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行业成为多地热衷培育的重点领域之一,万亿市场处于成长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细分市场发展机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细分市场发展机会(该行业成为多地热衷培育的重点领域之一)

细分市场发展机会

该行业成为多地热衷培育的重点领域之一,万亿市场处于成长期

产业链公司动作频频,设备端订单明显加速,该电池材料百亿蓝海市场开启

全球晶圆厂掀起扩厂潮,这一上游产品被称为半导体材料皇冠上的明珠

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多地紧锣密鼓建设

国产低轨卫星通信又有新突破

上海绕城、京沪高速年底开放测试智能网联汽车

【主题详情】

华为开发者大会即将拉开帷幕,鸿蒙生态为更多场景加速赋能

HDC2022华为开发者大会将于11月4日-6日在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举行。本次大会将发布新一代HarmonyOS赋能体系(HarmonyOS布道师)在智能辅助编码、跨语言调试、HiViewDFX框架到场景化调优等方面带来全面提升,并聚焦在智能家居、智慧办公、影音娱乐、智慧出行、运动健康五大场景,联合鸿蒙生态伙伴共同携手共赢。

HarmonyOS是华为于2019年8月9日推出的面向万物互联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3.0版本在2022年7月发布,较上一代版本,在多设备互联互通、交互设计、流畅度等方面显著提升性能。2021年10月的HDC2021开发者大会上,宣布搭载HarmonyOS的设备数量突破1.5亿台,已经是史上发展最快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2021年12月及2022年4月的新品发布会上,宣布HarmonyOS设备数量增长至2.2、2.4亿台,生态设备发货量突破1、1.5 亿台。2022年7月发布会上宣布鸿蒙设备数量超过3亿台。华西证券分析指出,鸿蒙系统已经拥有与安卓、IOS三足鼎立的资本,随着3.0版本的发布,”少魂”问题已经解决,同时HMS作为全球第三大移动生态正在愈发繁荣。

上市公司中,润和软件是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Harmony项目A类捐赠人、OpenHarmony项目群七家初始成员单位之一,公司于2021年底推出了基于OpenHarmony的国内首款全场景智能物联操作系统HiHopeOS。科蓝软件已率先完成鸿蒙应用系统生态合作伙伴认证,并完成基于HamronyOS移动金融产品的研发和商业推广,同时在银行自助设备领域完成鸿蒙系统改造,形成全栈式信创解决方案。九联科技已围绕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客厅等多场景多领域的鸿蒙全场景系列产品进行研发,公司面向超高清行业的OpenHarmony系统及面向开发者的Unionpi系列开发板都已经通过了兼容性测试。

该行业成为多地热衷培育的重点领域之一,万亿市场处于成长期

在疫情、宅经济、家庭小型化、外卖的蓬勃发展、餐饮连锁化、冷冻技术的提升等多种因素催生下,预制菜销量井喷。预制菜行业成为部分地方政府热衷培育的重点领域之一,今年来多地出台了预制菜发展相关支持政策。

河南省政府近日印发《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广东佛山出台“预制菜十三条” 培育年产值超亿元龙头。湖南省发改委、湖南省商务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指出,鼓励湘菜预制菜产业研发、成果技术转化,大力培育预制菜龙头企业。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正处于市场成长期,类似于美国60-70年代和日本70-90年代的预制菜行业发展阶段。根据艾媒数据,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上市公司中,得利斯表示,公司作为国内首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影响力深厚。公司山东本部拥有10万吨预制菜产能、3万吨牛肉系列预制菜产能、2万吨速冻米面产能。陕西布局的5万吨预制菜产能正在建设中,预计2022年底前投产。国联水产表示,公司预制菜品以对虾、小龙虾、鱼类为主,以“小霸龙”品牌构建了完善的预制菜产品体系。其中各式口味的调味小龙虾已是几亿元级的大单品,烤鱼、酸菜鱼等产品有望成为亿元级的大单品。龙大美食已开展预制菜业务多年,公司向海底捞供应多种预制半成品、预制成品,是其主要的猪肉类供应商之一。

产业链公司动作频频,设备端订单明显加速,该电池材料百亿蓝海市场开启

复合铜箔作为电池负极集流体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提升电池质量能量密度等优点,替代传统铜箔大势所趋。机构指出,近期产业链各环节公司动作频频,其中设备端订单明显加速,基膜端向下游延伸趋势明显,制造端新建产线计划增多,产业化进程显著加速。

复合铜箔采用金属 聚合物薄膜 金属组合的“三明治”结构和磁控溅射、水电镀的关键工艺,复合铜箔实现了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安全性。复合铜箔比传统铜箔有明显的优势,以PET铜箔为例,复合铜箔较传统铜箔能够降低使用约2/3的金属铜,当产品大规模量产后,生产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中航证券认为,复合铜箔2022Q4之后有望实现初步量产,预计2025年渗透率19.8%、对应电池需求321GWh。根据华鑫证券测算,假设2025年全球PET铜箔电池渗透率为20%,预计EPT铜箔市场空间为213亿元,对应PET铜箔设备为148亿元,长期空间较大。

上市公司中,宝明科技表示,公司2021年年初开始布局开发锂电复合铜箔,拥有锂电复合铜箔生产所需全面技术和团队。公司锂电复合铜箔产品已经送样多家客户,部分客户已经下达小批量订单。万顺新材表示,团队正持续配合下游客户放大铜膜卷长进行验证,公司现有产能可以满足批量要求。双星新材表示,公司pet复合铜箔目前正在送样评价中,其中包含消费电池厂家及动力电池厂家等,目前反馈良好。

