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咸阳禁毒先锋

在电视剧《破冰行动》中,

赵嘉良与林耀东的第一笔毒品“生意”,

就涉及300千克的毒品。

在经过初次试探之后,

林耀东与赵嘉良开始正式交易,

而这次交易的数量,竟然是两吨。

毒品的危害与防治知识 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1)

这完全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尤其是看到塔寨村几乎

全村家家户户涉毒、制毒后,

有些人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但残酷的是,现实确实如此。

此剧源于生活,

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

毒品的危害与防治知识 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2)

毒品犯罪是线型犯罪,

制毒犯罪是毒品线型犯罪中的重要一环。

那么,关于制毒犯罪,

你了解多少呢?

毒品制作包括

传统毒品和合成毒品的制作。

01

第一类是传统毒品的制作

传统毒品主要是毒品原植物再加工的半合成类毒品,主要包括鸦片类毒品、大麻类毒品、可卡因类毒品等。传统毒品主要是依据种植方式来获取毒品原料,这类毒品大多出在种毒、制毒、贩毒较为集中的地区,如“金三角”“金新月”“银三角”地区等。这种毒品制作,一方面需要大片区域种植毒品原植物而容易被发现,另一方面需要大量人力维持和经营而造成成本投入高。在严厉管控和打击下,传统毒品的生产制作在我国已经基本不存在。

02

另一类是合成毒品的制作和加工

近年来,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许多“绝命毒师”铤而走险,合成毒品加工制造呈平民化、多元化趋势。合成毒品主要为化学合成制品,其原材料较易获取、生产成本较低,甚至几平方米能遮风挡雨的处所就可以制毒。这种毒品的优势更为突出,不仅初级原料可以通过正常市场获得,制毒场所隐藏于住宅、工厂、养殖场、大棚甚至高山密林等地,“毒师们”常借助正常的生产、生活环境掩人耳目。

目前,

我国面临的制毒犯罪压力主要

就来源于合成毒品犯罪,

广东、四川等地

是合成毒品加工制造的重灾区。

以广东省的冰毒(甲基苯丙胺)制贩为例,早期制毒犯罪主要由境外人员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工制作冰毒后走私到境外。当时,主要原料就是从麻黄草提取的麻黄素。随着国家对麻黄草生产、运输的严格管制,制毒团伙开始采用以苯基丙酮为原料的纯化学方法制毒。使用苯基丙酮制冰毒的工艺使制毒分子摆脱了对麻黄素的依赖,而且工序简单、成本低、纯度高、产能大,使得制毒规模更大,传播和蔓延速度更快,危害也更加严重。进入21世纪以来,制毒技术不断升级,开始出现分段制造、集中合成的制作模式,制毒分子也开始进行制毒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制毒场所既可以是隐蔽地区的大型工厂,也可以是住宅内的家庭作坊,甚至是荒郊野外、流动的轻轨车辆。

世界范围内的“大毒枭”、

“绝命毒师”不在少数。

在中国,也不乏臭名昭著的“毒枭”,

刘招华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他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地下制冰毒者。

毒品的危害与防治知识 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3)

1965年3月5日,刘招华出生在福建省福安市,从小就对化学有着很大的兴趣,曾在化学竞赛中取得过好名次,且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当他开始制造冰毒后,曾以制造新型“减肥药”为借口向大学教授请教相关的化学知识。很快,他就在众多的化学反应路线中,发现了更好的制造冰毒的方法。此后,他构建了规模惊人的冰毒制贩网络。

毒品的危害与防治知识 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4)

1996年,制毒被警方发现之后,狡猾的刘招华却逃脱了警方的抓捕,但他并没有离境,而是辗转于广东、宁夏、广西等地,三年后爆出当时全球数量最大的冰毒案,即1999年的“7·28”案件。刘招华涉嫌生产、贩卖的冰毒数量超过14吨,其中有12吨运到广州后被警方查获。有人将刘招华形象地称为“中国版的绝命毒师”。

毒品的危害与防治知识 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5)

2004年,作为中国国内在逃五大“毒枭”之首,刘招华被中国警方通令缉拿。

2005年3月5日,刘招华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2009年9月15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刘招华在广州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我国坚决打击制毒犯罪活动,

法律对制毒犯罪行为

也有严厉的刑罚规定。

法律链接

《刑法》第347条规定: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其中,制造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冰毒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起刑点15年,最高可判处死刑。

这里的“制造毒品”,是指非法从毒品原植物中提炼毒品或者利用化学分解、合成等方法制成毒品的行为。不管是将毒品以外的物品作为原料提取或制作毒品,还是去掉毒品中的不纯物使其成为纯度更高的毒品,或是使用化学方法或其他方法将一种毒品变成另一种毒品,再或是非法按照一定的处方针对特定人的特定情况调制毒品,这些都是制造毒品的行为。

制毒犯罪

是危害严重的犯罪行为之一。

我们坚决不能触及制毒行为,

一旦涉及制毒犯罪,

等待自己的只有刑事法律的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