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很多人说我们的业余球员太业余,和国外的业余球员是两个概念,这点我是基本赞同的但是谈差距的话,其实根本差距是:对足球运动的基本认识不再一个层次上职业球员不论水平高低,对于足球运动是个什么样的运动,都能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而国内的大部分业余球员,其实并不知道足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运动很多人提到职业球员的优势,总是说人家身体素质,基本功,足球意识方面的优势,这些都是存在的,的确都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是最大的差距,是业余球员理解的足球运动,并不是真正的足球运动,而是自己平时看比赛,踢野球,玩足球游戏后,脑子里想象出的一个运动因为这个根源性的错误,会导致业余球员踢球时的所有行为,都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从而导致全方位的差距我以自己为例来具体说说,我算是一个典型的业余球员,水平低于所有职业,专业的队员,低于大部分接受过短期(一年到两年)专业训练的队员,但是应该能勉强搭上半专业的末班车我本人虽然没有正式接受过系统的训练,但是有个半职业(提前伤退了,很遗憾)球员的发小从小做我的陪练,尤其他们足校有假期的时候,每天早起叫我一起练习巅球,传球而且经常带我去踢他们队友自己组织的比赛,那时他还没有进入甲B队伍,在本地足校训练他们训练我常去旁听(曾经也想过去体校接受系统训练,不过家里不支持),就是自己在旁边学着他们练,我觉得现在这样的小孩应该不多见了吧水到渠成,后来我认识了不少专业队的朋友,就经常跟着他们一起玩,虽然知道人家需要迁就我,但是9-15岁那几年,定期(平时每周一两次,夏天暑假两三天就一次)和他们在一起的学习,练习,对我的球感,反应,触球细节等���本功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到初中时期,我开始参加一些学校之间自发组织的比赛(比较可怜,所在学校没有校队,只能去别处蹭球)上了高中,身体强壮一些了,有机会参加一些厂矿之间组织的比赛,高二时作为单位子弟,代表父母单位打过城市范围内的业余联赛我当时的情况,百米能进12秒,巅球认真的话,能有几百个惯用脚在低对抗的情况下,30米内准头尚可,非惯用脚的话,外脚背和高球质量难以保证,地滚球质量凑合,对于小范围内的配合如踢墙,二过一都比较熟练这个时期开始疯狂看球,玩足球游戏,也自以为对足球战术了然于胸大学时,在校队半年成了边锋,后来因为个人原因停了四年足球(打了四年篮球)毕业上班之后又重新捡回来,不过身体和球感都不如从前,但大部分时间仍然坚持每周踢一两次球,其中包含一次大场(固定的业余球队),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总体来说,我接触足球比较早,大概8岁开始,小时候踢球时间多,又有人带,因此在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当中,球性还算不错的,身体也还不错(小学还练习过一段时间的跳远),工作后各方面硬件都有所下降,但是反而更学会用脑子踢球了为什么介绍这么多我的个人情况,因为我自认为算是一个中等水平的业余球员(这里我纠正一下,我们把早期接受过短期专业训练,后来退出专业队的也算为业余球员,他们应该是较高水平的业余球员),我们在此不把那些从来没有踢过大场比赛的爱好者算在业余球员范围内,因为这类朋友和职业球员不存在比较的基础平时几个人摆砖头小场瞎踢,7人,9人,11人场,有无越位,有无边裁,这几种不同情况下,大家实际上玩的根本不是一个运动要比较,至少要用有大场比赛经验和能力���业余球员来和职业球员比较先说说我最开始是怎么接触到具有一定水平的足球比赛的,这个经历很重要,如果不经历,我很难体会到足球运动的复杂(这种复杂也是其魅力所在),很重要的经历就是早期跟专业队朋友去踢 9 vs 9 (当然不是正式比赛,娱乐为主,因此人不多时,我也可以厚着脸皮蹭到球踢)由于大部分都是科班的,就算玩也是很正规的,一定会有裁判,所以上场还是挺紧张的我最初几次上场都是在骂声中度过的(大家都认识,肯定不是骂街)因为在场上基本上干什么都干不好如果大家有过训练比赛经历,下面这些话应该不陌生吧?“谁让你在那个位置横传的”,“你自己往上瞎扑啥?靠拢中后卫”,“你啥脚法,还打长的,就近,给身边的”,“早出球,装什么细腻,你啥技术你还装细”后来才明白这些话,哪一句拿出来都可以写一篇文章,都是重要原则,踢球时越早有人告诉你,你就越早入门但刚开始在场上不明白,直接就懵了,平时觉得自己技术不差,半高球停的挺好,但上了场觉得自己处理球太慢了,球刚卸下来重心还没调整好,对方防守已经贴身了接球时,球没到脚下之前,就会有一个人高速靠近来逼我,而且上来以后不会轻易出脚,不吃晃,同时,我出球的线路上也会有人覆盖,我最后只有顺边大脚的份,没错,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巅峰巴萨在高位逼抢我的感觉身体对抗也是,对手有些人身体并没有我强壮,但是大部分半开的球,我拿不到身位对方进攻,根本不急着往里打首先是横向来回倒脚,球在禁区弧顶到肋部(我和中卫之间,我这一侧是短板)来回转移,我作为边后卫上也不是,不上也不是,又害怕人家突然从肋部打身后,难受极了你说这些局面是什么造成的,是意��差距?身体素质差距?技术差距?的确这些原因都存在,但根源是我不会踢球,还没入门,而人家会踢,就这么简单为什么这么说,先说技术动作,别说什么对抗下的技术,不对抗也没得比业余球员有很多踢球早的,巅球都比我好,随便几百个,能颠六部位的,但是和职业还是不一样,这是我朋友告诉我的我有一次问他,为什么你们插上抢点,跑那么远之后,最后门前垫那一下还不高,而我们业余的经常打飞?他说,我们每天反复做同一个动作,已经做了成千上万次,肌肉骨骼已经形成记忆了,除非面对超过我们习惯的比赛强度,或者体力严重下降,又或者是重要比赛所以自己紧张,动作才会变形平时踢球,或者和你们踢,这种强度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变形的所以职业和业余的技术有本质区别,这个区别体现出来就是稳定性,你在野球场可能偶尔有非常漂亮的传球和射门,但是你可曾数过自己一场比赛有多少失误丢掉球权?