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章揭密:新西兰粤语移民为何吃普通话的醋?深度文章质疑和辟谣:新西兰国会议员真的用粤语宣誓吗?粤语是新西兰第二大语言吗?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1)

视频截图

近日,包括“今日头条”等网上各平台流传一段短视频,内容均为一外国人长相的新西兰国会议员使用白话(所谓粤语)宣誓,并打上“粤语是新西兰第二大语言”以及“我为粤语发声”等说明。

更有人借此称,中国国内“打压”粤语,或者说什么“推普灭粤”。

其实,这是谣言。

很明显,视频作者是想借“新西兰国会议员用粤语宣誓”这件事,意有所指。

谣言就怕较真。要说清这件事,得要逐层驳论。

议员用中文宣誓源于中文周活动

首先,必须明确这次新西兰国会议员用中文宣誓的背景。这个议员之所以用中文宣誓,源于新西兰中文周活动。

这段视频里的发言者是新西兰行动党移民事务发言人James McDowall。据行动党网站介绍,他拥有几家小型企业,包括一家移民律师事务所,同时还为一家心理健康领域的大型非政府组织工作。

据了解,从2014年开始,新西兰中文周活动每年都会举办,今年选定的时间为9月25日~10月1日。

公开资料显示,新西兰中文语言周(New Zealand Chinese Language Week)由前新西兰国会议员、律师霍建强和中文周现任主席Jo Coughlan于2014年创办。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2)

霍建强于2008年在新西兰国会作入职演说

霍建强原籍安徽潜山,安徽大学文学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士、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传媒硕士和法学士。

1994年,他移民新西兰,2008年,成为新西兰国会议员(Raymond Huo MP ),先后任财经委员会(第49届)、法制委员会(50届)、商业委员会(51届)常委以及法制委员会主席和交通及基建委员会常委(52届)。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3)

新西兰国旗

2020年7月21日,正处于政治顺境的他,宣布退出新西兰政坛,有点出人意外。

Jo Coughlan(乔·科赫兰)系新西兰中文周主席,曾任惠灵顿的市议员,是新西兰原国家党总理Bill English的弟媳。她曾数次到访中国。

据了解,为了让国会立法通过“新西兰中文周”决议案,霍建强从2010年开始,努力了三年。在此期间,他获得了各大政府机构及非政府机构,还包括大型商业企业,比如机场,恒天然,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在中文影响力方面的共识,最终完成这项计划。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4)

霍建强用普通话宣誓

2014年,第一届新西兰中文周顺利举办,霍建强首次在国会用中文(普通话)引领全体国会议员念诵每天例行的国会祷告词。注意,他用的是普通话,而非他的家乡话,或是粤语。如果他有粤语者的私心,他是不是该讲家乡话——安徽潜山方言(赣语次方言)?

当时新华社的报道说,在西方国家以语言周的方式来推展中华文化和语言,在西方国家还是第一次。

质疑:视频或配音造假

但是,有意思的是,有人却对新西兰中文周心生怨气了。据“936全资讯”:“或许就连主办方都没有想到,当‘新西兰中文周’步入第九个年头的时候,原本一件‘好事’,却激发了新西兰华人内部积攒已久的矛盾。”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华人自己的身上。

因为有讲粤语的人“吃醋”了。

一直以来,主办方“新西兰中文周慈善信托基金”都沿用着多年以来的习惯——以普通话作为推广中文的主要方式。

但是,有人却觉得,首次出现在新西兰本土的中文是“粤语”,而且很长的历史里,讲粤语的人一度居多(这一点后面会详谈),现在却用普通话来推广中文,这些讲粤语的人很不爽。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5)

视频截图

由此,有人怀疑视频提到的新西兰国会议员Dr James McDowal,其实是用普通话而非用粤语宣誓,信息是假的,是后期对口型配的音。

因为Dr James McDowal是移民律师,多年来,他所接触的中国移民基本上都是讲普通话的。

而且,据了解,有讲粤语者为了推广粤语曾有给视频中的人用粤语配音造假的前科。

当然,如果确是用粤语宣誓,也是好事,毕竟粤语也是中国的方言。

讲粤语的人“吃醋”了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6)

又据“936全资讯”透露,说着粤语的语言博士生 Sidney Wong 在推特上承认,“中文周”对于华人社区来说将是艰难的一周。另一个社会科学家和亚洲社区倡导者 Tze Ming Mok 则认为,“中文周”这个名字具有误导性。

笔者实在很难理解,这中文周为什么会对讲粤语者这么“艰难”?为什么“中文周”这个名字就有误导性了?难道在海外,所有中国语言或方言不是中文吗?普通话难道还不足以代表中国吗?