全球晶圆厂掀起扩厂潮,这一上游产品被称为半导体材料皇冠上的明珠

据研究机构Knometa Research,由于半导体应用需求成长与地缘政治因素,2022至2025年全球将掀起晶圆厂扩厂潮,或将新增41个晶圆厂。其中32座位于亚洲,并以12英寸厂扩充为主。中国大陆估增8座,包括12寸7座,6英寸以下1座。

光刻胶被称为半导体材料皇冠上的明珠。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光刻和刻蚀技术是精细线路图形加工中最重要的工艺,决定着芯片的最小特征尺寸,占芯片制造时间的40-50%,占制造成本的30%。德邦证券分析指出,我国大陆晶圆厂新产能建设在本轮扩产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光刻胶需求增长更快,预计2020-2025年全球IC市场规模将从17亿美元增长至2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6%;国内IC光刻胶市场规模约25亿元增长至4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5%。

上市公司中,彤程新材2021年G线光刻胶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I线光刻胶和KrF光刻胶批量供应于中芯国际、华虹宏力、长江存储、华力微电子、武汉新芯、华润上华等13家12寸客户和17家8寸客户。晶瑞电材紫外负型光刻胶和宽谱正胶及部分g线等高端产品已规模供应市场数十年,i线光刻胶近年已向中芯国际等企业供货,高端 KrF 光刻胶已完成中试。容大感光g/i线半导体光刻胶具备高分辨、耐热性好、宽工艺窗口、蚀刻选择比高等特点。

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多地紧锣密鼓建设

近期,多地发公告称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其中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1373个,计划做到供销社覆盖每一个乡镇,宁夏、重庆等多区域亦在紧锣密鼓的恢复基层供销合作社。

当前供销社通过提供农资,农服,供应链基建,提供农产品,日用品流通渠道等方式全方位的服务于农民,降低农产品种植成本,流通成本,培育壮大一批涉农企业,形成“企业 基层社 农户”协同发展模式,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党组副书记梁惠玲介绍,2021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全系统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年实现销售总额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兴业证券指出,在当前职能定位下,供销社体系重构更多的是作为市场的补充,提升农产品的种植-流转效率。国家围绕为农服务提出并推进供销社改制与体系的重构,对于乡村振兴,服务于农的导向是明确的,建议投资者对相关行业和标的保持关注。

上市公司中,天禾股份实际控制人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是全省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由省政府领导。公司作为一家广东省供销社系统企业,以直达终端的网络配送体系为支撑,提供全品类的农资产品及专业的现代农技服务。雪人股份已为部分省市供销合作社的冷链物流项目提供产品与服务。公司正在与各地区供销社进一步探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为供销社提供高效、环保、安全的冷链制冷设备。辉隆股份作为安徽省供销社控制下的“为农服务”企业,在做大做强农资主业的基础上,不断推进转型升级,积极拓宽经营服务领域,由传统的贸易型企业转变为工贸一体化发展的企业集团,从单一农资领域进军精细化工领域,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国产低轨卫星通信又有新突破

日前,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的航天科工空间工程网络技术发展(杭州)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国产宽带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已通过外场低轨卫星测试验证。该测试是基于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首发星,开展的全自主研发高通量宽带移动卫星通信技术实测。这是国际少数几个实测超过500Mbps的低轨卫星单用户通信速率之一,也创造了目前国内公开发布的最高实测速率纪录。

据天风证券研报预计,2021-2035年我国卫星互联网总产值或可达9337.7亿美元(61161.94亿人民币)。国联证券研报认为,卫星导航进入规模应用关键期,十四五规划等产业政策推动持续发展,行业迎来集中度提升、高精度渗透率提升、运营服务产值占比提高等机遇,看好卫星导航行业前景。

上市公司中,天银机电子公司天银星际的星敏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低轨卫星,目前已累计190多台星敏产品无障碍在轨运行,客户包括银河航天、天仪研究院、东方红、长光卫星等国内知名企业,也曾有欧洲和南非等海外客户订单。中国卫星研制的小/微小卫星多为近地轨道卫星,公司2021年完成了30颗小/微小卫星发射任务。

上海绕城、京沪高速年底开放测试智能网联汽车

上海市嘉定区透露,依托国家“双智试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不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正在嘉定实现除特殊区域外的全域开放,今年年底还将率先开展高快速路的开放测试,包括g1503上海绕城高速、g2京沪高速路段。另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两部门就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公开征求意见。

IDC《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数据追踪报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L2级自动驾驶在乘用车市场的新车渗透率达23.2%,整个市场处于L2向L3发展的阶段,L2 级的ADAS是现阶段自动驾驶汽车商用落地的核心。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不断发展,中国市场渗透率将逐渐超过全球。

上市公司中,浙江世宝自主研制的智能转向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实现在无人驾驶车辆上的转向应用,公司与多个合作伙伴的无人驾驶项目合作,提供相应的智能转向的开发及测试。意华股份与全球主要的tier1厂商开展深入合作,深度配套华为车载智能网联相关业务,在车载ADAS、MDC、5G T-BOX等相关模块定制开发了多系列连接器。

本文源自财联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