朋友总说,失误率低的球员才是好球员不要迷信野球场的各种天才,不用对抗,比赛稍微加快一点节奏,大部分就原形毕露所有的天赋,都需要经过系统训练强化才能变现,你接受的训练比别人差很多档,那就根本没机会拼天赋再说身体,不要夸大职业球员的身体优势(可能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脑力的差距,宁可推给身体吧),有些练田径的体育生身体不比人家差,但是正式比赛中对抗一样吃亏,因为足球比赛里有很多使用身体的技巧你不会,有时不是你身体差,是你不会用,说白了是脑子里的问题,比如边后卫在大禁区角上,面对对方边锋时,自己两个脚怎么放,重心在哪只脚,和对方保持多远距离,身体成什么角度,手怎么放,这些细节都是职业球员反复训练的内容(还不说对方惯用脚��细节区别),你自己琢磨几年还不如一个专业的教练给你指点一两句所以可能你速度不慢,但是就是找不到对方节奏,你想转身卡位,身体不吃亏,但是因为身体角度重心不对,总是失去身位,你以为人家就是比你快,比你壮,其实是脑子里东西比你多整体意识更是如此,我们业余球员普遍没有位置感,这里的位置感不是死的位置,是相对于周围其他的队友,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和角度,自己才处于有效的位置踢过后卫的都知道,基本原理攻开守合,但是进攻的时候,边后卫拉出去多远,与中后卫保持什么角度,什么时候前提,什么时候适当回撤,与后腰什么角度,什么距离,推中路时什么力度,什么角度,才能让你的后腰方便接球转身,这些对于阵型的理解,是没办法完全自学的,因为我们踢球永远是第一人称视角,即便你在场上经常观察,也不可能对自己所在的区域和位置有很准确的认知,这是需要有教练在场边,用第三人称视角告诉你,“哎再向前两步,对,这个距离就可以覆盖更大面积”,这时候,你对自己当前的位置和平时电视里看球的位置,在头脑里产生了映射,才能学会所以这些经历,让我开始意识到,足球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想提高是需要反复动脑子思考,再加上比赛里实践的,在各个方面都不断要学习但我所说的这几方面,接受过系统训练的职业球员基本上都知道,但是业余球员大部分不理解并且这些认识上的差距不但大,而且年龄越大,越难弥补,我后面会说为什么先插入点相关的,说说让我对足球开窍的经历,也是我参加的第一次正式系列比赛,高二那年,有个城市内部的业余联赛,我父母的单位也报名参赛了(以前的传统国企厂矿都有自己的球队,想起来挺怀念的)一共��十几只队伍参加,我们队的实力可以勉强排在前六,因为队内有甲B预备队退下来的发小,还有大概两三个有专业背景的队友,再就是我这种有比赛经验,有一定基础的业余球员,可以说业余队里不算弱了那为啥勉强才进前六,因为前面有一只乙级俱乐部,一只足校的队伍,还有几只队,半个队都是前乙级队水平的上了岁数的老油条,真心踢不过整个系列比赛中我都是司职右边后卫,大部分时间都能首发插入内容0 ———————有球友问,我为什么能打右边后卫,不会踢的应该丢去前面我解释一下:1 队伍不成熟当时我们那支队伍刚刚组队半年,正式比赛机会不多教练问我擅长的位置,我狗屁不懂,告诉教练我边路什么位置都能打由于开始的训练和约的一些友谊赛,都没有高强度的场面出现,所以我当时的身体和在业余球员里还过得去的球感,没有马上暴露出问题2 比赛强度如同一位球友提出的,一个成熟的业余队伍会把不太会踢的放在前面但问题是,我当时可不觉得我不会踢,实际上我的水平不比队伍中其他业余的差但问题是,对手突然全队达到乙级水平,所以除了我方达到相同水平的几名球员,其他纯业余球员全都适应不了比赛节奏我是边后卫,直接被对方边锋打爆,最为明显3 职业球员优势一个退役职业球员或者有专业背景的球员,面对运动素质和球场经验都比较出色的业余球员,个体优势还不是最明显的当2-3个职业球员在一个区域面对2-3个业余球员,绝对是无情碾压以此类推,队伍中的职业球员每增加一个,面对业余对手的优势就会成倍增长,是配合能力的碾压所以当我们面对大部分球员达到乙级水平的队伍时,由于我们有一半球员没有专业背景,那么在某些区域,就会出现被��的结果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我被爆的不会踢边后卫了,是因为我平时就是个弱鸡,因此不理解我们队伍的安排当对手级别的提升得太猛时,会使我们自己的所有能力全部下降插入内容0 结束 ———————开始几场的对手都比较弱,我发现当对手整体实力比我们弱时,那么我自己和队里科班出来的大腿,看起来区别不大(这就好比:六岁到美国的小孩和生在美国的小孩,英文水平差挺多的,但是在二十岁移民过来的人面前,没啥区别)但是中期我们对阵乙级俱乐部那场(后面碰强队的场次,都是一样),差距就彻底显出来了,由于我发小打后腰,他的水平应该高于对手平均水平,是我们的强点人家拿球稳,有能力摆脱,视野好,出球线路清晰,我们的个别后卫和前锋也有专业背景,球到了脚下处理球不比对方差多少,所以我们虽然全场被动(因为人家全队没有短板啊),但偶尔还是能组织起一些有效的反击,并不是从比赛开始一直龟缩到结束但是我和之前就不一样了,面对水平较高的球队明显适应不了节奏我一拉边要球,对方靠近我这一侧的边锋就开始上抢,我所在区域的几名防守队员会靠拢,压缩空间,造成我看不准出球路线,又不敢过多持球,所以一紧张只能起大脚(我自己平时最讨厌乱开大脚的,但是他们几个人的上抢时机和路线封锁的太好了),和踢其他队完全不一样,感觉自己好像不会踢了我们队后腰及时提醒我说,“你是个边后卫,你拉边接球是有你的功能的,球分到你这里,对方边锋肯定要顶你,这是一定的,你不要慌,拉边时,位置适当往回落一点空间就多了,他来顶你就要顶的更深,那么我们中间就有更多的空间了,你就起到作用了球到你脚下之前,滚动的过程中你就要先观察中路队��的位置,如果拿球后再看是来不及的(提前观察这点太重要了,受益至今)如果看到我身后没挂着人,你就一脚球推我地面”插入内容1 ———————这里有朋友提出,提前观察队友位置这点,应该在开始踢球时就会学到的确如此,最早踢球就听到专业队教练说,看人,再接球,非常简单但是呢,对于我来说要真正理解并不容易,因为我开始仅仅理解为抬头接球,大概瞄一下人,不行了知道往哪捅出去但是遇到强队时,他们会在一个区域,三四个人突然一起加速覆盖出球线路抬眼一瞄时远远不够的,是需要真的观察比如我现在踢球,会有一些突然的加速减速,变向移动,和防守球员拉开一些距离后,迎球要球,然后顺势回头看两侧,了解身后周围的大概情况,再决定如何接球,怎么停这是整个踢球习惯的问题,不是别人告诉你,接球前看人,就能学会的需要到比赛中体会,比如某一次回头看晚了,或者没看右侧,被断了,或者陷入围抢,下一次你整个人的移动,回头观察的时机,接球姿态都会调整,真正明白看什么否则就是有个形式,好像在回头观察凡是学过车的应该都能理解,我学车时,教练告诉我不要看路边,看了就会不自觉靠过去,我们脑袋抬的高高的,目视前方,好像不看路边,其实余光心里一直在对着路边,因为习惯没改,只是做个样子教练告诉我,左转要观察哪些地方,我到了那里,头扭来扭去,好像每个点都看了,其实啥也没看见开车半年后,遇到各种情况,才明白,哦,原来他让我看这里是因为有这种情况,不上路你很难真正理解应用足球是类似的,不比赛,你就学不会职业球员有大量的训练,比赛,在对抗,竞技的环境中体会这些原则,理解应用,我们国内的业余球员缺少的就是这个条件原则教你了,也记住了,但是不是真的理解,比赛前告诉你,进攻时中后卫要前提,与后腰保持适当距离,大部分业余队踢个十五分钟,基本都是脱节的,为啥?一开始就教你了,因为不到比赛中,理解不了啊插入内容1 结束 ———————(希望上面的解释可以帮助大家理解,我们下面继续说回比赛)虽然我当时是因为压力倒置脑子短路,平时我也知道出球先找后腰,但是其实并不是真的理解为什么但那一刻,在这种比赛强度下,他适当的解释,我就理解了边后卫拉边的功能我的位置决定了对手上抢的深度,我适当的拉开并且回撤,会增加他们上抢的深度,宽度,他们的阵型就难以保持紧凑,露出中路空当,我是在给后腰创造接球空间,然后第一时间推到中路,后腰就有空间能够拿球组织原来进攻时,大部分时间边后卫的主要功能并不是我们平常看比赛所以为的套边进攻(除非战术强调),边后卫的常规功能时拉边接球,扯开对方阵型的宽度,制造中路的空当到了中场休息,发小又给我解释,“边后卫不拉边,我自己拿球难度就大,更没有机会及时推给后腰,这样后腰也很难拿球,一个队如果后腰拿不到球,就没发组织,前场两个边路就都没有面对进攻方向接球的机会,全队就没有办法打出进攻套路,那踢球只能是撞大运”后来我就按照他说的慢慢尝试,提前观察,迅速落位,有机会快速推后腰效果非常明显,我拉边接球,适时回推中路,后腰就有空间接球,压力小很多我如果拉边距离不合适,或者拿球后出球晚了一点,空间就没有了,后腰就容易被围抢但是从明白到应用没有那么简单,大部分时间,我这一侧还是被对方压着打,我防守时啥也不干,基本就是挂在对方边锋身上(我那时身体不错),结果还被他两次彻底摆脱,拿了一个助攻,造了一个点球因此比赛下半场,对方已经领先我们2球了,为了避免受伤,他们逼抢的强度就降下来了我一下轻松许多,有几脚甚至开始尝试直接转移到场地另一侧,但效果并不好结果马上又被教育,“转移是好的,但是你要观察场上空间,我们的整体队形还没有展开过去,在那边没有人数优势,你转移作用不大,因为球还在飞行中,对方已经形成很好的防守位置了(人家队真是训练有素的,阵型一直保持的非常好)而且你总这样转移,中路球员(他是说他自己吧,哈哈)就成了废子儿,你想,为什么球队有后腰,前腰,边后卫这些不同位置呢?