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

通常人们所说的“金字塔”多半是特指古埃及第四王朝国王胡夫在吉萨所建的那座金字塔(下文中简称大金字塔)。关于大金字塔的研究也不再算是一个新鲜的课题了。多少年来,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人,甚至UFO爱好者,对于大金字塔都情有独衷。然而,本文的重点并不在于大金字塔本身,而是试图理清金字塔建筑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起点是早期的马斯塔巴,而以胡夫的大金字塔作为终点。

1.马斯塔巴

通常只要谈到“金字塔的演变”,都会首先提到“马斯塔巴”。马斯塔巴早在前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早王朝时期的马斯塔巴墓主要集中于阿拜多斯和萨卡拉。

马斯塔巴是阿拉伯语中“板凳”的意思。通常是用泥砖建造的,建筑一般都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通常采用上大下小的构造,但也有一些是上下等大的。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1)

“泥砖金字塔” – 马斯塔巴

古人其实并没有明确的“金字塔”的概念(希腊语中的puramis有时被用来泛指所有的埃及建筑)。希罗多德的《历史》中曾记载美凯里诺斯的后继者阿苏启斯建造过一座“泥砖金字塔”,其实,所谓的泥砖金字塔就是一座马斯塔巴。上图是第四王朝最后一位国王舍普塞斯卡夫在南萨卡拉所建造的马斯塔巴,而且根据很多学者的考证,这应该就是那座“泥砖金字塔”,而舍普塞斯卡夫也就是希罗多德记载中的阿苏启斯。

许多人会怀疑“马斯塔巴--金字塔”这样的转变是否太过急促了。的确,如果说今天还是马斯塔巴,明天就出现了金字塔,这样的变化我们是无法接受的。至少从外观上而言,马斯塔巴距离金字塔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在传统的马斯塔巴与最终的成功之作--大金字塔之间建立起联系,我们就不能忽视这之间的演变过程(事实上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变化的发生,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变化的结果)。感谢上帝(或者任何一位神灵),时间并没能消灭所有的痕迹。1930年,在萨卡拉,人们发现了一座“阶梯型马斯塔巴”。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2)

S3038 阶梯型马斯塔巴

这座被标号为S3038的造型奇特的马斯塔巴可能属于第一王朝国王阿涅德吉布时期的一位大臣Nebitka。从这里我们看见了导致金字塔建筑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不仅不断的扩大建筑的占地面积,而且开始追求“高度”,一种逐渐上升的感觉。阶梯形的构造正可以给人这种上升的感觉。对比于传统的板凳(马斯塔巴),阶梯型的构造使得建筑显得比实际的还要高。

从现在的发现来看,阶梯型的马斯塔巴并不普遍。当然,早王朝时期的马斯塔巴很少能完好的保留至今的(特别是地上部分)。毕竟,泥砖不是建造一个奇迹的理想材料。

2.早期金字塔

萨卡拉-阶梯金字塔 (高度:60米,底边长:121米×109米)

变化发生在第三王朝。第二位国王左塞在萨卡拉建造了一座阶梯型金字塔。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3)

左塞王阶梯型金字塔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4)

阶梯型金字塔三个建造阶段

目前的考古分析认为,阶梯型金字塔分为三个建造阶段。左塞王的最初想法可能只是建造一座马斯塔巴,后来又继续在原本的建筑之上增加了3层,形成四层阶梯状。可能左塞王觉得这样还不够,于是,整个建筑向外拓展,在顶部又增加了两层,于是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6层金字塔。但最关键的是,这座建筑采用了石灰石而不是泥砖。

事实上,人们往往认为的一些“奇迹”并没有超出当时技术的极限,就算大金字塔本身也是如此。举例而言,如果要古埃及人12小时横跨大西洋,这显然是超越了当时技术的极限的,因为关键性的技术--飞机当时并未出现。同样的,在埃及人学会使用石材来建造庞大的建筑物之前,金字塔的建造是不可能的,无论埃及人能用什么方法举起巨物,或者能够多么精确的测量天体的位置。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其实可以发现,金字塔本身的建造(即使是大金字塔),并没有什么是超越了当时技术的极限的(只能说埃及人比较会“使巧劲”)。

最终,石材的使用解除了一切的限制,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古埃及人建造起庞大的金字塔了。但是,上帝造这个世界用了7天,他不会同意埃及人一夜之间就建成金字塔的。从阶梯型金字塔到最终的大金字塔,埃及人仍然要摸索很长的时间。而最关键的是,他们必须要能承受失败。

淹没金字塔和层级金字塔

左塞王之后的第三王朝诸王都有尝试建造阶梯型金字塔,但都失败了。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5)

塞肯赫特 淹没金字塔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6)