于是,有人干脆稍微挑明了说:希望在中文周的推广活动视频中加入粤语、闽南话和潮州话的问候语。

“窝里斗”海外又下一城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7)

网络截图

于是,今年的中文周,就连新西兰的很多人都知道了这种矛盾。比如,Newsroom 的自由记者 Alexia Russell 就说:“本周,‘汉语’得到了庆祝和推广。但是,在这些超酷的教我们新短语的视频背后,有相当一部分新西兰华人正在酝酿着怨恨。”

惠灵顿出版商 Jack Yan 在谈到以普通话为中心的文化周时也说,“这是一记耳光......它(粤语)继承了新西兰华人 180 年的传统。”这显然是在火上浇油。

说实话,如果换在以前粤语在新西兰华人中占主流方言的时代,粤语者发发脾气,也没什么,但是问题是,现在在新西兰华人中讲普通话的人占了多数,你讲粤语的人还“发烂渣”、耍性子,就很缺乏大局观了。

新西兰说普通话的人超过说粤语的

仍据“936全资讯”介绍,在新西兰境内,有近100万的华人及其后裔,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36%)是说着普通话,20% 以粤语为日常用语,剩下的四分之一的人不会任何形式的中文。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8)

新西兰华人华侨

“沙龙君”微信公众号,2021年推送的一篇关于新西兰语言的文章[译后编辑:张育铭(湛江科技学院)]称,在新西兰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但它远不是唯一的语言。毛利语、萨摩亚语、普通话和印地语都有相当多的使用者。

该文又称,在新西兰有95,253人说普通话,这使普通话成为该国第四大语言。大多数说普通话的人住在奥克兰。只有超过1%的新西兰人说粤语。这相当于52,767个人。

新西兰统计局2018年人口普查的结果也显示,新西兰至少有 18 种中文方言正在被使用,而普通话的使用率超越了粤语。

以上均说明在新西兰,普通话使用人数已经超过粤语。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9)

网文截图

有些人造谣粤语是新西兰第二大语言,心情和动机都可以理解,但很遗憾,这很明显是错误的。——关于其他国家的粤语地位,其实也是谣言,后面笔者有空会展开说。

那么,说粤语的又何必大动肝火,生起“怨妇心”呢?不管是普通话,还是粤语,都是中文嘛。普通话是中国通用语言,其实就是国语,是所有中国公民和华人华侨交流语言的最大公约数。

因为中国人多,地域大,方言众多。据国务院主办的中国政府网引用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有130多种语言,有约30种文字。单是汉语方言就分为七大方言。

而且,有些方言差异较大,操不同方言者相互之间是很难听得懂的,甚至根本听不懂。如果,新西兰中文周也来个中国方言大杂烩,那岂不是“鸡同鸭讲”,又如何统一共识,一致对外,宣传推广中华文化?

当然,你要建议中文周也可以有个中国趣味方言环节,倒也无伤大体,有问题可以内部解决,但就是别内讧,在海外也玩窝里斗。

粤语者为何吃醋?

其实,操粤语者之所以吃醋应该源于这一点:首次出现在新西兰本土的中文是“粤语”,而且,历史上新西兰华人华侨以操粤语的为多。

再加上粤语者因为以前华人华侨较多,又因为粤语受香港娱乐文化流行得到广泛影响,粤语者就像是“巨婴”一样,一贯以来都在骨子里保持着傲慢与偏见。他们将普通话妖魔化、夷化,还将客家话汉语方言等也造谣成畲族等少数民族语言。

更有意味的是,他们将粤语打扮成受害者,只要一推普,言必称“满普”,言必称粤语受打压,其实根本就是他们臆想症作怪。

于是,这种妄自尊大和受害者心理相互纠缠,在香港,在广州,曾经闹出了很大的动静,现在又在国外也如此这般闹腾,真是匪夷所思。这就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

请问,到底是谁将他们惯成这样的?