我们的分工是不一样的,大部分时间应该由后腰来决定从哪一侧进攻,而不是你一个边后卫决定你这样踢,就不是依靠整体在踢球了”比赛的最后阶段,我们已经输了4个,比赛节奏更慢一些了,我也有更多拿球的机会,我按照他说的几点尝试改变,发现当我理解自己所在位置的功能之后,我对全队的作用一下子增大了很多,虽然我的技术身体都没有变化,但是我成为了更有用的一颗棋子,第一次学会了融入全队踢球,也就是从那场之后我才有点开窍了我开始观察我们的中后卫,什么时候压上,后腰什么时候会靠近我,我什么时候出球,他接球好转身,防守时我离中后卫多少米,可以让对方不好打我们身后我的每一个移动都会对整个临近位置的空间局面发生影响,这是一种对足球整体理解的入门,不是练习二打一三打二,下底传中之类的套路可以学到的为什么以前没有理解,因为你不和职业队踢比赛,没有在比赛中遇到过这种局面,别人和你说你也听不进去(我就是,想想他以前和我说过类似的,但是没���面对高水平比赛的压力,我根本不愿意听,别说思考了),也理解不了所以,我是因为几年和专业球员一起的经历,加上几个系列赛,才慢慢摸到一点门槛,有意思的是,我曾经那么狼狈,但当我再参加纯业余球员的比赛时,我的处理球经常快人一步,而且感觉拿球空间时间都好充足啊可以从容做动作这些年,自己渐渐明白,为什么业余球员容易自以为是?因为没见过世面,如果一群业余的和一群职业的踢(这种比较少,人家不愿意)因为你们全队都比别人弱几档,人家也不真防,你自己胡来两下,偶尔你过个职业球员,你还觉得,我也不比他们差多少如果你在职业队那边,因为队友太强,血虐对手,你以为你也是同样厉害只有两边大部分都是职业球员,你上去顶一个位置,你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一下子开窍也说不定,为啥?两个乙级队踢,让你顶替一方后腰位置,你试试,球你都接不到几个,接到马上被断,你马上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了再极端一点,皇马对巴萨,你顶替布教授的位置(单后腰),都是字母罗,笨马,魔笛,大圣这样的抢你,体会一下,哈哈,我估计要是我,我腿不软能站稳,就是成功了这就引出了我前面说的真正的差距,对于足球是怎样一项运动的认识差距,这才是职业和业余球员的真正差距,是脑力(主要是后天学习)的差距一个职业球员,即便把他基本功降低到和我差不多,如果我不是少数的天才,他的实力仍然远远高过我,这就是事实停球水平一样,他了解自己周围位置上的人常见的出球线路,通过提前移动一两米,半侧身接球,就可以大大降低停球难度传球精度差不多,通过接球前更好的观察,上身的欺骗动作,出球时机的变化,就能获得更好的出球线路,提高传球���功率传中质量差不多,他可以做给中路的前腰然后反跑,下底,获得更好的传中调整时间体能同样,他可以通过更好的选位预判节省大量体力,不会踢球的看不出来,会认为他比我体力好,其实是人家体力用在刀刃上了身体同样,但是他对足球飞行路线,落点,弹地高度,我们双方所处的位置,所有这些的判断都比我好,这使得他可以先移动,先做动作,重心提前向有利的方向移动,支撑脚放的位置都和我不一样,并且选择用身体的最合适的部位和我对抗,所以你感觉,这家伙像牛一样,一下子就把你弹开了这些是什么,是对足球的认识,足球是一个团队运动,是需要不同角色分工,精确协作的一个运动,每个人要各司其职,做该做的事情一个职业球员脑子里对于整个足球的基本原理的理解远超过业余球员让我举几个例子中后卫指挥后防线造越位,我们队就用过,不是一般的难,我作为边后卫需要不停的瞄他的位置,他上我也要上,只要慢一点就会被对方打反越位但中后卫才是真的难打呢,他要观察对方前锋的意图,是否要跑,对方中场是否想传,我们的阵型是否来得及造越位,从而决定是否压上造越位,他在一瞬间对空间出色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是长期比赛中的观察,加上场下教练指点的结果后腰接球转移,他来右边接球,时时刻刻要知道身后防守他的队员是贴身防守,还是和自己保持着距离,自己左路的边后卫,边前卫都在哪,本方中后卫离自己多远,接球能不能第一时间转身,转身后有哪些的出球路线,对方防守重心在哪一侧,这些在很短时间内都要考虑到(知道布教授的头为啥像拨浪鼓一样了)边前卫套边上去,是下底,还是内切,自己球队的进攻中心,对方的防守重心在哪一侧,前腰是否在靠近我���求配合,还是拉出空当让我内切,内切多深,和前腰保持什么距离才是最有效的太多了,一个球员在场上时刻要考虑到球场的空间,队友和对手的位置,自己的跑动传球会给周围的队友和对手,带来怎样的影响,足球就像高速或者变速的真人象棋一样,大部分时间需要整体严谨的协作,少数时间需要局部的灵感,因此是一个纯粹的团队运动,这些观念,一个普通的职业球员都知道,并且在与自己同等水平或者不如自己的对手比赛时,都可以某种程度的集体实施出来在中国的情况是,很多职业球员年轻时学上的少,因此不善于系统的表达自己的观念,但是只要他不是天赋特别差的人,经过多年的训练和比赛,其实早已经在他自己心里形成了对足球运动的这些理解而我们业余球员在场上想啥呢?昨天我看了巴萨比赛,梅西和库鸟是这样配合的,咱俩也来模仿一个防守我的这家伙好像要出脚,我可以突然变向过了他后面有人追我,我假装减速一下,再猛的一加速,就摆脱了哇,后点有个家伙是和我一样球衣的,应该是队友,我兜个弧线找他吧更甚者,我过去接球转身,来个横向大范围转移(根本不观察),哈哈,这回队友见识我的视野了吧我要跑身后,跑身后,跑身后,我是英扎吉你们这帮队友都离我太近,直接推给你们太平庸,怎么显示我超强的意识,我得想办法直塞,一剑封喉我们看到了,业余球员内心深处认为,足球是一个一对一,一对二,二对二,二对一的运动,更像是射击或者格斗,而不是团队合作的运动没有位置,功能,分工,区域,空间,联动,压缩,展开这些概念,在没有紧逼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刻意做一两下转移,短传,假装自己有这些概念,但其实还是没有这不是说业余球员里没有天才���但是在足球领域,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天才无法和系统训练出来的普通职业球员相比,即便你的天赋高如梅西也不例外这好比,你是一个有极高语言天赋的中国人,我是个普通中国人,但是我2岁就到北美了,你33岁来的,咱俩一起学阿拉伯语,你可能完爆我,但是英语我永远完爆你没商量你可能有非常好的空间感,但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没办法很好的把这个空间感与足球的思考方式相结合,你可能比起其他和你一样没有系统训练过的人高出好多,但是不可能高过从小接受系统训练的普通职业球员,因为你没有对球场空间的一手认知你从电视镜头俯瞰比赛,看罗本,梅西内切,你觉得后卫好慢啊,他们轻轻变向,一步内切,后卫重心就没了因为你没有亲自体会过第一人称角度看他们变向罗本冲向后防线的速度,在后卫看来