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司法所社区矫正(扶风县司法局城关司法所用)(1)

达摩克利斯之剑,中文或称“悬顶之剑”,源自古希腊传说:意指令人处于一种危机状态,或者随时有危机意识,或者心中敲起警钟等。这正如对待社区矫正工作,要时刻保持危机感,警钟长鸣。城关司法所严格执行《社区矫正法》,以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过过手”、“走走心”、“立得住”三原则,从严管理,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目前有在矫的社区矫正对象31名。

一、社区矫正工作“过过手”

“过过手”,即俯下身子将社区矫正工作握在手里。司法所对于每名社区矫正人员的罪名、矫正期限、家庭住址、家庭背景、接受矫正的态度、严管还是宽管以及重新犯罪的几率都要如数家珍,做到心中有数,随时掌握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对矫正人员的监管,不是简单地用手机定位系统定位置,走过场,而是每天不定时定位,最少2次拔打定位电话,微信位置共享等多措并举,不给矫正人员留有侥幸的余地,坚决杜绝将定位手机留置家中、采用呼叫转移等手段导致的违规越界行为,做到主动监管、积极作为,狠抓落实。年前一次定位过程中,逐人查看活动轨迹,发现矫正人员康某24小时一动不动,分析后觉得不正常,立即拨打定位电话,结果电话是别人接的。司法所干警立即找到康某的家人,查明康某私自外出,手机放在家中,让康某家人通知其到所里说明情况并给予训诫谈话。在当月社区矫正对象集中见面会上,康某当会作出深刻检讨,以案释法,对其他矫正对象触动很大,打消了他们的侥幸心理。

二、社区矫正工作“走走心”

城关司法所干警对待社区矫正对象,不是单纯地依靠法律法规来管理,还特别注重“走心”。针对每名矫正对象的不同情况,区别矫正。定期开展思想教育,进行心理疏导,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参加公益活动等等,引导其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了解到1名社区矫正对象摔伤住院后,司法所工作人员前往县中医院对矫正对象进行了看望慰问,送去了慰问品并详细询问了病情和治疗康复情况。同时为落实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相结合原则,切实有效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城关司法所把集中回访作为日常性工作,尤其是对新入矫的社区矫正人员集中回访,了解掌握他们入矫后的思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征求他们对司法所工作的意见建议。通过回访拉近了他们和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距离,有利于提高矫正质量,减少了脱管、漏管和再犯罪风险,切实让矫正人员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增强了他们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的信心。

三、社区矫正工作“立得住”

城关司法所对待社区矫正工作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对社区矫正对象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规范填写相关材料,及时到监管指挥中心平台接收并完善矫正对象信息,做好信息化矫正、智慧矫正;城关司法所特别注重社区矫正对象的档案管理,注重工作留痕,便于接受监督检查,做到工作不出纰漏,细节上“立得住”。在矫人员的档案严格按照规定填写,学习和活动记录及时补充,避免出现遗漏。正因为档案管理“立得住”,城关司法所多次迎接了宝鸡市司法局、扶风县司法局、扶风县检察院等部门对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情况监督检查,得到了各级领导肯定和好评。

城关司法所一直以来立足于基层社区矫正工作,在平稳中创新管理方式,探索管理模式。正是因为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常怀谨慎之心,杜绝了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城关司法所干警正是用“走心”的工作态度、“过手”的工作方法,“立得住”的工作痕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兢兢业业工作,诠释着法律人的责任和担当。

编辑:孙钰颖

责编:郑黎波

主编:姚启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