哈巴? 层级金字塔

继任者塞肯赫特的金字塔虽然占地面积超过了左塞金字塔(120×120),但尚未完工就中断了建设,目前仅存高约7米的基座。

被认为可能归属于哈巴的层级金字塔,目前也仅剩崩塌后的残迹(现存高约20米,底座边长84米)。

这到不是说金字塔的建造技术失传了。相比于在位时间至少超过20年的左塞王,这两位继任者的统治年限均不足6年。看来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国王,足够的寿命实在是必要条件。

美杜姆-崩塌金字塔(现存高度:65米,底边长:144米)

到了第三王朝末、第四王朝初,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国王--斯尼弗鲁。作为第四王朝的第一位国王,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必须完成他们前任(也可能是他的父亲)--胡尼,第三王朝最后一个国王--在美杜姆的金字塔。这座金字塔起初仍然是建造成阶梯型的,但斯尼弗鲁似乎并不满意,于是他做了一个尝试,用石灰石将阶梯填平,成为一座真正的正四棱锥形金字塔。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7)

推测崩塌金字塔原本构造

美杜姆金字塔是目前已知的第一座正四棱锥形的“真正的金字塔”。可以想象到最初完工之时,纯白色高大的金字塔给人带来多大的震撼。金字塔周围发掘出的碑文上刻着, “为白色金字塔的美丽,向国王斯尼弗鲁和他的王后致敬”。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8)

美杜姆崩塌金字塔

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次尝试还是失败了。看图就可以知道这座金字塔为什么被称为“崩塌金字塔”了。内核部分的倾角过于陡峭(约74度),并且因为原本内核的表面覆盖有平滑的石板,使得外表的石灰石无法牢固的附着在内核之上。 根据马穆鲁克历史学家马克里奇(al-maqrīzī)的记载中,崩塌金字塔至少在他所处的15世纪时还残留有5层台阶,而等到拿破仑在1799年登陆埃及时,就只剩现在看到的三层阶梯了。

现代学者倾向于认为这座金字塔在建成之初就开始崩塌了。因为目前发现的内部墓室,很显然并未完工就被废弃了。

只要拥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失败往往是件好事。埃及人从美杜姆金字塔的建造中得到了教训,他们发现,内核过于陡峭的坡度是外表崩塌的主要原因,同时,夹在内核与外表之间的平滑石板也不是什么好主意。斯尼弗鲁,从现在所知而言,我们相信他是一个精力充沛并且勇于接受挑战的人(最关键的是他还很长寿,在位很可能长达48年)。美杜姆的失败并没有打击到他的热情,也没有摧毁他原本的构想--建筑正四棱锥形金字塔。在达赫舒尔,他成功的解决了外部石灰石附着的问题。

达赫舒尔-弯塔与红塔

弯塔(高度:105米,底边长:188米)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9)

达赫舒尔 弯塔

即使是4600年后的今天,塔身上大部分石灰石依旧牢牢的附着在内核之上。这点的确很不可思议,即使是大金字塔,现今其表面的覆盖层也已被风化殆尽,哈夫拉金字塔的头部以下也是一样,仅仅残留了一个“帽子”。但是,可怜的斯尼弗鲁并没有机会庆祝自己的成功,就好像现在的IT工程师一样,一个问题解决了,但几乎立刻就会遇到另一个更为头疼的问题。

弯塔本身的形状标志着这是一件失败的作品。塔身下半部以54度的倾角修建,在建筑到47米高的时突然改为以43度倾角修建。最终整个金字塔呈现出一种奇怪的形状。除此以外没有哪座金字塔建成这样的,可见这种外形并不符合当时埃及人的审美。是什么导致了古人不得不放弃原本的构想?考古学家们给出了解释:

1.如果继续按54度倾角修建,最终建成的建筑物大约高可达125米,上部的修建将更加困难,而且也很难保证不会崩塌。

2.也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金字塔下部的墓室已经因上部压力过大而出现了裂缝。

没有哪个国王能忍受死后住在一个天花板和墙壁上有裂缝的墓室里。现今在弯塔的地下墓室里还存留有一些支撑墓室用的粗大雪松。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10)

弯塔内部通道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11)

弯塔内残留的巨大雪松支撑木

如果说埃及人在美杜姆学到了如何使外部更牢固,那么他们在达赫舒尔则不得不面对内部构造的问题。此前因为从未修建过高度超过百米的金字塔,埃及人可能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内部承压的问题。

在达赫舒尔,数年的努力随着墓室的崩裂而化为泡影。时日无多了,斯尼弗鲁已经修建了两座金字塔,但他的死后居所仍然没有着落。我们实在不能责怪他在两次失败后丧失了进取心,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在弯塔旁不远,中规中矩的以43度倾角修建了另一座金字塔--红塔。

红塔(高度:105米,底边长:220米)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12)

达赫舒尔 红塔

这座金字塔塔身使用红色石灰石建造,因此被称为“红色金字塔”。

在红塔的内部墓室和通道中,我们发现,埃及人学会了处理顶部压力过大的问题。红塔内部的三个墓室都设计有倒阶梯状的承重结构(这与弯塔内部的构造明显不同)。这样的设计使得墓室即使经历数千年,至今依旧完好无损,没有一条裂痕。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13)

