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史上,人们常常谈到“筋”与“骨”这两个词,可能对于有些书法爱好者比较抽象。

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曾写道:“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

汉代蔡邕《九势》原文强调:“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无论是“筋”还是“骨”,都强调一个字:“力”。

然而他们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其区别又如何理解?

解释“筋”与“骨”最好的例子就是:颜真卿和柳公权,并有“颜筋柳骨”一说。

本文用最形象的语言来解释“筋”与“骨”的差别,一分钟悟懂“颜筋柳骨”。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筋、什么是骨。

一、筋与骨的特点

颜筋柳骨笔法图(笔法指导颜筋)(1)

颜筋柳骨笔法图(笔法指导颜筋)(2)

骨即指动物的骨头,筋就是指骨头之间相互连接和附着在肌腱上的韧带。

骨的特点:硬度高、有力量、菱角分明(注意这是与“筋”比较)、方劲。

筋的特点:柔软、有弹性、有力量、形状弯曲、圆润。

这是两者之间的对比特点,而且显而易见。

二、“颜筋柳骨”的理解

(1)横:

颜筋柳骨笔法图(笔法指导颜筋)(3)

颜筋柳骨笔法图(笔法指导颜筋)(4)

颜真卿VS柳公权

可以明显的看到,柳公权的横画直而硬,起收笔的菱角更分明。而颜真卿的横画明显带有弧度,看起来富有弹性,起收笔较柳公权更加圆润饱满、含蓄内敛,有丰腴的特点。

(2)捺:

颜筋柳骨笔法图(笔法指导颜筋)(5)

颜筋柳骨笔法图(笔法指导颜筋)(6)

颜真卿VS柳公权

可以看出柳公权的奈画更“直”,更“方”,与“骨”的特点十分相似。颜真卿的不仅行笔略带弧度,而且笔画轮廓线也是有弧度的,这种笔法有中肉肉的感觉,与“筋”类似,弯曲而富有弹力。

(3)竖:

颜筋柳骨笔法图(笔法指导颜筋)(7)

颜筋柳骨笔法图(笔法指导颜筋)(8)

颜真卿VS柳公权

竖画也是可以明显看出颜真卿的弧度,大部分的竖画都是如此,这一特点与柳公权恰恰相反,柳公权的竖画挺直有力,起笔较方。

当然还有撇、点、折等笔画的细微差别,这种细微的差别就形成了颜柳不同的风格。

(4)撇:

颜筋柳骨笔法图(笔法指导颜筋)(9)

颜真卿VS柳公权

(5)点:

颜筋柳骨笔法图(笔法指导颜筋)(10)

颜真卿VS柳公权

(6)折:

颜筋柳骨笔法图(笔法指导颜筋)(11)

颜真卿VS柳公权

看到这里,撇、点、折等笔画的细微差别相信大家自己也能分析,其原理相同,在此不做多述。

颜筋柳骨笔法图(笔法指导颜筋)(12)

从这六个笔法方面就足以看出“颜筋柳骨”之感,而理解其中奥妙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将动物的筋骨特点与书法笔法一一对应,这种对应关系是需要一定的悟性理解和艺术察觉,如此方可大彻大悟,看了本文,相信读者一定会有所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