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和心得体会是一样的吗(读书会的开场和结尾)(1)

书友们来到读书会现场的时候,各有各的需求,各有各的期待,各有各的小心思。

如果你能采用一个妙趣横生的开场活动来带动氛围,那么,书友们就会:

1、 丰富自己对读书会主题的认知和理解;

2、 回想起和此次读书会有关的过往经历;

3、 强化自己参加本次读书会的学习目标;

4、 逐渐对读书会的主题产生更深的好奇;

5、 更有动力投入参与到这场读书会中来。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你可以设计三种趣味盎然的读书会开场活动。

读书心得和心得体会是一样的吗(读书会的开场和结尾)(2)

01

开场活动一:相互访谈

无论书友们带来活动现场的,是同一本书还是不同的书,你都可以在开场时,设计这个游戏。

告诉大家,前5分钟,大家可以在现场找3个人组成临时搭档,相互访谈。

为了让大家访谈的时候有话可说,你可以列举出一些访谈时可提的问题,比如:

……


02

开场活动二:寻宝游戏

读书会要共读的书,通常是提前就定好了的。

你可以提前准备好和本书有关的一些概念,写在不同颜色的卡片上,藏在读书会现场隐秘的角落中。

在开场的时候,你提前在PPT上展示出这些概念,然后让大家分组寻宝,看看哪个组找到的“线索”最多,找到最多卡片的小组将给予奖励。

大家通过“寻宝游戏”,把你预先准备好的卡片都找出来之后,

你可以让各个小组的伙伴,就自己组拿到的这些卡片上的概念,去做探讨和分享。

每个人都说说自己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达成共识,然后各组分别来进行分享。

这个过程中,大家既会觉得“寻宝游戏”神秘有趣,又会由于“命中注定找到你”的感觉而有兴趣去研究卡片上的概念。

相互分享又会让大家的观点得到充分碰撞,彼此帮助彼此拓宽视野。

读书心得和心得体会是一样的吗(读书会的开场和结尾)(3)

03

开场活动三:站位游戏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该问题是本次读书会的主题书中提到过的问题。

给出3-4个简单的选项,每个选项都有可选择的理由,即针对这个问题,没有非黑即白的答案。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本次读书会读的书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那么开场就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决策之前,应该优先考虑什么?

选项A:了解要决策的问题的性质

选项B:找出决策的“边界条件”

选项C:考虑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选项D:考虑怎样的决策才能兼顾可执行性

接下来,让书友选择站位。

选择A答案的站在一个角落,选择B答案的站在另一个角落,选择C答案的站在不同于A和B的一个区域,选择D答案的站在另一个区域。

于是,书友们开始站位,站好位之后,同一个位置的伙伴可以讨论下他们选择站在该位置的原因。

最后,选择了相同选项的“队伍”,可以选派一个代表来分享他们这一队的观点。

这个过程中,书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彼此欣赏、相互取经。

而不同“队伍”的分享,又能激发其他“队伍”重新审视自己未选择的选项,从而获得新的认知。

读书心得和心得体会是一样的吗(读书会的开场和结尾)(4)

说完了读书会的开场活动设计,接下来说说读书会的结尾活动设计。

读书会的结尾如果能设计让书友自主总结、多维参与的话,那么就可以让书友:

1、重新思考在这场读书会中有些什么收获,梳理清楚自己的想法;

2、将注意力集中在读书会中发生过的有意义的事情上;

3、把所学到的东西用各种形式表达出来,能帮助更好的记忆;

4、在读书会结束之前,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再次与其他书友建立连接;

5、在读书会结束之后,将所学知识有意识的学以致用。

同样的,为了达到以上目标,你可以设计三种奥妙无穷的读书会结尾活动。

读书心得和心得体会是一样的吗(读书会的开场和结尾)(5)

01

结尾活动一:制作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让书友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作一个能够代表这本书的“纪念品”。