红塔内部承重结构

但是,红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采用了一个十分缓和的坡度,因此,尽管其占地面积庞大--底边边长220米,超过哈夫拉金字塔(215米),仅次于大金字塔(230米)--但高度只有105米(大金字塔147米,哈夫拉金字塔143米)。如果以挑剔的眼光来看,相比于大金字塔,红塔依旧是件失败之作。

弯塔和红塔的失败使埃及人不得不考虑内部结构的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埃及人从弯塔的失败中学会了要在建造之前就进行更周全的考虑,要有更详细可行的计划。

没人会怀疑如果多给斯尼弗鲁10年的寿命他会再建造一座金字塔,但他在位的几十年间已经修建了三座金字塔了,其中弯塔和红塔是仅次于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全埃及现存的第三和第四大的金字塔。斯尼弗鲁最终没能成为“金字塔之王”,死后他离开了伤心地达赫舒尔,跑去西奈当神仙去了。成为“金字塔之王”的是他的儿子,胡夫。

3.胡夫大金字塔(高度:147米,底边长:230米)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14)

胡夫 大金字塔

胡夫的名声远没有他父亲的好,他被描述成一个暴君(他被认为等同于希罗多德记载中的齐奥普斯)。他的所作所为不是本文要谈论的,重要的是,在现今最大的金字塔的墓室里,确实刻着他的名字。

关于大金字塔的建造,从历史记载到神话传说,从科学研究到胡猜乱想,各种说法、理论多到无法一一记述。相信我在此无须多费篇幅来介绍大金字塔的具体构造,因此就略过了。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15)

大金字塔内部结构

埃及人在达赫舒尔学会了在建造之前要有详细的计划,他们在建造大金字塔的时候做到了。大金字塔不仅是最高、最大的,同时它的内部结构也是最复杂的。很难想象建造之前没有一个详细周密的计划。埃及人肯定做过精密的演算,最终决定以51度50分的倾角来修建。希罗多德记载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原则是:“高度的平方等于斜面的面积”,从现代测量尺寸可以看出,在这一点上,希罗多德的记载还是相当准确的。

从前面我们看到,大金字塔建造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内部压力承受的问题,因为大金字塔的倾角更大,高度更高,内部所要承受的压力自然也就更大。在大金字塔里,我们发现埃及人巧妙的解决了内部承重的问题。走道是下宽上窄,两壁越往上就越靠拢,最终合并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简单但却很实用的内部承重结构(这显然是从红塔中学到的)。最让人叫绝的是处于最上方的国王墓室。墓室顶部置有数层花岗岩石板,这些石板重达50吨,最上层由两块石板组成一个三角形支架结构。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16)

大金字塔国王墓室构造图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17)

大金字塔内部通道承重结构

显然,埃及人在建造这个墓室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将来墓室顶部所要承受的压力,并且已经设计了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

结语

房龙说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盗墓,因此在墓室上方“垒石头”。这显然是对金字塔的误解。其实对于金字塔有许多误解,不光是房龙那样误解了金字塔的作用。最大的误解就是许多人以为胡夫的大金字塔是完全的成功之作。人们总是热衷于谈论大金字塔底边长有多精确,四个斜面是如何精准的指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的,以及刀片都不能插入石块的缝隙中,等等。其实人们认为“不可思议”的并非是建造金字塔的技术(如前所说,金字塔本身并没有什么超越了当时技术的极限的),而是大金字塔的每个部分好像都是完全成功的,不存在任何的一点失误。换句话说,人们并不怀疑没有滑轮埃及人如何举起巨石--因为利用杠杆也可以做到这点--他们的疑惑只是在于,“为什么总是这么精确?”“为什么没有一点失误?”。的确,如此庞大的工程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失误?除非……除非在成功之前经历过许多次的失败。

大金字塔就是这样诞生的。建造了大金字塔的古埃及人从几世纪以来的各种建筑形式中寻找灵感,他们从萨卡拉、美杜姆和达赫舒尔的失败中得到了教训,最终才在茫茫沙漠中树立起不朽的奇迹。

金字塔的出现是一个慢慢演变的过程,从最早的马斯塔巴,到阶梯型马斯塔巴,然后到阶梯型金字塔、美杜姆的胡尼金字塔、达赫舒尔的弯塔、红塔,最后到吉萨的大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经历了一个复杂但是完整的进化过程,而且很幸运的,我们至今仍能从诸多遗迹上清楚的看见这个过程。

注:本文是一篇旧文的重制版,本人2005年首发于小隐历史论坛。有感于现在头条遍地伪史论者,把这篇旧文重新增补了一些内容重新发布,为真正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些有用的素材。

附:现存高度超过40米的金字塔列表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图解草图(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发展与演变)(18)

现存高度超过40米的金字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