,可能像一个人当街拿刀追着你,飞扑过来砍你一样快,一样有压迫感,他可能离你三米的时候一个变向,两次触球,下一秒已经朝着另一个方向奔出三米开外了(所以为什么后卫碰不到,放铲),这么高速中的变向你现实中可能不但没见过,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所以你脑子里想象的内切,是你从电视上看的,人的运动在远镜头下,被放慢很多,动作幅度看上去也会小很多现实中踢球,要是你自己内切进去(就算你可以),结果是你一看,哇,大禁区线离门怎么这么远啊,比电视上远好多,罗本兜远角咋兜的那么轻松啊我们业余球员自己的进攻过人,或者防守,都是基于俯瞰比赛得来的空间认知这个要想改变,除非你大量比赛,并且周围必须有第三方告诉你实际情况,否则你没办法自己建立这个认知你觉得看直播时,有些传中特别好处理,最后只要一推就进了,职业球员怎么会打飞���你自己上场和职业球员踢踢试试就知道了,传中的低平球电视上看慢吞吞的,但是如果你在场上看,实际上可能是以接近你射门的速度飞过来,带着旋转,弹着地,你后面被人拉着,前面一米九的职业门将一出击,一张两手,遮住大半个门,你就明白你能跑到位碰到球就很不错了,还发力,还踢正部位?所以真的不要想象,职业球员主要是体力好,身体好,力量足,基本功好,如果我有这些,我绝对比他们厉害这些当然有很大差距,但是主要是脑子里的东西有差距我自己认为,即便在中国,职业球员很多也是非常聪明的,当然这和他们的个人素质不能画等号,问题是他们的聪明,没有像足球发达国家的聪明球员一样,得到系统的,精确的训练,把天赋转化成实际的能力当然说句良心话,如果是职业球员之间的比较,中国职业球员的基本功实在太差了最后总结一下,在中国,职业球员大多都知道足球是怎样一个运动,别管他什么程度,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而大部分业余球员都不知道,或者刚入门,这才是最大区别补充1———————我前面说这个差距很难弥补,而且年龄越大,越难改变因大多数业余球员自己认识不到这个差距,看不到这个差距才是核心差距,身边也没有人告诉你除非有受过系统训练的球员或者教练告诉你,你又愿意虚心接受,才能慢慢改变,但是三四十岁的人谁愿意承认自己不懂球,把自己十几二十年的经验否定呢?这么大岁数了,都认为自己是资深球迷,谁愿意被人教呢?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国内业余球员里,那些接触足球较晚,技术不太好的人,如果真的喜欢足球,那打比赛时,你告诉他位置,他反而不常失位,因为他知道自己技术不行,必须融入团队才能踢,所以他特别在意自己的位置,分工,就算死记硬背,也会尽最大努力完成分给他的责任半年下来,这样的队友意识会有大幅提高最怕的是那种,有一点基本功,踢过一些野球比赛,但是没有正规比赛经验,或者和专业队比赛的经验,这类业余球员通常有一个问题,就是自大你和他谈战术,分配位置,他不屑于听,因为自认为是“高手”,不愿意大家一起讨论,继续学习进步,错误的认知带了几十年但是他圈子里的对手比他还弱(所以他觉得自己挺强),使他产生一种幻觉,自己的认知正确的不得了(否则为啥我到哪都最厉害)这种问题,年龄越大越没法解决另外为什么这方面没法自学?比如你打乒乓球,拉弧圈球姿势不对,你怎么知道?你再学别人,再对着镜子练,你发力的时候到底什么样子,只有别人看的到你标准不标准,足球这种团队运动更是如此,你以为你和队友距离很合适,但是在对方传球的时候,你位置到底合适不合适,你没法靠自己完全学会,因为很多东西你看不到或者看到的情形有滞后,需要有懂球的人在旁边告诉你当时你的问题在哪知道这个差距后,你一定会开始注意到一些真正有用的方面,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1 老老实实练巅球,不是追求数量,是可以控制巅球的高度,旋转与否,可以从容的控制,而不是处于一种救球的状态在巅球2 比赛前不是在那里射门,大脚,瞎玩,而是和队友互相推球,左右脚都用,一脚出,越来越快,球始终不跳起来,这是真功夫,大家自己观察,这个做的好的人,长传射门差不了3 比赛时,无论自己是否在场上,经常抬头,回头(场下就不用回头了)观察队友的位置,并且学习其他队友好的站位,技术动作,处理球的细节,思考其长处,学过来成为自己的东西4 特别注意学习对于���高球的处理,长距离半高球过来,自己数数你触球几下才把球控制在脚下,这个很反应你的技术是什么等级5 养成习惯,任何时候用最简单稳妥的方式处理球,不要老是想干一些自己位置,角色之外的事情6 看五大联赛时会特别看和自己位置相同的球员,有球无球时都在干什么7 即便看国内低级别的联赛,或者其他业余队踢球,也有兴趣,也能学到很多,不会盲目指责嘲讽补充2———————谢谢大家的鼓励和评论,看来知乎上还是有很多真正喜欢足球的朋友没想到这么多人评论,我没有办法一一回复,谢谢大家耐心阅读写这篇文字的主要原因,是觉得中国的业余球员环境真的不好,工作,学习压力巨大,没有固定的训练时间,没有教练,所以要提高很困难,包括很多小孩子,都没地方学踢球所以我分享自己的经历,是想说明,足球运动还是有一定门槛的,愿意投入时间,精力,愿意花心思在这个运动上,才能玩好我自己三十岁以后半月板不太好了,身体素质大幅下降,反而被迫开始更多的注重动脑踢球和依靠整体,反过来看,如果十几岁时有更多比赛的机会,再加上人指点,可能水平会比现在高一大截补充3———————看到这么多热爱足球的朋友耐心阅读,我对文章做了一些改动,加入了一些细节的描述,希望可以表达的更清楚其实我写这篇文字,是因为最近和队友正在组建一支新的业余队伍,大家一起聊球时自己想到了一些东西,就结合自己的经历记录一下身边很多朋友聊球却不踢球,或者踢球但没有想要提高,我觉得这也反映了国人对足球的态度,并不是真心喜欢这项运动,没有用心去玩,自然体会不到这项运动的真正乐趣什么时候我们国家的球迷,多自己上场踢球,踢比赛,聊球看球不仅��是随便侃侃,而是真正为了提高自己踢球的水平而看,而聊,那就有意思了进一步的讨论:自从写了这篇回答之后,我认真的看了所有的评论内容,很高兴知乎上真的有一些热爱足球的朋友,能够理解我这篇文字想表达的意思并且产生共鸣但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很多朋友评论时,并没有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我的个人观点肯定有局限性,未必大家都能同意,但是我真心希望球迷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这是好事,我们可以交流探讨,但是前提是能够真正理解对方在说什么为了把我所理解的,看球和踢球之间的关系更完整的表达出来,我打算写一个系列的文章,主要目的是探讨作为一个自己踢球的球迷,在电视上观看足球比赛也好,在网上进行技战术分析也好,到底我们对于足球的这些思考,会何种程度的影响自己踢球的水平,进而对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产生影响呢?我希望国内有更多热爱足球的人有机会亲自上场踢球,体验比赛,之后可以彼此分享比赛中的心得,真刀真枪的体验,而不仅仅只把足球作为一套理论来探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职业足球球员和业余球员身体区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职业足球球员和业余球员身体区别(探讨业余足球和职业足球球员的最大差距)

职业足球球员和业余球员身体区别

