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浦口区某小学40多位学生家长联名要求劝退一名顽皮学生乐乐(化名)的新闻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引起很多家长的关注。

《南京小学生罢课要挤走熊孩子校长三度落泪拒》、《南京一小学“熊孩子”被家长联名劝退六成网友反对》等这样的标题屡见报端。

读者、网友们为校方坚持拒绝劝退这个孩子的举动点赞,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表示自己孩子的学校里也有这样的“熊孩子”。在学校,这些“熊孩子”的主要表现为对学习兴趣不高,对老师时常出言不逊、对同学言语不合便有暴力倾向等不好的行为。

这些“熊”孩子,让同学害怕,让老师头疼,让家长烦恼。

那么,问题来了。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更应该做些什么?

将“熊孩子”变“牛娃”到底有没有可能?

美国教育实习模式方面的书(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1)

教育部门对“熊孩子”坚持不放弃

目前,校方领导亲自担任该班班主任,乐乐的家长到学校亲自陪读,希望将尽最大力量帮助乐乐,避免其对其他同学造成伤害。

当地区教育局安排了专家对这乐乐的行为举止进行评估,评估时乐乐并没有出现异常举动。在这种情况下,区教育局决定对男孩进行心理疏导。

针对家长提出的要求乐乐退学或者调换班级的诉求,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学校是没有权力劝退任何一名学生的,每一名孩子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对于众多家长的诉求,学校多次给予充分解释,一方面请家长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关心自己的孩子,也关爱他人的孩子;另一方面明确地告知家长们,每个孩子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更有责任关心呵护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有点心理问题的孩子不能也不应受到歧视。

区教育局主要领导和家长代表们进行了深入对话,转达了国家相关的教育政策。

学校和教育局一直表示,对待家长们的合理诉求,将全力解决,对于明显超出法律法规要求的,不能给予满足。

美国教育实习模式方面的书(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2)

中国家庭教育走上了离家的路

从戒尺教育开始,中国教育走上了一条离家的路。“听话”变得至高无上,“理解”变得无关紧要。

无数的实践证明,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极大的作用。采取民主型的正确教育态度,孩子表现出活泼大方,聪明可爱,善于与人合作,具有独立性,有坚强的毅力等优良的性格品质;而粗暴、溺爱的、专制的等不正确的教育态度,孩子们表现为孤独、任性、依赖的、自我为中心的等等。

据乐乐学校的家长表示,“有一次,乐乐把班上一位同学的头打破了,该同学的父母就带着受伤的孩子去乐乐家评理,乐乐的父亲竟掐住乐乐的脖子,把孩子掐得快断了气,吓得被打孩子的家长赶紧就此罢休。”

显然乐乐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深刻的影响了乐乐的和他人相处的心态。同学之间遇到矛盾,乐乐没有选择和同学化解误会矛盾,不会尝试和老师沟通解决问题,直接选择从父亲那里得到的“经验”暴力地让同学害怕,恐惧来解决问题。

“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落后家庭教育观念让孩子的自尊心和情感意志备受挫折。

作为家长真的应该好好反思:家长是不是应该根据性格可塑性的特征,结合孩子们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严要适度,爱而不溺,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等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

孩子在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常以父母为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征。好比婴幼儿对父母的态度特别敏感,父母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孩子的情绪、意志和行为,久而久之化为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保持常态的、稳定的情绪。和睦的家庭生活更有助于孩子形成开朗的性格。

美国教育实习模式方面的书(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3)

美国“兔妈”的“五行”家教之路

“兔妈”艾米·F·蔡在成为家庭教师之前一直从事医学工作。她的丈夫现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是5岁随父母移民美国的华人。

10年前,艾米·F·蔡的大儿子纳森读小学,不但成绩差而且是个十足的“淘气包”、典型的“熊孩子”。

艾米·F·蔡因此常被老师喊去“训话”。时间长了,不仅她的工作受到了干扰、孩子学习成绩没有起色甚至整个家庭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

艾米·F·蔡在深思熟虑后做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放弃高薪工作,把孩子从学校带回家。

艾米·F·蔡将家中的地下室改造成教室,自己则专职做孩子的教师。她既教儿子,又教女儿;既教数理化,又教文史哲,成了一个“全才”教师。

三年前,她的儿子因学业优秀,夺得美国高中生最高荣誉“美国总统学者奖”,并获得教育部长亲自颁奖的殊荣。

今年,她的女儿因成绩优秀,在家中怀揣着5万美元奖学金,顺利毕业进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全美排名前20位)。

这个出生在美国中西部的教育学者在分享经验时,反复强调中国“五行”贯穿其教育理念。

“五行”之“土”指的是家庭是孩子茁壮成长的沃土。和中国类似,美国政府对公立学校的投入都是相同的,却也有“牛校”和差校之分。她认为造成学校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这块“土”的不同。在提供的在27个国家的调查数据中,她发现家庭的藏书量与孩子未来的学业成就的相关度,高于与父母的收入和学历的相关度。

艾米·F·蔡呼吁,家长不管自己贫穷与富有,不管自己学历高低,都应该给孩子准备好满屋的书。

艾米·F·蔡认为五行中“火”也很重要,代表了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动力。成功的父母和老师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如果家长对孩子持放任自流的态度或一直提出过高目标,对孩子的学习动力均有不利影响。

她的女儿汉娜从小爱好数学,可是学到高中课程,突然开始讨厌数学。经过她的观察,发现汉娜是因学习内容难度明显提高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厌弃曾兴趣浓浓的数学课程。斟酌再三,她适时给予汉娜一些指导,鼓励汉娜不要放弃对数学的爱好,恢复了汉娜对数学的兴趣。如今,汉娜正是以数学方面的特长和情趣摘得5万美元的奖学金。

“五行”中“木”代表成长。所有家长都有义务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和特长,并让其尽情发挥;“水”则代表灵活与创造性,也是中国国家长需要深入学习如何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和灵性的地方。

艾米·F·蔡特别提醒各位家长,要重视代表品德的“金”。良好的品德贯穿人的一生,体现在孩子未来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像传家宝一样传承给下一代。

这个地道的西方人很赞同中国的“中庸”之道。东西方文化应该相互交融,不应该固守极端。父母教育子女可以学习在中国式的严厉和美国式的宽松之间找到平衡。对孩子的要求需要做到严格而不严苛,宽松而不放纵。

美国教育实习模式方面的书(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4)

艾米.F.蔡博士在演讲中。

艾米.F.蔡博士在“美国总统教师奖”的颁奖现场图像。

美国教育实习模式方面的书(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5)

“兔妈”档案

艾米.F.蔡,医学博士,生长干美国中西部一个小城镇的普通家庭。与托比·蔡(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育有一儿一女,现在居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

艾米.F.蔡创造了轰动美国的教育奇迹。她,是一位医学博士,有着高薪的医院工作;她还是一位作家,发表小说、主持专栏;当家庭遇到危机:老人生病、孩子退学,她回归家庭,成为一位家庭教育者;她的孩子,2011年获得了美国高中生最高荣誉奖“美国总统学术奖”,她本人也获得了美国高中生最高荣誉奖“美国总统教师奖”。

来源于现代与经典(ID:xdyjd2015)

了解详情与报名请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