就渐渐生出了骄傲之心,开始摆场面讲享受,与部队中下层的关系也疏远了,以至于许多重大军情都未能及时掌握,耽搁了反应时机;文官高层如牛金星、宋献策也是有样学样,开始过起了相国军师的富贵瘾。武将之首刘宗敏更是大易其性,由一个令人敬畏的军中主将,摇身一变为王朝大帅,放下军机,忙着挖京城豪门富户的财富,以至于霸占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这才有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野史传闻。

当时的大明,实际上有四支力量: 清军自不必言;第一大势力就是闯军,当时有七八十万人马,而且个个鲜衣怒甲,是百战之军,当时各大势力,几乎无法与之抗衡;第三支势力,就是吴三桂的关宁骑兵约三到四万人。左良玉军十多万人;第四支是四川张献忠,约有三四十万人。

还有一支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郑芝龙主要活动在以福建为中心的南方海域,军队长于水军,因离中原较远,郑也无意北上争锋,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李自成能及时收编吴三桂和左良玉,那么稳住时局应该是没问题的。而张献忠还远在四川,军力不及闯军,收编或击溃也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当闯军全军入城,大兵们忙着捞钱榨财抢得心热眼红时,军心就已经收不住了。而吴三桂对这样一支久战的精锐之师,开始是有点敬畏的,当时不过是想谈点条件投奔过去。吴三桂作为边将,对京城的闯军动向,应该是清楚的,当他知道闯军纵兵抢掠商贵,心中已然不信任。在乱世中,有实力的派系都想找个靠得住的人,谁会去投奔一个靠不住的人呢?因此当得知爱妾被刘崇敏霸占,父亲被打,顿时火上浇油,那可是闯军大帅刘宗敏呀!因此就干脆引清兵入关了。所以吴三桂之叛,多少是对闯军的绝望,也不完全因为陈圆圆之故。

总之,李自成引军入京师之后,闯军由解救人民苦难的义军秒变为劫匪,这天下大事的成败,也就是在那一念之间。而这一念,从军队高层到统帅,都要具备超前意识。想当初刘邦占领咸阳,开始是想在皇宫中过宫室美女的富贵生活,结果被张良一劝,就收了心还军灞上,明谓是明智之举。而李自成既没有这个意识,也没有哪个文臣武将规劝过他。也许他是想一边享受一边布局,但当时局势未明,根本就不是讲享受的时候。所以仅仅入京42天,就在吴军和清军的威压下匆匆退出了京师,之后兵败如山倒,闯军1644年4月30日离京,1645年5月,李自成就命丧湖北九宫山,前后不过一年多,成也匆匆,败也匆匆,真是令人唏嘘!

所以后世评论闯军是“小农思想”,还不具备解放民众,挽救人民于水火的革命情怀。按当时“家天下”的主流思想,闯军打败明王朝入主京城,在当时人看来,只是朝廷改了个姓而已,京师官民不管愿不愿意都是要投靠的。最可惜的是闯军当时的想法并不是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而是认为大功告成,从上到下完全放松警惕,一味纵情享乐,掠夺京师官民财富——那可是七八十万大军呀,何况还有二三十万是收编的罗汝才大军!

因此军心一散,就再也无力回天了——兵士们各自抢得一笔不小的财富,自然不肯战场用命,一支大军就这么垮了,后来的战场,能打的也就几万亲军而已。

总之,历史老人是很现实的,优胜劣汰,丝毫不马虎。一支没有远大志向的军队,既使人数再多也是不会长久的,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大凡大汉、大宋、大明这些能立得住的朝代,都在于领导层有着较为成熟的远见卓识。而闯军从上到下,还缺乏这种远见、能力和人才储备,骤然夺了京师,就水银泻城般地散了。失去了皇帝的明廷和失去了军心民心的闯军,正好就构成了一股天下大乱的漩涡。

这是场历史悲剧!

入关后的吴三桂的关宁铁军,由一支护国支柱,蜕变为一支攻城略地的先锋,在清廷既定的军事政策下,他们变成了一架可怕的屠城机器,无数无辜的人民,倒在了他们的屠力之下!

所以呀,吴三桂之叛,又岂是“十减二等于八”那样的加减运算那么简单?那是一个倍减法则,恐怖的倍减法则,当那群丧失了保护对象和护国信仰的军队,转过头来残杀自己保护的人民,那个现实该有多么的绝望呀!

这场可怕的血雨腥风到如今已经历经四五百年,可是历史的哭泣仿佛未曾散去。

所以呀,人心一失,天下就乱了,更不要说后来地方军阀扶持起来的那些勾心斗角的明末小朝廷,就是再出一个文天祥,再来一次涯山之难,都不过是史册上的一页历史的呜咽罢了。人心这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一旦丢了,就真的回不来了,因为那叫“天授正统”,那叫“道义”。所以必须时时怀着惕厉之心,抓牢抓好。

假如——我是说假如,李自成自始至终,都想着让穷人吃饱饭,让穷人过上好日子,那么之后的历史悲剧也许就不会再发生。他接替摇摇欲坠的明王朝,只因为当时缺乏远见卓识,结果反而使局面更糟糕。所以说历史是严肃的,对于治理者,来不得丝毫的马虎,当没头脑代替了不愿意,就在中华民族在二百年后的百年苦难史里埋下了重重的伏笔,而且这个伏笔是一定会登场的。

为什么呢?

因为清王朝虽然统治了华夏大地,12代君王也都还算勤勉,但一个人口20万的族群统治数亿人口的大族群,是有先天不足的,这个格局从清兵入关时起一直到清末都未曾改变: 即满清的“防汉”政策一直是历史清君坚定执行的既定国策。当乾隆皇帝收到英国带来的最时新的武器装备和机械钟表时,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能在中国传开,以免制不住汉人。所以他轻描淡写地说那些都是“奇技淫巧”。乾隆精于天文、数学,但他只想自己做个大清最聪明的人。现在的人们可能不相信,英国那时对大清是仰慕,所以送来了最好最时新的东西,以求尊贵的大清皇帝高看他们一眼。

就在清朝对国外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欧洲正在经历文艺复兴后的近代机器工业1(1776年)大发展,及至1842年大清被打开国门,东西方的实力差距,已被拉开了近百年的距离!

从1842年到1949年的百多年里,一群又一群的仁人志士为学习西方、改变国家贫弱面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直至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了70多年的奋斗,中华民族才走出了那场可怕的百年阴霾,开始与西方并驾齐驱。

回望那场由“甲申之变”的痛苦历史,我们不由得庆幸,中华民族又骄傲地站在了历史的天空下——以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文明姿态!

今天的和平与安定,是来自于378年前,那场刻骨铭心的历史阵痛。我们坚信,中华民族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永远不会了!

2022年9月15日 记

历史的天空日本小女孩(历史的天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