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这部电影上映后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他传递的价值观很有问题,确实,一部讲述老混混的电影自然不会传递出太好的价值观,但是某些角度这部电影还是挺不错的。

老炮儿青春已死(老炮儿旧的江湖)(1)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胜利者书写历史向来是只写自己优点,没有优点可以编造;只写敌人缺点,没有缺点可以捏造。电影作为通俗艺术,大家肯定是想要看一些写实的东西,如果一部电影能够拍一些实在的东西,即使拍得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应该也低不到哪里去。

老炮自然算不上什么成功者,没有正经工作,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打打杀杀,甚至坐过牢,在一些小混混看来,算是有胆有识的“大英雄”了。老来稍显颓唐,只有一栋祖传的房子养老,有一个儿子,但是也不是很尊重自己。

老炮儿青春已死(老炮儿旧的江湖)(2)

以前风光过的人,就容易沾染一些不好习性,比如居高临下,固执己见。但是这种人通常还是有傲骨的,不会轻易服输,更不会倚老卖老,人虽直但心不坏。这点对于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值得敬佩的,有些“老人”,可能也就60出头,外表也看不出什么伤残,精神抖擞的样子,但是只要在地铁或者公交上,那就是”道德审判者“,年轻人但凡坐在座位上,那就是有罪,非得要主动给他让座才算赎罪,如果遇到比较较真的年轻人会争辩两句,那他们可就更要借机发挥了,什么“没教养”,“你爸妈没教过你尊老爱幼吗”,此类的话层出不穷,有的更过分的还会动手打人,甚是吓人,年轻人往往还无话可辨,毕竟尊老爱幼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据我所见,那些真正值得尊敬的长者往往是“不屑”于坐年轻人让出的位子的,除了身体极度不适,他们往往站的比年轻人还要直,这些人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形容端直而伟大。而那些所谓的老人,满口“中华美德”,实则破口大骂,诚然“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值得遵循,那么先来后到的这个现代秩序就应该抛弃吗?

老炮儿青春已死(老炮儿旧的江湖)(3)

老炮的最后下场当然是算不得什么大团圆结局,一个不学无术,无所事事的混混自然也不配好的结局,最终会被先进的,积极的文化所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