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清朝,都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王朝。论疆域面积,元朝比清朝大很多;对疆域的实际控制能力,清朝比元朝强。

作为游牧民族,蒙古、女真想要进入中原,难度很大。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也曾经强大无比,却没能统一中原。

蒙古、女真能逆袭成功,入主中原,与两位帝王分不开,即是元太宗窝阔台、清太宗皇太极。那么,从文治武功角度看,元太宗、清太宗,谁更强呢?

为什么叫清太宗皇太极 论文治武功元太宗窝阔台(1)

一、元太宗、清太宗的相似点

对比窝阔台、皇太极,是因为他们有许多相似点,面临的局面也差不多。他们都不是嫡长子,“继承权”并没优势可言,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成吉思汗嫡出的儿子有四人: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按照蒙古草原上的规矩,大汗的继承人是幼子,即是“幼子守灶”,但成吉思汗并不遵守。

术赤的身份有疑问,察合台怀疑他是蔑儿乞人的后代,是脱黑脱阿的儿子,且当着成吉思汗的面这么说。如此,术赤、察合台关系闹僵,差点兵戎相见。

术赤与拖雷的关系很好,如果按照“幼子守灶”选择继承人,察合台、窝阔台都不会有好下场。察合台、窝阔台关系很好,术赤、拖雷是一个阵营,成吉思汗很无奈。

相对而言,窝阔台比较讲义气,处理政务的能力也强。成吉思汗临阵前,“遗诏”让窝阔台大汗继位,在忽里勒台大会确认之前,由拖雷辅佐政务,进行“监国”。

为什么叫清太宗皇太极 论文治武功元太宗窝阔台(2)

皇太极的处境,与窝阔台差不多,也是靠竞争夺取大汗的位置。努尔哈赤之前册立两位“储君”,分别是褚英、代善,都是佟佳氏的儿子。褚英、代善的军政能力没得说,但八旗内部斗争激烈,最终出局。

褚英与“五大臣”关系不好,努尔哈赤需要将领支持,只能处死褚英。代善提前与阿巴亥“约会”,处理家务时又犯错,被努尔哈赤废黜。此后,努尔哈赤不再册立“储君”,由八旗议事会推举大汗。

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八旗内部争夺激烈。论实力,代善家族最强,不但兵马多,子孙后代还特别猛,却无缘继位。论兵力数量,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最多,却没有战功,年纪又小,威望不足。

一番角逐后,皇太极获胜,但大汗的位置并不稳定。此时,皇太极只有18牛录而已,在八旗排行榜中倒数第二,也就比镶白旗15牛录强一点。

为什么叫清太宗皇太极 论文治武功元太宗窝阔台(3)

二、武力征伐,元太宗优势太明显

窝阔台、皇太极继位后,对外进行征伐,战功显赫。从战功角度看,皇太极没法跟窝阔台相比,两人不是一个档次。1232年,窝阔台大举南下,在三峰山之战中全歼15万金兵,攻取开封。1234年,蒙古军攻克蔡州,金国灭亡。

1234年,南宋出兵河北,攻取洛阳。窝阔台部署反击,南宋战败,6万精兵全部阵亡,兵器、铠甲、战马满地丢弃。接着,窝阔台分兵三路南下,在四川、湖北、两淮同时发起进攻,南宋的长江防线岌岌可危。

灭亡金国,攻打南宋的同时,窝阔台派拔都率15万骑兵西征,以速不台为前锋大将,横扫中亚、罗斯、欧洲,饮马地中海。若非窝阔台突然病逝,拔都的骑兵将继续前进,欧洲都要匍匐脚下。

蒙古铁骑所到之处,对手无不闻风丧胆。从征伐的范围、难度,以及对手的复杂情况来看,皇太极与窝阔台没法比。元太宗的武功,清太宗望尘莫及。

为什么叫清太宗皇太极 论文治武功元太宗窝阔台(4)

皇太极的对手,主要是奄奄一息的明朝,还被袁崇焕吊打一顿。皇太极继位,明朝面临的环境太糟糕,财税体系崩溃之后,又遇上“小冰期”,中原大地经常出现干旱,颗粒无收,赤地千里,遍地是农民起义军。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纵横中原,关外女真虎视眈眈,东南殖民者又袭扰沿海,明朝三线作战,顾此失彼。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朝内部瘫痪,皇太极得以翻越长城,劫掠中原,明朝难以应对。