在中国,很多人说我们的业余球员太业余,和国外的业余球员是两个概念,这点我是基本赞同的。但是谈差距的话,其实根本差距是:对足球运动的基本认识不再一个层次上。职业球员不论水平高低,对于足球运动是个什么样的运动,都能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而国内的大部分业余球员,其实并不知道足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运动。很多人提到职业球员的优势,总是说人家身体素质,基本功,足球意识方面的优势,这些都是存在的,的确都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是最大的差距,是业余球员理解的足球运动,并不是真正的足球运动,而是自己平时看比赛,踢野球,玩足球游戏后,脑子里想象出的一个运动。因为这个根源性的错误,会导致业余球员踢球时的所有行为,都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从而导致全方位的差距。我以自己为例来具体说说,我算是一个典型的业余球员,水平低于所有职业,专业的队员,低于大部分接受过短期(一年到两年)专业训练的队员,但是应该能勉强搭上半专业的末班车。我本人虽然没有正式接受过系统的训练,但是有个半职业(提前伤退了,很遗憾)球员的发小从小做我的陪练,尤其他们足校有假期的时候,每天早起叫我一起练习巅球,传球。而且经常带我去踢他们队友自己组织的比赛,那时他还没有进入甲B队伍,在本地足校训练。他们训练我常去旁听(曾经也想过去体校接受系统训练,不过家里不支持),就是自己在旁边学着他们练,我觉得现在这样的小孩应该不多见了吧。水到渠成,后来我认识了不少专业队的朋友,就经常跟着他们一起玩,虽然知道人家需要迁就我,但是9-15岁那几年,定期(平时每周一两次,夏天暑假两三天就一次)和他们在一起的学习,练习,对我的球感,反应,触球细节等���本功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到初中时期,我开始参加一些学校之间自发组织的比赛(比较可怜,所在学校没有校队,只能去别处蹭球)。上了高中,身体强壮一些了,有机会参加一些厂矿之间组织的比赛,高二时作为单位子弟,代表父母单位打过城市范围内的业余联赛。我当时的情况,百米能进12秒,巅球认真的话,能有几百个。惯用脚在低对抗的情况下,30米内准头尚可,非惯用脚的话,外脚背和高球质量难以保证,地滚球质量凑合,对于小范围内的配合如踢墙,二过一都比较熟练。这个时期开始疯狂看球,玩足球游戏,也自以为对足球战术了然于胸。大学时,在校队半年成了边锋,后来因为个人原因停了四年足球(打了四年篮球)毕业上班之后又重新捡回来,不过身体和球感都不如从前,但大部分时间仍然坚持每周踢一两次球,其中包含一次大场(固定的业余球队),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总体来说,我接触足球比较早,大概8岁开始,小时候踢球时间多,又有人带,因此在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当中,球性还算不错的,身体也还不错(小学还练习过一段时间的跳远),工作后各方面硬件都有所下降,但是反而更学会用脑子踢球了。为什么介绍这么多我的个人情况,因为我自认为算是一个中等水平的业余球员(这里我纠正一下,我们把早期接受过短期专业训练,后来退出专业队的也算为业余球员,他们应该是较高水平的业余球员),我们在此不把那些从来没有踢过大场比赛的爱好者算在业余球员范围内,因为这类朋友和职业球员不存在比较的基础。平时几个人摆砖头小场瞎踢,7人,9人,11人场,有无越位,有无边裁,这几种不同情况下,大家实际上玩的根本不是一个运动。要比较,至少要用有大场比赛经验和能力���业余球员来和职业球员比较。先说说我最开始是怎么接触到具有一定水平的足球比赛的,这个经历很重要,如果不经历,我很难体会到足球运动的复杂(这种复杂也是其魅力所在),很重要的经历就是早期跟专业队朋友去踢 9 vs 9 (当然不是正式比赛,娱乐为主,因此人不多时,我也可以厚着脸皮蹭到球踢)。由于大部分都是科班的,就算玩也是很正规的,一定会有裁判,所以上场还是挺紧张的。我最初几次上场都是在骂声中度过的(大家都认识,肯定不是骂街)。因为在场上基本上干什么都干不好。如果大家有过训练比赛经历,下面这些话应该不陌生吧?“谁让你在那个位置横传的”,“你自己往上瞎扑啥?靠拢中后卫”,“你啥脚法,还打长的,就近,给身边的”,“早出球,装什么细腻,你啥技术你还装细”后来才明白这些话,哪一句拿出来都可以写一篇文章,都是重要原则,踢球时越早有人告诉你,你就越早入门。但刚开始在场上不明白,直接就懵了,平时觉得自己技术不差,半高球停的挺好,但上了场觉得自己处理球太慢了,球刚卸下来重心还没调整好,对方防守已经贴身了。接球时,球没到脚下之前,就会有一个人高速靠近来逼我,而且上来以后不会轻易出脚,不吃晃,同时,我出球的线路上也会有人覆盖,我最后只有顺边大脚的份,没错,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巅峰巴萨在高位逼抢我的感觉。身体对抗也是,对手有些人身体并没有我强壮,但是大部分半开的球,我拿不到身位。对方进攻,根本不急着往里打。首先是横向来回倒脚,球在禁区弧顶到肋部(我和中卫之间,我这一侧是短板)来回转移,我作为边后卫上也不是,不上也不是,又害怕人家突然从肋部打身后,难受极了。你说这些局面是什么造成的,是意��差距?身体素质差距?技术差距?的确这些原因都存在,但根源是我不会踢球,还没入门,而人家会踢,就这么简单。为什么这么说,先说技术动作,别说什么对抗下的技术,不对抗也没得比。业余球员有很多踢球早的,巅球都比我好,随便几百个,能颠六部位的,但是和职业还是不一样,这是我朋友告诉我的。我有一次问他,为什么你们插上抢点,跑那么远之后,最后门前垫那一下还不高,而我们业余的经常打飞?他说,我们每天反复做同一个动作,已经做了成千上万次,肌肉骨骼已经形成记忆了,除非面对超过我们习惯的比赛强度,或者体力严重下降,又或者是重要比赛所以自己紧张,动作才会变形。平时踢球,或者和你们踢,这种强度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变形的。所以职业和业余的技术有本质区别,这个区别体现出来就是稳定性,你在野球场可能偶尔有非常漂亮的传球和射门,但是你可曾数过自己一场比赛有多少失误丢掉球权?朋友总说,失误率低的球员才是好球员。不要迷信野球场的各种天才,不用对抗,比赛稍微加快一点节奏,大部分就原形毕露。所有的天赋,都需要经过系统训练强化才能变现,你接受的训练比别人差很多档,那就根本没机会拼天赋。再说身体,不要夸大职业球员的身体优势(可能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脑力的差距,宁可推给身体吧),有些练田径的体育生身体不比人家差,但是正式比赛中对抗一样吃亏,因为足球比赛里有很多使用身体的技巧你不会,有时不是你身体差,是你不会用,说白了是脑子里的问题,比如边后卫在大禁区角上,面对对方边锋时,自己两个脚怎么放,重心在哪只脚,和对方保持多远距离,身体成什么角度,手怎么放,这些细节都是职业球员反复训练的内容(还不说对方惯用脚��细节区别),你自己琢磨几年还不如一个专业的教练给你指点一两句。所以可能你速度不慢,但是就是找不到对方节奏,你想转身卡位,身体不吃亏,但是因为身体角度重心不对,总是失去身位,你以为人家就是比你快,比你壮,其实是脑子里东西比你多。