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大展“56个民族56种舞”湖南专场,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长鼓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云赏神州瑶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长鼓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云赏神州瑶都

长鼓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云赏神州瑶都

——记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大展“56个民族56种舞”湖南专场

从7月14日走入广东省连南县的“千户瑶寨”开始,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大展“56个民族56种舞”的线上直播活动已在全国各地持续举办了15场。不同于剧场演出或展览的观赏模式,直播团队翻越崇山峻岭、跨越千山万水,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以山林、大海为布景,以星光、篝火为灯光,带领观众“云”赏青海的土族、甘肃的藏族、海南的黎族、福建的高山族以及内蒙古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等民族的精彩舞蹈。直播活动不仅带领观众直观感受各民族舞蹈的独特风貌和精湛技艺,探寻舞蹈形态背后深藏的历史、成因及变迁过程,了解传承人和保护者身上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还通过专家、学者的互动使观众对保护和传承民间舞蹈的方式及意义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这一次,直播团队钻入了南方的深山密林,将镜头聚焦于湖南省永州市的江华瑶族长鼓舞。被誉为“神州瑶都”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湘粤桂三省接合部的南岭腹地,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县,也因南岭相对封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保存下了极具地域特色的瑶族长鼓舞。9月3日下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东和中南大学教授伍彦谚的带领下,瑶族长鼓舞的直播活动在“千年瑶寨”桐冲口村拉开序幕。

往日里寂静的瑶寨,已齐聚桐冲口村及其附近村镇的7支长鼓舞队伍,他们正摩拳擦掌,准备为线上观众一展风姿。镜头跟随主持人进入一间古朴的瑶家堂屋,来自大圩镇文明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6岁的赵明华已亲自披挂上阵,与其一儿一孙开始了“文打”瑶族长鼓舞《拜四方》的表演。以鼓拜祭四方后,只见其儿孙两人倏忽间跃上了八仙桌,在两人持鼓并排站立后双脚已在桌子边缘的方寸之地,宽窄自如地击鼓、蹲起、腾跃、舞动,令人击节叹赏。狭小的空间限制下,舞者的所有击鼓动作都在两膝弯曲下进行,点步蹲、大八字蹲、剪刀布蹲等独一无二的动作使舞者稳定站立于方桌之上,而两人每一个位置的变化均拧身而过,贴身而舞,也因此在“曲”的身姿和“拧”的换位中展示出动人的曲线美。

赏罢“文打”长鼓舞,迈出堂屋,风雨桥另一边已是锣鼓喧天,令人引颈而望。风雨桥的尽头处,瑶族长鼓舞的省级传承人赵熊正带领文明村另一支长鼓舞队表演着“武打”长鼓舞。相较于动作严谨、稳重的“文打法” ,“武打法”的长鼓舞没有了八仙桌的限制,男子们在深蹲长拧、腾挪旋转间,将系着红色绸带的黑色细长鼓舞得上下翻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瑶族人民粗犷、勇猛、刚强、雄劲、洒脱的性格特征。

随后进入直播镜头的5支长鼓舞队伍,虽居住地相距不远,却在乐器的配备、道具的使用、队形的调度、长鼓的形制、服装的样式以及动作风格上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长。譬如,湘江乡中央冲村有着当地唯一一支用“竹梆”做乐器的长鼓舞队,其舞蹈因加入颤步而显得生动活泼;码市镇龙湾村的绸巾长鼓舞,不仅在男子打长鼓的基础上,加入女子舞红绸,还因他们伴着溪流而居,在步伐上形成了极为轻快、迅捷的各类跳步;水口镇的锣笙长鼓舞则因在舞蹈中加入芦笙和锣鼓作为舞具而得名,其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令人咋舌的高难度击鼓技巧。“左打左莲花,右打右莲花,上打雪花盖顶,下打古树盘根” ,即在左右跳跃和扫堂腿的蹲起间,完成连续不断的击鼓动作。如此大开大合的动作贯穿于整支舞蹈,无疑需要极强的体力、耐力和腿部支撑力。

夜幕降临,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的寨子挂起了灯笼,换上了“红装” ,寨子里的男女老少纷纷集中在广场的中央,围着篝火观看村里自编自演的瑶族长鼓舞《扣槽记》 。在这以往贫困人口占一半之多的瑶寨中,瑶族长鼓舞在文旅融合和精准扶贫上,日益展现出其独特的影响力,为瑶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当地有识之士的保护下,瑶族长鼓舞依旧坚守着自己的本色。随着各支舞队的加入,舞蹈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屏幕上滚动的留言和闪动的点赞也让观者的热情溢满荧屏,真是身虽远,心已近。

瑶族长鼓舞并非是湖南所独有的舞种,在瑶族人民集中居住的广西、广东、贵州等地也均有遗存。因此,第二日的直播活动不仅赴水口镇探访了令观众印象深刻的锣笙长鼓舞,江东还特邀相关地域的多位专家学者,通过“学术连线”来共话瑶族长鼓舞。湖南当地的舞蹈专家伍彦谚以及云南省舞协副主席王佳敏、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韦金玲、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王艺波、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韦嘉等专家学者就各地瑶族长鼓舞的统一性与差异性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各地瑶族长鼓舞有着如此多样的风貌,与瑶族人民的不断迁徙和“依山险而居”的居住习惯和环境密切相关。山岭的阻隔,加之不同海拔、不同生态环境的差异使其舞蹈在服饰、道具、乐器、动作等方面均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正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瑶族长鼓舞的差异性中实则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必将在相互的交流和互动中有所增益。

此外,从各院校老师的介绍中,观众们也了解到高校在瑶族长鼓舞的保护、传承、宣传、弘扬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如对瑶族长鼓舞进行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采集与记录,根据原有形态进行舞蹈教材的编写,成立传承基地进行传承、研究和宣传,甚至改编为广播体操使之融入到中小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众所周知,在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中,传承人的主体力量、政府的主导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瑶族长鼓舞的保护实践中,我们看到了高校这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保护力量。这支队伍有着参与民间舞蹈保护的热情和能力,有着一定的传承、保护经验,且保护方式更为多样、保护方法更为灵活,能够与政府及传承人形成合力,从而实现最佳的保护效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