可以提前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放置一个手工材料小包(里面有空心管、粘贴泥、积木、多彩布、剪刀、榫钉等素材)。

向各个小组说明,各组成员共同使用手工材料,制作出一个立体工艺品。

这个工艺品能够用来代表或比喻本次读书会所读的书。

当所有小组完成之后,各组轮流向其他书友展示和诠释自己组创造的作品。

我之前做《非暴力沟通》读书会的时候,在结尾的制作活动中,

有些书友用空心管做了一个工艺花,花上的四朵花瓣代表着非暴力沟通中的四大要素;

有些书友制作出了有一只眼睛和一只耳朵的泥塑小鸟,代表说话之前要先倾听;

有些书友制作了两个脚印的轮廓和一双鞋,代表沟通中的换位思考=用自己的脚去穿对方的鞋。

......

有趣又形象。


02

结尾活动二:投球游戏

提前准备一个柔软的可投掷的物件,比如沙滩球或毛绒球。

结尾时,让所有的书友在教室中的一片空地围成一个圈站立。

如果参与人数比较多,比如人数在30个人以上,那么可以8人为一组围成一个圈站立。

你也在这个圈里面,先说明游戏规则,再把手中的球随机扔给某个书友。

拿到球的书友要和其他在场的人分享:

分享完之后,书友把球随机扔给其他人,接到球的伙伴也要分享上面3个内容。

分享完之后再把球扔给下一个人,接到球的人再做分享。

扔球的时候是随机的,这样就让整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意外性和趣味性。

这样的结尾,既能帮助总结回顾、促进学以致用、又能让书友之间的关系升温。

读书心得和心得体会是一样的吗(读书会的开场和结尾)(6)

03

结尾活动三:问题循环

结尾时,每个书友围绕读书会所读的这本书,设计一个问题,写在A4纸上。

在小组内部顺时针交换A4纸,每个人可以把自己手中带有问题的纸递给右手边的那个人。

每个人拿到A4纸后都要回答上面的问题,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回答。

回答完问题之后,每个人再把自己手上的纸传给右边的下一个人,下一个拿到纸的人,在纸上接着写出自己的答案。

一直顺时针交换A4纸,直到小组里面的所有人都把其他人的问题回答了一遍,一轮传递过程才结束。

一轮循环结束之后,每个人又拿回了自己原先写了问题的那张纸,这时候纸上已经有了很多答案。

如果一个组有6个人,那么提问者就可以得到6个不同的答案。

每个人对答案进行总结之后,在组内进行分享。

这种方式,能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以多元化的方式去看待同一个问题,从而对这个问题理解得更加透彻和深入。

读书心得和心得体会是一样的吗(读书会的开场和结尾)(7)

读书心得和心得体会是一样的吗(读书会的开场和结尾)(8)

当你在读书会中,采用这样的开场活动和结尾活动的时候,你就给我自己和书友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些趣味无穷的开场活动和结尾活动,打破了很多传统读书会固若金汤的模式。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观念认为,读书会是一项纯理性的活动。

然而,所有的思考,都要首先过情绪这一关。

我们大脑内部就好像有一个侦探,会持续不断的搜寻与情绪相匹配的信息,告诉你:

我喜欢这个,我不喜欢那个;

我同意这个,我不认可那个;

这个让我感到不安,那个让我感觉舒适;

那个场合令我不太敢说话,我更愿意在这个场合畅所欲言;

……

诸如此类。

也就是说,进入我们大脑的任何一个事物都要首先经过情绪上的过滤。

大脑会根据你当前的情绪来选择,是否让这个信息进入大脑的“加工区”,以及加工到什么程度。

对于读书会中的书友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他们会主动寻求让他们有愉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的学习体验,也会主动避开让他们感觉枯燥无味的学习体验。

所以,想办法让你的读书会做得更有意思一些,给书友们带来多重感官的积极情绪体验,让书友们在你创造的这个新奇世界中,发生各种奇妙有趣的碰撞和可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