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富平容易出错的字
文/李问圃
客居西京,闲暇无事,忽然想到常见的写富平历史文化时最容易出错的几个字,愿与大家一同分享。
01
王翦不能写成“王剪”
王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历史人物,也是历代富平人心中的骄傲。他帮助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中国,功勋卓著,彪炳史册。可是,有文友在写富平历史文化时竟然连这位赫赫有名的秦大将军名字都没有弄清楚,这实在是不应该的。从词义来看,翦与剪虽然颇有相通相近之处,但翦的文化含量明显大于且重于剪,多用于重大事件和历史典籍当中,而剪则多用于日常生活。更为核心和要害的地方则在于:王老将军的大名是王翦,不是别的,仅此而已。
02
堑城不能写成“斩城”
对于富平老县城到底是斩城还是堑城,我曾专门撰写文章,分别从史志记载、文物佐证、词义辨析、吉祥寓义四方面加以分析论证,也曾在相关研讨会上直言不讳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感谢富平人文化传媒多次进行了强力且富有成效的宣传。遗憾地是,斩城一说不但生命力依然相当顽强,而且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与富平历史文化相关的正规书刊之中,实在令人费解、令人惋惜。
03
桥山不能写成“乔山”
不知缘起何时,亦不知源出何方,有许多人开始把富平北山称之为“乔山”。笔者其实并无先见之明,很长时间也稀里糊涂、人云亦云地认为北山的雅称或许真是“乔山”。一日,心血来潮,忽然想翻检史书一探究竟。于是便下了点功夫,把明清年代的几部老《富平县志》翻过来、翻过去,查阅后不由大吃一惊,原来史书上竟无一部有“乔山”一说。县志为一域之正史。既然县志上都没有记载,这就奇了怪了,无缘无故,无凭无据,咋能稀里糊涂地把富平北山称为“乔山”?那么,把富平北山不叫乔山,称作桥山可以不可以?这实际上是个学术问题,需要在史册和典籍中寻找答案。经考证,桥山位于陕甘交界之处,又有大桥山和小桥山之分。大桥山即子午岭,位于陕甘交界。《大明一统志》记载:“南连耀州,北抵盐州,绵延八百余里”。小桥山即黄帝陵所在之桥山,为子午岭中部向东延伸的支脉,位于黄陵县城北1公里处。传说桥山在远古时代曾为有蟜氏居地,故称作蟜山,以后演变成桥山。由此可见,把富平北山称为桥山其实也是不准确的,充其量只能算作是桥山余脉罢了。
04
窦村不能写成“杜村”
窦村当为富平最大的自然村,地盘大,人数多,久负盛名,人杰地灵。富平老县城四景之一,即“东门外窦村堡千家万家”。有关资料显示,窦村因窦姓居民居住较早较多而得其名。有据可查的最早记载为明万历十二年孙丕扬编纂的《富平县志》,窦村首次见诸史籍,称窦村归温泉里管辖。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的《富平县志》记载,窦村改称“东屏堡”,取县城东部屏障之义,颇含文化意蕴。此后,这一称谓延续至今,且衍生出东屏农业合作社、东屏生产队和东屏商场、东屏小区、东屏初中、东屏小学等诸多名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窦村由城关公社划归城关镇。1984年城关镇更名杜村镇,木土杜取代了穴卖窦。又衍生出了杜村中学、杜村小学、杜村幼儿园、杜村信用社、杜村产院、杜村诊所等一系列名称。大概由于杜比窦笔画少些,又是同音,为图个方便,不少人也就跟风以杜村替代了窦村。从保持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和严肃性来看,这种做法实不可取。如果每个人都想图方便而把老地名改来变去,那岂不乱套了?我十分赞赏窦村那些农民朋友们。就在“杜村、杜村”满天飞的态势下,他们情系家乡,守望乡愁,拒绝谬误,不随流俗。无论是党委行文、村委挂牌、题村史馆名、写宣传标语,还是发布告示、通讯报道、制作奖牌等等,一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实在令人敬佩不已。