整体意识更是如此,我们业余球员普遍没有位置感,这里的位置感不是死的位置,是相对于周围其他的队友,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和角度,自己才处于有效的位置。踢过后卫的都知道,基本原理攻开守合,但是进攻的时候,边后卫拉出去多远,与中后卫保持什么角度,什么时候前提,什么时候适当回撤,与后腰什么角度,什么距离,推中路时什么力度,什么角度,才能让你的后腰方便接球转身,这些对于阵型的理解,是没办法完全自学的,因为我们踢球永远是第一人称视角,即便你在场上经常观察,也不可能对自己所在的区域和位置有很准确的认知,这是需要有教练在场边,用第三人称视角告诉你,“哎!再向前两步,对,这个距离就可以覆盖更大面积”,这时候,你对自己当前的位置和平时电视里看球的位置,在头脑里产生了映射,才能学会。所以这些经历,让我开始意识到,足球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想提高是需要反复动脑子思考,再加上比赛里实践的,在各个方面都不断要学习。但我所说的这几方面,接受过系统训练的职业球员基本上都知道,但是业余球员大部分不理解。并且这些认识上的差距不但大,而且年龄越大,越难弥补,我后面会说为什么。先插入点相关的,说说让我对足球开窍的经历,也是我参加的第一次正式系列比赛,高二那年,有个城市内部的业余联赛,我父母的单位也报名参赛了(以前的传统国企厂矿都有自己的球队,想起来挺怀念的)。一共��十几只队伍参加,我们队的实力可以勉强排在前六,因为队内有甲B预备队退下来的发小,还有大概两三个有专业背景的队友,再就是我这种有比赛经验,有一定基础的业余球员,可以说业余队里不算弱了。那为啥勉强才进前六,因为前面有一只乙级俱乐部,一只足校的队伍,还有几只队,半个队都是前乙级队水平的上了岁数的老油条,真心踢不过。整个系列比赛中我都是司职右边后卫,大部分时间都能首发。插入内容0 ———————有球友问,我为什么能打右边后卫,不会踢的应该丢去前面。我解释一下:1 队伍不成熟。当时我们那支队伍刚刚组队半年,正式比赛机会不多。教练问我擅长的位置,我狗屁不懂,告诉教练我边路什么位置都能打。由于开始的训练和约的一些友谊赛,都没有高强度的场面出现,所以我当时的身体和在业余球员里还过得去的球感,没有马上暴露出问题。2 比赛强度。如同一位球友提出的,一个成熟的业余队伍会把不太会踢的放在前面。但问题是,我当时可不觉得我不会踢,实际上我的水平不比队伍中其他业余的差。但问题是,对手突然全队达到乙级水平,所以除了我方达到相同水平的几名球员,其他纯业余球员全都适应不了比赛节奏。我是边后卫,直接被对方边锋打爆,最为明显。3 职业球员优势。一个退役职业球员或者有专业背景的球员,面对运动素质和球场经验都比较出色的业余球员,个体优势还不是最明显的。当2-3个职业球员在一个区域面对2-3个业余球员,绝对是无情碾压。以此类推,队伍中的职业球员每增加一个,面对业余对手的优势就会成倍增长,是配合能力的碾压。所以当我们面对大部分球员达到乙级水平的队伍时,由于我们有一半球员没有专业背景,那么在某些区域,就会出现被��的结果。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我被爆的不会踢边后卫了,是因为我平时就是个弱鸡,因此不理解我们队伍的安排。当对手级别的提升得太猛时,会使我们自己的所有能力全部下降。插入内容0 结束 ———————开始几场的对手都比较弱,我发现当对手整体实力比我们弱时,那么我自己和队里科班出来的大腿,看起来区别不大(这就好比:六岁到美国的小孩和生在美国的小孩,英文水平差挺多的,但是在二十岁移民过来的人面前,没啥区别)。但是中期我们对阵乙级俱乐部那场(后面碰强队的场次,都是一样),差距就彻底显出来了,由于我发小打后腰,他的水平应该高于对手平均水平,是我们的强点。人家拿球稳,有能力摆脱,视野好,出球线路清晰,我们的个别后卫和前锋也有专业背景,球到了脚下处理球不比对方差多少,所以我们虽然全场被动(因为人家全队没有短板啊),但偶尔还是能组织起一些有效的反击,并不是从比赛开始一直龟缩到结束。但是我和之前就不一样了,面对水平较高的球队明显适应不了节奏。我一拉边要球,对方靠近我这一侧的边锋就开始上抢,我所在区域的几名防守队员会靠拢,压缩空间,造成我看不准出球路线,又不敢过多持球,所以一紧张只能起大脚(我自己平时最讨厌乱开大脚的,但是他们几个人的上抢时机和路线封锁的太好了),和踢其他队完全不一样,感觉自己好像不会踢了。我们队后腰及时提醒我说,“你是个边后卫,你拉边接球是有你的功能的,球分到你这里,对方边锋肯定要顶你,这是一定的,你不要慌,拉边时,位置适当往回落一点空间就多了,他来顶你就要顶的更深,那么我们中间就有更多的空间了,你就起到作用了。球到你脚下之前,滚动的过程中你就要先观察中路队��的位置,如果拿球后再看是来不及的(提前观察这点太重要了,受益至今)。如果看到我身后没挂着人,你就一脚球推我地面”。插入内容1 ———————这里有朋友提出,提前观察队友位置这点,应该在开始踢球时就会学到。的确如此,最早踢球就听到专业队教练说,看人,再接球,非常简单。但是呢,对于我来说要真正理解并不容易,因为我开始仅仅理解为抬头接球,大概瞄一下人,不行了知道往哪捅出去。但是遇到强队时,他们会在一个区域,三四个人突然一起加速覆盖出球线路。抬眼一瞄时远远不够的,是需要真的观察。比如我现在踢球,会有一些突然的加速减速,变向移动,和防守球员拉开一些距离后,迎球要球,然后顺势回头看两侧,了解身后周围的大概情况,再决定如何接球,怎么停。这是整个踢球习惯的问题,不是别人告诉你,接球前看人,就能学会的。需要到比赛中体会,比如某一次回头看晚了,或者没看右侧,被断了,或者陷入围抢,下一次你整个人的移动,回头观察的时机,接球姿态都会调整,真正明白看什么。否则就是有个形式,好像在回头观察。凡是学过车的应该都能理解,我学车时,教练告诉我不要看路边,看了就会不自觉靠过去,我们脑袋抬的高高的,目视前方,好像不看路边,其实余光心里一直在对着路边,因为习惯没改,只是做个样子。教练告诉我,左转要观察哪些地方,我到了那里,头扭来扭去,好像每个点都看了,其实啥也没看见。开车半年后,遇到各种情况,才明白,哦,原来他让我看这里是因为有这种情况,不上路你很难真正理解应用。足球是类似的,不比赛,你就学不会。职业球员有大量的训练,比赛,在对抗,竞技的环境中体会这些原则,理解应用,我们国内的业余球员缺少的就是这个条件。原则教你了,也记住了,但是不是真的理解,比赛前告诉你,进攻时中后卫要前提,与后腰保持适当距离,大部分业余队踢个十五分钟,基本都是脱节的,为啥?一开始就教你了,因为不到比赛中,理解不了啊。插入内容1 结束 ———————(希望上面的解释可以帮助大家理解,我们下面继续说回比赛)虽然我当时是因为压力倒置脑子短路,平时我也知道出球先找后腰,但是其实并不是真的理解为什么。但那一刻,在这种比赛强度下,他适当的解释,我就理解了边后卫拉边的功能。我的位置决定了对手上抢的深度,我适当的拉开并且回撤,会增加他们上抢的深度,宽度,他们的阵型就难以保持紧凑,露出中路空当,我是在给后腰创造接球空间,然后第一时间推到中路,后腰就有空间能够拿球组织。原来进攻时,大部分时间边后卫的主要功能并不是我们平常看比赛所以为的套边进攻(除非战术强调),边后卫的常规功能时拉边接球,扯开对方阵型的宽度,制造中路的空当。到了中场休息,发小又给我解释,“边后卫不拉边,我自己拿球难度就大,更没有机会及时推给后腰,这样后腰也很难拿球,一个队如果后腰拿不到球,就没发组织,前场两个边路就都没有面对进攻方向接球的机会,全队就没有办法打出进攻套路,那踢球只能是撞大运”。后来我就按照他说的慢慢尝试,提前观察,迅速落位,有机会快速推后腰。效果非常明显,我拉边接球,适时回推中路,后腰就有空间接球,压力小很多。