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条措施,不是躺平(二十条不是躺平)(1)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有关情况——

调整防控措施会不会使疫情更难控制?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提出了二十条优化完善的政策举措,优化之后的举措能够明显缓解各地疫情处置当中遇到的一些瓶颈和障碍的问题,比如说隔离资源相对比较紧张,隔离房间不足。

为何取消次密接和中风险?

针对为什么取消次密接和中风险,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表示,评估显示,密接的密接感染风险很低。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可以节约服务保障资源;评估显示,中风险区阳性检出率低,有风险但是不大。但中风险区划定后,导致较多人员被管控,出行和流动受到限制,同时消耗了较多基层工作人力。因此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为什么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管控措施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常继乐表示,评估显示,高风险区外溢人员阳性检出率为4.9/10万,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高风险区阳性人员外溢主要与风险区划定不及时、范围不准确、协查不及时有关,发生疫情的地方要第一时间精准划定高风险区并对社会公布。

如何督促地方落实“二十条”?

雷海潮表示,各地已经成立了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我们每天都在进行调度,对于各地网民、人民群众反映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转交给有关地方来予以推动解决。

如何解决货车通行过度管控等问题?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介绍,近期部分地区出现对货车通行“层层加码”、过度管控问题,造成局部物流不通不畅,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交通运输部坚决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行为,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力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坚强交通运输服务支撑。

二十条措施,不是躺平(二十条不是躺平)(2)

声明:本文转自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社(ID:CNS1952),在此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