05
石窠不能写成“石科”
石窠属齐村镇下辖之村,位于北山南麓。据《富平地名释义》记载:“居民依山采石,建村于石窠之下,因名石窠。”关于窠字,辞书上的解释为指鸟兽等动物栖居的巢穴。用富平话来解释,那就是鸟兽的窝,如狼窝、兔窝、喜鹊窝等。那么,石窠显然是指石头窝窝子,极言此处石材之丰富也。那么,把石窠写成“石科”显然是牛头马嘴,违背了地名的本义。
06
荆山原不能写成“荆山塬”
《说文解字》解释:“广平曰原”。原字出现最早,“塬”字则出现于近代,属科学术语,当为地质学上的专用字。明代《字汇》、清代《康熙字典》都没有收录这个“塬”字。也就是说,老祖先写原时,“塬”字还没造出来呢。 “原” 、“塬”之争,最为引人关注的当为2011年有关电影《白鹿原》中“原”的争议。白鹿原历史悠久,位于西安市东南的黄土台原,原高坡陡,居高临下,高出浐灞及域郊二三百米。原面平坦开阔,南北宽10公里,东西长30公里,依山傍水,地势雄伟,自古以来是长安东面的天然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地貌特征和土地面积来看,白鹿原与横亘富平阎良之间的荆山原颇有相像之处。上世纪中后期,由于“塬”字的出现并投入使用,便有人把白鹿原改为“白鹿塬”。因而,当电影《白鹿原》上演时,在当地引发了一场“是白鹿塬,还是白鹿原”的话题讨论。争来论去,虽然热热闹闹,但作者陈忠实先生却始终不为所动,初衷不改,书名、电影名、电视剧名一律谓之曰《白鹿原》。他在自己的题词或书法作品落款署名时,则一律写上“原下陈忠实”,以表达自己对家乡这片黄土地的热爱和看重。下面,言归正传,该说说我之所以认为荆山原不能写成“荆山塬”的原因所在了。第一,从渊源看,荆山原是我们老祖先取的老名字。翻检明代、清代至现代的多部《富平县志》,无一例外皆以“荆山原”称之。在没有充足理由的情况下,我们何必执意要改?第二,从字义看,原比塬明显更为广阔、大气、雄浑,我们为何要舍其大而就其小?第三,从字形看,塬字和原字相比,多出了个土字旁,我们又有什么必要非得弃其简而图其繁?基于上述理由,窃以为还是写“荆山原”为好。同理,淡村镇的禾嘉原也不能写成禾嘉塬,华阳原不能写成华阳塬。一孔之见,说说而已。
07
何仙坊不能写成“和仙坊”
据考证,何仙坊因古时村子附近有座何仙姑庙而得其名。由于村民祈福还愿甚为灵验,故而香火绵绵。民间传说何仙姑,本名何秀姑,唐高宗开耀元年农历三月初七出生于一户普通的庄户人家。那天,一团鲜艳祥瑞的紫气笼罩在何家茅屋的上方,在这时何母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这就是以做豆腐为业的勤苦农民何泰的女儿。秀姑十三岁时,在山上遇见一位道士。道士给她吃了一个桃子,从此不饥不渴,洞察世事,后于白日登仙。与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等同为八仙,是八仙中唯一的一位女姓。因其慈爱善良、神通广大,又极富同情心和人情味,故而深受各地民众崇敬和爱戴,建庙立祠,祈福迎祥。数年前,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何仙坊却被不明不白地写成了“和仙坊”。起初自己并未在意,还以为出之有据。后来,直到县上一位老领导打来电话询问,才引起我的注意。当时只是感觉不妥,未作深想,后经查阅文史资料,又同编写《富平地名志》的朋友交流沟通,方才弄清其来龙去脉。看来,何仙坊之何仙,当属何仙姑无疑,与“和仙”八竿子也打不着。况且和合二仙乃主管婚姻之喜神,一持荷花,一执宝盒,亲如兄弟,不离不弃,美好吉祥,各含寓义,岂可无故而独自出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