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1)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2)

金秋十月,灿烂的金黄像晚霞般被烙印在每一个叶片上,大人和小孩儿一起在树下开心欢笑着,这正是兰州理工大学彭家坪校区银杏林最美的季节!一旁矗立着新建的彭家坪校区图书馆,我们在图书馆的一间研讨室,见到了来自叙利亚的兰州理工大学留学生马和。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3)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4)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5)

马和,英文名ALBETTAR MAHER,男,29岁,叙利亚人。2015年9月来到兰州理工大学学习,现为我校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喜好足球、跑步、摄影,乐于结交各种志同道合的朋友。

2018年,马和获得了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成为我校自2012年招收来华留学生以来首位获得该奖的学生。在校三年,马和不仅学会了流利的汉语,而且在专业技术方面表现突出,他曾获得美国CISCO公司网络专家认证证书,美国Tridium公司多项技术能力认证证书,并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大赛中获得了西北赛区特等奖和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二等奖,他曾参与《多联机BRF空调系统的集中控制系统升级》等多项物联网开发项目。而他所有的故事,都要从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开始!

从初识“China”到爱上中国文化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6)

叙利亚本科毕业之后,马和选择在埃及从事IT工作,马和的一个好朋友是武汉中南财经大学的博士生,在他的介绍和建议下,他开始了解中国,并选择了来中国学习,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高的发展平台。第一次踏入这片土地,一切都是陌生的,而对他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无法与别人进行交流,在来中国之前他完全没有接触过汉语,甚至不知道“China”就是“中国”。刚开始,他只能依靠做手语和中国学生交流,这给他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别人交流,也方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开始每天练习学习汉语,语言、声调、情感,听力、口语、写作,一样都不能落下。那时,在他看来,“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7)

为帮助马和更好地学习汉语,他的老师鼓励他参加汉语学习高级班,并免除了他的学习费用,他说,“那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别人都需要缴费,而我能够免费获得这样的机会,对我来说很珍贵”。在学习的过程中,他认识了他的第一个中国朋友,来自我校2015级英语专业的罗梦楠,为帮助自己练习汉语,2016年,他和好朋友罗梦楠一起报名参加了“五月的鲜花•兰州理工大学第三届中华经典诗词朗诵大赛”,凭借一首《水调歌头》,他们获得了二等奖,回忆起当初参加比赛,他说到:“刚开始的时候我觉那首诗读起来特别困难,但是老师和梦楠一直都帮助我,他们帮助我翻译诗句,这样我就很快了解了诗句意思,记忆起来也就方便多了”。

他的好友罗梦楠这样评价他:“马和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记得他大一的时候学汉语特别勤快,会问我很多问题。在电脑和专业方面,他也特别厉害,去了北京、广州等很多地方参加比赛,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在为人处事方面他也特别好,很平易近人,对老师、对朋友很礼貌、很友好。是一个认真、勤奋、友善、优秀的外国留学生”。2017年他担任了学校国际文化交流节主持人,2018年,马和获得了甘肃省来华留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征文比赛优秀奖,在自己的努力和学校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他的汉语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来校七个月后,他便以270分的成绩通过了汉语四级水平考试(一共六级),今年,他希望自己好好努力,通过汉语五级水平考试。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8)

除了能够进行流利的汉语表达,马和还“爱上了”中国文化。他喜欢听中国相声、喜欢看中国武术,曾参与学校武术表演活动,在2017年国际文化交流节中,他和搭档一起进行了相声表演。他曾去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区马力镇的一个小村庄进行社会实践,与当地小朋友一起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2016年,他参加了兰州交通大学参加国际文化节,品尝了来自埃及好友的特色饭,也了解了很过国家的不同文化。他还参加过中国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和“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活动。

专注于学习,把握每一个成长机会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9)

因为曾从事IT行业工作,进校之前马和就有良好的计算机编程能力,他曾获得美国CISCO公司网络专家认证证书,但入校之后他仍然认真学习,研一时,他获得了去北京实习的机会,实习培训期间,他曾参与了《多联机VBF空调系统的集中控制系统升级》等多项物联网开发项目,获得了良好的项目设计和开发经验,并学习了很多高级技术的开发,他也获得了美国Tridium公司多项技术能力认证证书。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10)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11)

2018年,马和所在的团队耗时5个月完成了项目——《基于Niagara框架的黄河水文水质监测及应用》,凭借优秀的创意、先进的物联网架构以及时尚的界面设计,该项目获得了西北赛区复赛特等奖,并成功晋级国赛总决赛,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总决赛中,他们与来自全国的107支队伍同台角逐。经过答辩、路演、交叉评审等环节,最终赢得了Honeywell旗下Tridium 公司单独赞助的“企业创新奖”,同时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二等奖。参赛期间,他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虚心学习其他团队的创新理念,他说:“很多大学的参赛作品很好,阿里或百度等公司给予他们技术、资金和设配等方面的支持,所以他们的作品很成熟,非常具有创新性,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12)

今年,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获奖结果,通过个人申请、导师推荐、国际教育学院申报,马和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奖励人民币叁万元。这是兰州理工大学自2012年招收来华留学生以来,首次获得该项奖学金。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是教育部为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培养更多知华友华、品学兼优、成绩优异的国际优秀人才而设立的奖学金项目,2018-2019学年面向全国高校共提供162个开放名额。

留在中国,做自己热爱的事

作为首次获得“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的学生,他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在技术学习中,应该将实际的应用开发作为学习的重点,尽可能参加实践活动、比赛和实际的项目开发,学习知识不是为了通过考试测试,而是真正的掌握知识,方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运用。谈到导师冯涛对他的影响,他说:“冯涛院长是一位特别好的老师,对我们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他给了我很多去外面参加实习培训的机会,给了我很多的成长和学习空间,他会引导我们为项目提出很多创新的想法,他时常鼓励、支持我。”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13)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14)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15)

在去过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后,马和对中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他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我也很喜欢这里的文化,这里有很多美食,我特别喜欢北京烤鸭,非常好吃,我还喜欢吃中国的包子、饺子和海鲜”。便利的电子支付和网上购物,发达的交通系统和数不胜数的美食,这些都是他爱上中国、毕业后选择继续在中国工作的原因。丰富的专业知识、流利的汉语表达和热情开朗的性格,让他从容地面对毕业,今年研三的他已经收到了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四川等七家公司的offer,他也正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他说:“我想继续在中国从事软件开发,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也会从商,中国的“一带一路”给我们的国家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我希望能帮助更多人了解中国,也能让自己学到的知识帮助到我们的国家”。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16)

兰理工和兰师范(兰理工留学生马和)(17)

采访:罗丽 钱婷 赵晨宇 曾凡聪

图片:兰州理工大学官网 受访者

编辑:池胜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