我如果拉边距离不合适,或者拿球后出球晚了一点,空间就没有了,后腰就容易被围抢。但是从明白到应用没有那么简单,大部分时间,我这一侧还是被对方压着打,我防守时啥也不干,基本就是挂在对方边锋身上(我那时身体不错),结果还被他两次彻底摆脱,拿了一个助攻,造了一个点球。因此比赛下半场,对方已经领先我们2球了,为了避免受伤,他们逼抢的强度就降下来了。我一下轻松许多,有几脚甚至开始尝试直接转移到场地另一侧,但效果并不好。结果马上又被教育,“转移是好的,但是你要观察场上空间,我们的整体队形还没有展开过去,在那边没有人数优势,你转移作用不大,因为球还在飞行中,对方已经形成很好的防守位置了(人家队真是训练有素的,阵型一直保持的非常好)。而且你总这样转移,中路球员(他是说他自己吧,哈哈)就成了废子儿,你想,为什么球队有后腰,前腰,边后卫这些不同位置呢?我们的分工是不一样的,大部分时间应该由后腰来决定从哪一侧进攻,而不是你一个边后卫决定。你这样踢,就不是依靠整体在踢球了”。比赛的最后阶段,我们已经输了4个,比赛节奏更慢一些了,我也有更多拿球的机会,我按照他说的几点尝试改变,发现当我理解自己所在位置的功能之后,我对全队的作用一下子增大了很多,虽然我的技术身体都没有变化,但是我成为了更有用的一颗棋子,第一次学会了融入全队踢球,也就是从那场之后我才有点开窍了。我开始观察我们的中后卫,什么时候压上,后腰什么时候会靠近我,我什么时候出球,他接球好转身,防守时我离中后卫多少米,可以让对方不好打我们身后。我的每一个移动都会对整个临近位置的空间局面发生影响,这是一种对足球整体理解的入门,不是练习二打一三打二,下底传中之类的套路可以学到的。为什么以前没有理解,因为你不和职业队踢比赛,没有在比赛中遇到过这种局面,别人和你说你也听不进去(我就是,想想他以前和我说过类似的,但是没���面对高水平比赛的压力,我根本不愿意听,别说思考了),也理解不了。所以,我是因为几年和专业球员一起的经历,加上几个系列赛,才慢慢摸到一点门槛,有意思的是,我曾经那么狼狈,但当我再参加纯业余球员的比赛时,我的处理球经常快人一步,而且感觉拿球空间时间都好充足啊!可以从容做动作。这些年,自己渐渐明白,为什么业余球员容易自以为是?因为没见过世面,如果一群业余的和一群职业的踢(这种比较少,人家不愿意)因为你们全队都比别人弱几档,人家也不真防,你自己胡来两下,偶尔你过个职业球员,你还觉得,我也不比他们差多少。如果你在职业队那边,因为队友太强,血虐对手,你以为你也是同样厉害。只有两边大部分都是职业球员,你上去顶一个位置,你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一下子开窍也说不定,为啥?两个乙级队踢,让你顶替一方后腰位置,你试试,球你都接不到几个,接到马上被断,你马上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了。再极端一点,皇马对巴萨,你顶替布教授的位置(单后腰),都是字母罗,笨马,魔笛,大圣这样的抢你,体会一下,哈哈,我估计要是我,我腿不软能站稳,就是成功了。这就引出了我前面说的真正的差距,对于足球是怎样一项运动的认识差距,这才是职业和业余球员的真正差距,是脑力(主要是后天学习)的差距。一个职业球员,即便把他基本功降低到和我差不多,如果我不是少数的天才,他的实力仍然远远高过我,这就是事实。停球水平一样,他了解自己周围位置上的人常见的出球线路,通过提前移动一两米,半侧身接球,就可以大大降低停球难度。传球精度差不多,通过接球前更好的观察,上身的欺骗动作,出球时机的变化,就能获得更好的出球线路,提高传球���功率。传中质量差不多,他可以做给中路的前腰然后反跑,下底,获得更好的传中调整时间体能同样,他可以通过更好的选位预判节省大量体力,不会踢球的看不出来,会认为他比我体力好,其实是人家体力用在刀刃上了身体同样,但是他对足球飞行路线,落点,弹地高度,我们双方所处的位置,所有这些的判断都比我好,这使得他可以先移动,先做动作,重心提前向有利的方向移动,支撑脚放的位置都和我不一样,并且选择用身体的最合适的部位和我对抗,所以你感觉,这家伙像牛一样,一下子就把你弹开了。这些是什么,是对足球的认识,足球是一个团队运动,是需要不同角色分工,精确协作的一个运动,每个人要各司其职,做该做的事情。一个职业球员脑子里对于整个足球的基本原理的理解远超过业余球员。让我举几个例子。中后卫指挥后防线造越位,我们队就用过,不是一般的难,我作为边后卫需要不停的瞄他的位置,他上我也要上,只要慢一点就会被对方打反越位。但中后卫才是真的难打呢,他要观察对方前锋的意图,是否要跑,对方中场是否想传,我们的阵型是否来得及造越位,从而决定是否压上造越位,他在一瞬间对空间出色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是长期比赛中的观察,加上场下教练指点的结果后腰接球转移,他来右边接球,时时刻刻要知道身后防守他的队员是贴身防守,还是和自己保持着距离,自己左路的边后卫,边前卫都在哪,本方中后卫离自己多远,接球能不能第一时间转身,转身后有哪些的出球路线,对方防守重心在哪一侧,这些在很短时间内都要考虑到(知道布教授的头为啥像拨浪鼓一样了)边前卫套边上去,是下底,还是内切,自己球队的进攻中心,对方的防守重心在哪一侧,前腰是否在靠近我���求配合,还是拉出空当让我内切,内切多深,和前腰保持什么距离才是最有效的。太多了,一个球员在场上时刻要考虑到球场的空间,队友和对手的位置,自己的跑动传球会给周围的队友和对手,带来怎样的影响,足球就像高速或者变速的真人象棋一样,大部分时间需要整体严谨的协作,少数时间需要局部的灵感,因此是一个纯粹的团队运动,这些观念,一个普通的职业球员都知道,并且在与自己同等水平或者不如自己的对手比赛时,都可以某种程度的集体实施出来。在中国的情况是,很多职业球员年轻时学上的少,因此不善于系统的表达自己的观念,但是只要他不是天赋特别差的人,经过多年的训练和比赛,其实早已经在他自己心里形成了对足球运动的这些理解。而我们业余球员在场上想啥呢?昨天我看了巴萨比赛,梅西和库鸟是这样配合的,咱俩也来模仿一个防守我的这家伙好像要出脚,我可以突然变向过了他后面有人追我,我假装减速一下,再猛的一加速,就摆脱了。哇,后点有个家伙是和我一样球衣的,应该是队友,我兜个弧线找他吧。更甚者,我过去接球转身,来个横向大范围转移(根本不观察),哈哈,这回队友见识我的视野了吧!我要跑身后,跑身后,跑身后,我是英扎吉你们这帮队友都离我太近,直接推给你们太平庸,怎么显示我超强的意识,我得想办法直塞,一剑封喉我们看到了,业余球员内心深处认为,足球是一个一对一,一对二,二对二,二对一的运动,更像是射击或者格斗,而不是团队合作的运动。没有位置,功能,分工,区域,空间,联动,压缩,展开这些概念,在没有紧逼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刻意做一两下转移,短传,假装自己有这些概念,但其实还是没有。这不是说业余球员里没有天才���但是在足球领域,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天才无法和系统训练出来的普通职业球员相比,即便你的天赋高如梅西也不例外。这好比,你是一个有极高语言天赋的中国人,我是个普通中国人,但是我2岁就到北美了,你33岁来的,咱俩一起学阿拉伯语,你可能完爆我,但是英语我永远完爆你没商量。你可能有非常好的空间感,但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没办法很好的把这个空间感与足球的思考方式相结合,你可能比起其他和你一样没有系统训练过的人高出好多,但是不可能高过从小接受系统训练的普通职业球员,因为你没有对球场空间的一手认知。