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游河北##这么近那么美周末游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

太行山抗战地涉县(九千将士进涉县)(1)

“九千将士进涉县,

三十万大军出太行”

这个暑假重温这里的革命历史!

了解红色传奇!

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

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是我国唯一一处全面详实的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二九师历史的纪念馆。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太行山抗战地涉县(九千将士进涉县)(2)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整个旧址群落由九个具有冀西南风格的四合院和一个防空洞组成。战火纷飞的年代,刘伯承、邓小平等师首长在这里宣传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组织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打退了日军无数次的清缴与扫荡。指挥大小战役、战斗31000多次;收复198个县城;歼灭日伪军42万人;拥有了2400万人口的解放区。

太行山抗战地涉县(九千将士进涉县)(3)

走进小院儿,还完整的保存着司令部的会议室、办公室、机要室及刘伯承、邓小平、李达、李雪峰等师首长的宿办室,正是这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率领着太行区数百万军民,从这里发出的每一份电报,每一个指令就像一颗颗重型炸弹一样沉重的打击着敌人。

太行山抗战地涉县(九千将士进涉县)(4)

刘师长的办公室是一个不足五平方米的小屋,就是在这里刘师长推动了部队的正规化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指战员,并以其严谨的工作作风,高超的指挥才能带出了一支战无不胜、功无不克的英雄之师。为壮大人民军队,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邓小平政委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边区建设发展的大政方针。成立经济建设委员会,对敌占区实行贸易开放,用边区特产换回敌占区的煤油、布匹、咸盐等生活的必需品;注重科学发展,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晋冀鲁豫边区无论是在党、政、军方面的建设,还是文教、体育、卫生方面的发展均有了质的飞跃。同时这里也是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思想的萌牙地和经济建设的试验田。

太行山抗战地涉县(九千将士进涉县)(5)

追忆往昔,在这古朴宁静的小院里白色的泥坯土墙,黑灰色的砖瓦和院中的丁香、紫荆树,都是这段辉煌历史的最好见证。这两棵树是1941年刘伯承、邓小平、李达三位首长亲手栽种的,如今已陪伴小院近八十年,虽历经风霜雨雪却依旧昂然挺立。尤其是清明时节,两棵树上繁花似锦竞相开放,树下游人如织,笑声朗朗,让赏景游学多了些浪漫和惬意。正如诗中所写:“丁香花伴紫荆开,刘邓首长亲手栽。无边炮火硝烟里,太行春色早安排。”

太行山抗战地涉县(九千将士进涉县)(6)

建国后,那些曾经在这里老生活、战斗过的老首长,时刻关心着老区的建设和发展。黄镇、秦基伟、赵紫阳、刘华清等首长先后多次回访涉县;而刘伯承、徐向前、李达等20位首长去世之后骨灰陆续安放在将军岭上,陪伴他们的战友,守望老区人民。

太行山抗战地涉县(九千将士进涉县)(7)

一二九师陈列馆

为了更加全面详实的的展示一二九师抗战历史,1996年在将军岭北侧山坳又建设了一二九师陈列馆。陈列馆中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文物,都在向人们讲述这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太行山抗战地涉县(九千将士进涉县)(8)

从一二九师将士进驻涉县,到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编,再到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在这里完成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创造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

太行山抗战地涉县(九千将士进涉县)(9)

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在司令部旧址、将军岭、陈列馆的基础上又相继建成太行颂文化园、红色记忆小镇及相关的红色产业园区。

太行山抗战地涉县(九千将士进涉县)(10)

太行山抗战地涉县(九千将士进涉县)(11)

这是一处集教育传承、休闲观光、参与体验、民生改善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这里不仅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自然景观也很优美。

太行山抗战地涉县(九千将士进涉县)(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