新西兰早期移民以粤语者为主

所以,这又得要回溯新西兰中国移民史。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10)

美国淘金热时期的广告。图源: Wikimedia Commons

话说19世纪中叶全球掀起“淘金热”,续美加发现金矿之后,澳大利亚墨尔本地区也发现存在丰富的金矿,不久,新西兰但尼丁等地也有发现。

于是,一批批华人寻金者们背井离乡,有的向东,横穿大平洋前往位于美国的“旧的金山”,也有人取道向南,奔赴位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新的金山”。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11)

第一位登陆新西兰的华人黄鹤廷肖像

1842年10月25日,20岁的广东香山人黄鹤廷(Appo Hocton)也卷入“淘金热”,跳下海船登陆新西兰南岛北端的尼尔森。他成为第一个移民新西兰的华人。

只不过他不是“淘金的”,据称是经营马车运输生意的。他一生先后娶两位欧裔女子为妻,育有四名子女,以百岁高龄终老。现在的新西兰约有1600人表示与黄鹤廷有血缘关系。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12)

第一批华工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13)

淘金华工。图源: Presbyterian Archives, Knox College

时间到了1871年,2000名华工乘坐大帆船来到新西兰。他们原先以淘金为业,后改做种植业。

比如,番禺人沈占经过5年的辛苦劳作,赚到100磅,返回家乡结婚后又再次回到新西兰。30年后,他又重回广东。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14)

徐肇开

再比如,番禺江村社岗人徐肇开(Choie Sew Hoy,又名Charles Sew Hoy)早年曾在美国加州、澳大利亚等地淘金。1869年他来到但尼丁,成为新西兰第一批华人淘金者。1875年徐肇开在但尼丁开设了一家商店,成功的从事进出口贸易。他将中国商品运来新西兰,销售食品和矿工用具,成为了奥塔哥著名的实业家。

中国人历来讲究熟人社会。因此,早期的中国移民以增城、番禺、广州、四邑等地区为主,操粤语。

但是,1987年新西兰移民新法案带来的移民潮,却改变了华人华侨的籍贯来源结构。据国务院侨办介绍,在新西兰,除广东以外,香港、澳门、台湾、河南、河北、黑龙江、辽宁、陕西、四川等省份的移民也开始大量增加。在新西兰,讲普通话的人数也因此后来居上,超过讲粤语人数。

后话:粤语者的格局不能太小了

其实,与其他移民一样,在新西兰的中国移民,随着在国外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与生俱来的中国文化特性正在淡化。

新西兰《先驱报》曾对此作过报道,从小随父母移民的孩子,面临着“双重文化融合”问题:是继承中国传统价值观,还是成为与新西兰伙伴一样的人。

日本议员说中文说粤语(粤语者为何吃醋)(15)

奥克兰

曾就读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通讯专业的安安就向新西兰《先驱报》表达过对身份认同的困惑:“我的午餐饭盒里面装着的是豆沙包或者炒饭,而我的新西兰小伙伴们吃的是三明治。”

而且,新西兰对中华文化也不尽是和谐友好声音。前些个月,在新西兰就发生过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攻击事件。新西兰中华新闻社发表的评论称:“厌恶”华人的人在新西兰如今大有人在。

面对种种趋势,新西兰中华新闻社呼吁,华人一定要尽一切努力让新西兰社会通过正面实例来正确认识华社、华人和中国,做这些事情,不仅是为了每位华人自身更好地生活在新西兰,更重要的是华人在海外必须用华人的行为和形象,全力维护华人的尊严。

那么,作为华人,有必要为了在“中文周”用普通话还是用粤语而吃醋吗?

粤语者的格局不能太小了,不能太小家子气了。耍小家子气的往往是自私自利者,往往是地盘主义者,往往是精致利己主义者。

粤语者不能扬己贬他,做损人不利己的事。

粤语应该回归到普通方言的原点和地位,不得、不必再拿普通话做靶子,围而攻之。这显然是不得民心的、愚蠢的行径。

我们确有必要在粤语区做好思想工作,扫除障碍,加大推普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