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夜生活的丰富,使得罹患睡眠障碍的人日渐增多。面对“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尴尬,多数人的第一选择是求助于咖啡、浓茶或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殊不知单靠外界化学物质的刺激,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可能延误了疾病的诊治。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引起上述症状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有“恋床癖”者不妨查查甲状腺。

后背冷跟甲状腺有关系吗(春困秋乏夏打盹)(1)

图片来源:摄图网

慢性疲劳综合征——都市人的流行病

紧张忙碌的都市生活催生了“睡不醒一族”。对他们而言,即便是坚持早睡早起的健康作息规律、每晚保证八小时睡眠,次日白天也总是恹恹欲睡,再紧张的工作、学习也无法让他们兴奋起来。除了嗜睡,还有咽喉、关节或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然而去医院做拍片、验血等常规检查,却查不出任何器质性病变。遭遇上述种种不适,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从病理学角度来看,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主要靠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营养、加强锻炼等非药物方法来治疗。然而临床上有一类疾病,其初期症状与慢性疲劳综合征极其类似,很容易被患者混淆和忽视,疏于治疗的后果十分严重,它就是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消极怠工——疲劳的另类诱因

内分泌科医生常用“人体发动机”来比喻甲状腺。如果人体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不足,就会导致代谢率降低,整个人从肉体到精神都会倦怠,还会伴随有皮肤、黏膜干燥、性欲减退等表现。因此,若出现难以缓解、无法解释的持续性疲劳,应想到是不是甲状腺出了问题。去医院做个颈部超声检查,再抽血化验“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就能对甲状腺的健康状况作出初步的评价。

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最为多见的疾病就是桥本氏甲状腺炎(桥甲)。在环境、精神、遗传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原本应该监督入侵人体的致病微生物和体内变异细胞的免疫系统,“监守自盗”而攻击自身的甲状腺,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进而引发疲劳等症状。要确诊该病,除超声检查和验血外,还需要做甲状腺核素扫描,以全面评价甲状腺摄取碘的情况。

“桥甲”急性期患者,若甲状腺肿大、疼痛等症状较为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激素疗法,以抑制过于旺盛的免疫功能;若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则需根据病情采用甲状腺素替代疗法。

甲亢竟也导致疲劳?没错!

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反的疾病就是“甲亢”。如今这一疾病的发病率也十分“可观”,尤其是承受工作和家庭双重压力的中年女性,特别容易成为甲亢的“猎物”。由于各类媒体对甲亢的介绍较多,人们对其症状也较为熟悉——手抖、亢奋、易怒、心动过速、自汗盗汗……殊不知某些甲亢患者也会出现与上述症状格格不入的表现——倦怠。

甲亢由于新陈代谢较快,会让患者更容易感觉乏力,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无力,很多患者常常会觉得小腿无力而行动困难,如同双腿灌铅;双手无法举起重物,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生活自理。另外,甲亢的高代谢容易导致人体血液里钾的降低,低血钾容易引起神经和肌肉的应激性减退,出现四肢的虚弱乏力和精神倦怠。还有一种情况,甲亢患者经过化学药物或碘同位素治疗后,也有可能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此时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甲状腺素片。

文/余飞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