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概述及进出口

天然气主要由甲烷组成,是一种相对清洁的化石燃料,气态通过管道、液态(LNG)通过车船运输。

美国、俄罗斯和伊朗是主要天然气生产地;欧盟、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是主要天然气消费地;欧盟、中国和日本是主要国际LNG进口地(按占比份额从大到小排列)。

一分钟读懂天然气(一文看懂天然气)(1)

天然气涨价及原因

欧洲(除俄罗斯):

在2021Q2里,天然气进入价格爆发式的增长,拿我们最关注的欧洲里的英国来看,天然气期货价格在低点反弹至14倍,出现历史新高。大洋彼岸的中国和日本的LNG到岸价还在持续增长。

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要看需求端的情况,往前推一个季度:2021Q1。因为受复工复产的拉动,欧盟天然气的需求同比增长7%左右,由于要补充库存和实行在2019年12月提出的“绿色协议”使得天然气需求有着进一步提升。

2020年,受寒冬影响的欧洲使得天然气的库存快速下降,达到近三年的最低值,这就使得欧洲在今年二季度的时候开始进行天然的低位补量,一直到今年九月份库存才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前五年的同期水平。

2021年,欧盟在碳中和中提出要将在2030年的时候气候减排由40%提高到55%,碳的总供应快速下降,碳价格大幅度提升,每吨在50欧元左右。

同期欧洲的电力公司开始转型:由煤改气。气电发电增速大幅提升,在短时间里超越煤发电,拉动了天然气的需求。

亚洲:

中国是LNG第大进口国以及第三大消费国同时中国上半年的PMI一直处于中高位置,工业煤改气不断推进,使得拉动工业用气需求。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上半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7.4%,其中工业用气同比增长26.6%,为近3年来最快水平。

韩国和日本称之为LNG第二大进口国,其中日本的气电占比40%,今年夏天亚洲气温普遍偏高,使得发电端的需求增加进而LNG的进口跟着增加。

美洲:

美国的天然气消费结构中,电厂占比最大,剩下依次是工业、居民、商业、汽车。

今年美国天然气的消费增速扭亏为盈得益于疫情后工商业的恢复并稳步提升。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美国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3.8%,环比提升2.0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增长4.8%。其中,电厂用气同比增长3.5%,工业用气同比增长5.5%,商业用气同比增长7.8%。

其实在去年寒冬的影响下,美国作为天然气生产国,库存也是低于前几年的水平但好于欧洲。

总结:

1. 受去年寒冬的影响,天然气需求国和生产国的库存不足,即便是补量也较前些年仍未达标。

2. 虽然油价已经进入全面复苏的情况,利于上游的投资,但是在碳中和的趋势下加上去年倒闭了不少的上游石油公司,已经开始放缓对石油供给端的投资,不少企业在考虑油转气的转型,在后面的时候里新能源快速崛起,油价被削弱的可能性较大,反之天然气的价格不仅是在今年来到了拐点并在这个价格会持续走高。

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及定价

天然气产业链可以划分为上游生产、中游储运和下游分销,上游生产可以进一步分为常规和非常规,非常规包含页岩气和煤层气等,中游储运主要包含气态管输和接收站。

一分钟读懂天然气(一文看懂天然气)(2)

从这个产业链中可以看出上游相对来说是较为集中的,大部分都是国企在控制,只有常规的天然气(亚美能源、蓝颜控股)是在民营企业中;中游也是以国家管网来运营,基本受有关部门来管控;下游则较为分散,主要体现在居民端是受有关部门的价格管控,上游的涨价很难传导到下游使得利润率下降。

……

在国内涉及到民生的东西基本都是有有关部门定价,当下居民平均零售价为2.7元/方,工商业平均零售价为3.2元/方,其中包含井口费、省际运费、基准门站价、省内运输费、配气费。

因为天然气是实行双轨制定价,上述由有关部门定价的是主体管道气,另一个液态LNG价格则由市场的供需关系来定价。

“碳中和”下的天然气及供需

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从中得知天然气和煤炭的单位燃料热值大致相同,与可再生能源相比较,还可以实现存量,同时存量火电并不会主动关停没所以天然气是供热和工业领域煤炭最理想的替代品。

以单位能源产生的碳排放系数来计算,煤炭排放是石油的1.3倍,是天然气的1.7倍,也就是说如果严格执行“煤改气”的话,可以减少约41%的碳排放,如果继续加大“煤改气”力度,从理论上可以看到供热领域做到同比减排,抵消从别的领域带来的碳排增长,在2030年的时候提前实现碳达峰。

在2020年前两个季度里来看,工业的“煤改气”加速推进,比如山东省要在今年十月底之前完成煤改气;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对于剩余的燃煤锅炉要在2025年底之前完成清除;广东、湖北等省份已经开始按照任务规范性地去完成煤改气。

……

如果“煤改气”按照节奏稳步推进,天然气就在2030年的时候在一次性能源中占比提升至14%左右,发改委提出的目标是15%,说明国内的天然气供需还是处于并保持宽松状态。如果煤炭完全被天然气取代的话,那么在2030年的时候,供需关系就会变得紧张。

涨价对天然气产业链的影响

上游:众所周知只要是涨价,那么就是上游的原材料最受益,天然气也是如此,从量上来看页岩气是好于煤层气(资料);从价格来看,市场主导的液态LNG的销售比例较高,利润丰富。

中游:因为下游的需求过高,天然气(一次性能源)才处于涨价的状态并持续地运输,同时液态LNG的供应大于管道气,在今年的1-6月份,液态LNG的进口量增速同比增长28%(管道气增速11%),视为最受益的组成部分。

接收站杠杆加大,利润自然就可观,以昆仑能源为例,中期接收站加工量同比增长28.2%,拉动板块经营利润同比大增44.1%至28.4亿元。

下游:涨价通常影响下游,尤其是企业的毛利率,不过气体的存量会有一定的成长性,长远来看并不是很影响,但仍要注意。

天然气相关企业

好的天然气上市公司大多都在港股里,比如上游的受益者:亚美能源;中游储运商:昆仑能源;下游城燃商:华润燃气、港华燃气。

A股则有油服主题性的中海油服,其他估值相对合理的深圳燃气百川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