你从电视镜头俯瞰比赛,看罗本,梅西内切,你觉得后卫好慢啊,他们轻轻变向,一步内切,后卫重心就没了。因为你没有亲自体会过第一人称角度看他们变向。罗本冲向后防线的速度,在后卫看来,可能像一个人当街拿刀追着你,飞扑过来砍你一样快,一样有压迫感,他可能离你三米的时候一个变向,两次触球,下一秒已经朝着另一个方向奔出三米开外了(所以为什么后卫碰不到,放铲),这么高速中的变向你现实中可能不但没见过,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所以你脑子里想象的内切,是你从电视上看的,人的运动在远镜头下,被放慢很多,动作幅度看上去也会小很多。现实中踢球,要是你自己内切进去(就算你可以),结果是你一看,哇,大禁区线离门怎么这么远啊,比电视上远好多,罗本兜远角咋兜的那么轻松啊!我们业余球员自己的进攻过人,或者防守,都是基于俯瞰比赛得来的空间认知。这个要想改变,除非你大量比赛,并且周围必须有第三方告诉你实际情况,否则你没办法自己建立这个认知。你觉得看直播时,有些传中特别好处理,最后只要一推就进了,职业球员怎么会打飞���。你自己上场和职业球员踢踢试试就知道了,传中的低平球电视上看慢吞吞的,但是如果你在场上看,实际上可能是以接近你射门的速度飞过来,带着旋转,弹着地,你后面被人拉着,前面一米九的职业门将一出击,一张两手,遮住大半个门,你就明白你能跑到位碰到球就很不错了,还发力,还踢正部位?所以真的不要想象,职业球员主要是体力好,身体好,力量足,基本功好,如果我有这些,我绝对比他们厉害。这些当然有很大差距,但是主要是脑子里的东西有差距。我自己认为,即便在中国,职业球员很多也是非常聪明的,当然这和他们的个人素质不能画等号,问题是他们的聪明,没有像足球发达国家的聪明球员一样,得到系统的,精确的训练,把天赋转化成实际的能力。当然说句良心话,如果是职业球员之间的比较,中国职业球员的基本功实在太差了。最后总结一下,在中国,职业球员大多都知道足球是怎样一个运动,别管他什么程度,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而大部分业余球员都不知道,或者刚入门,这才是最大区别。补充1———————我前面说这个差距很难弥补,而且年龄越大,越难改变。因大多数业余球员自己认识不到这个差距,看不到这个差距才是核心差距,身边也没有人告诉你。除非有受过系统训练的球员或者教练告诉你,你又愿意虚心接受,才能慢慢改变,但是三四十岁的人谁愿意承认自己不懂球,把自己十几二十年的经验否定呢?这么大岁数了,都认为自己是资深球迷,谁愿意被人教呢?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国内业余球员里,那些接触足球较晚,技术不太好的人,如果真的喜欢足球,那打比赛时,你告诉他位置,他反而不常失位,因为他知道自己技术不行,必须融入团队才能踢,所以他特别在意自己的位置,分工,就算死记硬背,也会尽最大努力完成分给他的责任。半年下来,这样的队友意识会有大幅提高。最怕的是那种,有一点基本功,踢过一些野球比赛,但是没有正规比赛经验,或者和专业队比赛的经验,这类业余球员通常有一个问题,就是自大。你和他谈战术,分配位置,他不屑于听,因为自认为是“高手”,不愿意大家一起讨论,继续学习进步,错误的认知带了几十年。但是他圈子里的对手比他还弱(所以他觉得自己挺强),使他产生一种幻觉,自己的认知正确的不得了(否则为啥我到哪都最厉害)这种问题,年龄越大越没法解决。另外为什么这方面没法自学?比如你打乒乓球,拉弧圈球姿势不对,你怎么知道?你再学别人,再对着镜子练,你发力的时候到底什么样子,只有别人看的到你标准不标准,足球这种团队运动更是如此,你以为你和队友距离很合适,但是在对方传球的时候,你位置到底合适不合适,你没法靠自己完全学会,因为很多东西你看不到或者看到的情形有滞后,需要有懂球的人在旁边告诉你当时你的问题在哪。知道这个差距后,你一定会开始注意到一些真正有用的方面,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1 老老实实练巅球,不是追求数量,是可以控制巅球的高度,旋转与否,可以从容的控制,而不是处于一种救球的状态在巅球。2 比赛前不是在那里射门,大脚,瞎玩,而是和队友互相推球,左右脚都用,一脚出,越来越快,球始终不跳起来,这是真功夫,大家自己观察,这个做的好的人,长传射门差不了。3 比赛时,无论自己是否在场上,经常抬头,回头(场下就不用回头了)观察队友的位置,并且学习其他队友好的站位,技术动作,处理球的细节,思考其长处,学过来成为自己的东西4 特别注意学习对于���高球的处理,长距离半高球过来,自己数数你触球几下才把球控制在脚下,这个很反应你的技术是什么等级。5 养成习惯,任何时候用最简单稳妥的方式处理球,不要老是想干一些自己位置,角色之外的事情6 看五大联赛时会特别看和自己位置相同的球员,有球无球时都在干什么7 即便看国内低级别的联赛,或者其他业余队踢球,也有兴趣,也能学到很多,不会盲目指责嘲讽。补充2———————谢谢大家的鼓励和评论,看来知乎上还是有很多真正喜欢足球的朋友。没想到这么多人评论,我没有办法一一回复,谢谢大家耐心阅读。写这篇文字的主要原因,是觉得中国的业余球员环境真的不好,工作,学习压力巨大,没有固定的训练时间,没有教练,所以要提高很困难,包括很多小孩子,都没地方学踢球。所以我分享自己的经历,是想说明,足球运动还是有一定门槛的,愿意投入时间,精力,愿意花心思在这个运动上,才能玩好。我自己三十岁以后半月板不太好了,身体素质大幅下降,反而被迫开始更多的注重动脑踢球和依靠整体,反过来看,如果十几岁时有更多比赛的机会,再加上人指点,可能水平会比现在高一大截。补充3———————看到这么多热爱足球的朋友耐心阅读,我对文章做了一些改动,加入了一些细节的描述,希望可以表达的更清楚。其实我写这篇文字,是因为最近和队友正在组建一支新的业余队伍,大家一起聊球时自己想到了一些东西,就结合自己的经历记录一下。身边很多朋友聊球却不踢球,或者踢球但没有想要提高,我觉得这也反映了国人对足球的态度,并不是真心喜欢这项运动,没有用心去玩,自然体会不到这项运动的真正乐趣。什么时候我们国家的球迷,多自己上场踢球,踢比赛,聊球看球不仅��是随便侃侃,而是真正为了提高自己踢球的水平而看,而聊,那就有意思了。进一步的讨论:自从写了这篇回答之后,我认真的看了所有的评论内容,很高兴知乎上真的有一些热爱足球的朋友,能够理解我这篇文字想表达的意思并且产生共鸣。但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很多朋友评论时,并没有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我的个人观点肯定有局限性,未必大家都能同意,但是我真心希望球迷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这是好事,我们可以交流探讨,但是前提是能够真正理解对方在说什么。为了把我所理解的,看球和踢球之间的关系更完整的表达出来,我打算写一个系列的文章,主要目的是探讨作为一个自己踢球的球迷,在电视上观看足球比赛也好,在网上进行技战术分析也好,到底我们对于足球的这些思考,会何种程度的影响自己踢球的水平,进而对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产生影响呢?我希望国内有更多热爱足球的人有机会亲自上场踢球,体验比赛,之后可以彼此分享比赛中的心得,真刀真枪的体验,而不仅仅只把足球作为一套理论来探讨。

来自知乎“是山羊还是绵羊”的文章,有时间可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