即便局势糟糕,明朝也能抗住女真,守住“宁锦防线”。1643年,皇太极暴毙而亡,“宁锦防线”依然屹立不倒。如果吴三桂选择李自成,而不是清朝,多尔衮也难以入关,即便武力作战,清朝就算获胜,也是元气大伤。

为什么叫清太宗皇太极 论文治武功元太宗窝阔台(5)

三、治国理政,皇太极略胜一筹

窝阔台的武功,皇太极没法与之相比。十三世纪的蒙古铁骑,在欧亚来说都是劲旅,可以横扫对手,征伐范围上万里,这是女真骑兵所无法比拟的。但是,谈到治理国家,稳定朝政,皇太极比窝阔台强一点。

窝阔台、皇太极继位时,内部都不稳定,宗王的力量强大,大汗直属兵马少得可怜。成吉思汗病逝时,窝阔台继位,分得四千兵马;拖雷则掌握兵权,麾下兵马十一万,继承了父亲的家底。此外,西道诸王、东道诸王兵马也不少,窝阔台并不能大权独揽。

皇太极继位是,麾下兵马18牛录,也就是五千左右。大贝勒代善,则掌握51牛录;二贝勒阿敏,手握33牛录;三贝勒莽古尔泰,掌握25牛录;多尔衮“三兄弟”,总计65牛录。如此,皇太极只能与“三大贝勒”并排而坐。

宗王拥有兵权,且麾下兵马众多,这是王朝的潜在威胁,也是汗国瓦解的重要原因。为此,窝阔台、皇太极都在强化大汗权力,培养自己嫡系后代的同时,提拔中原士大夫,用他们来制衡宗王。

为什么叫清太宗皇太极 论文治武功元太宗窝阔台(6)

从强化汗国,巩固朝政的角度看,皇太极显然比较成功。皇太极培养多尔衮等众多小贝勒,重用中原士大夫,削弱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的权力。

代善屡次被打击,没了雄心壮志;阿敏被囚禁,郁郁而终;莽古尔泰被毒死,直属的正蓝旗被吞并。多尔衮“三兄弟”,也被皇太极进行分化瓦解,彼此之间的关系一般,无法凝成一股绳。

皇太极“成功”了,他的家天下计划进行得很顺利。皇太极晚年,皇室直属的兵马117牛录,是八旗中的第一大力量。此外,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也是支持皇室,宗王不得染指。

强化了皇权,清朝政局相对稳定,皇位的交接也相对顺利。皇太极死后,虽说多尔衮想当皇帝,但六旗都不支持,他也没戏。清朝的皇帝,都是皇太极的后裔。

相对清朝而言,蒙古汗国内部的情况更加复杂,蒙古诸侯王的实力,也远非八旗旗主可比。1232年,窝阔台找理由除掉拖雷,却没法吞并他麾下的兵马,仅仅将拖雷的3千户人口转交给自己的儿子阔端。

耶律楚材是能人,以强化君权为目标,给窝阔台出谋划策,并一一落实。可惜的是,蒙古勋贵的实力太强悍,窝阔台的计划进行得非常艰难。1241年底,窝阔台病逝,乃马真摄政,用五年时间来培养贵由。

为什么叫清太宗皇太极 论文治武功元太宗窝阔台(7)

贵由继位,术赤的长子拔都不服,不认可他是蒙古的大汗。1248年,贵由率兵征讨拔都,中途病逝,皇后海迷失摄政。

1251年,拔都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以武力作为后盾,支持蒙哥继位。如此,窝阔台家族失去了继承资格,蒙古大汗的位置,转到拖雷系手中,开始走向瓦解。

窝阔台励精图治,奋斗一生,却没能让家族顺利继承汗位,拖雷系诸侯王笑到了最后。皇太极基本搞定八旗,强化了君权,确保皇位落在“自家人”手中,世代传承。可知,治理国政上,皇太极比窝阔台强。

论武功窝阔台比皇太极强,论文治皇太极比窝阔台厉害,元太宗、清太宗,各有千秋。那么,如果处在同一时代,窝阔台、皇太极,谁能获胜呢?

参考书目:《中国古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