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有几个旅游地点(上饶的大码头在这里)(1)

在古代,水运是商贸的生命线,旱路的货物都要经过水路长途运输方能到达全国各地。因为这个原因一个个的水运码头伴随河流的疏通、改道等等因素持续的消亡和兴起。一般码头分两种,一种是中转码头,一般在河流交汇之处,河流宽广,河流众多,便于通达运送。另一种是产品原产地码头,因为产品原产地的原因,货物都由这个地方运送出去。而上饶市铅山县的河口古镇却是两种码头功能兼而有之,是古代真正的大码头。

上饶有几个旅游地点(上饶的大码头在这里)(2)

当前能看到的河口古镇位置为铅山河与信江的交汇之地,原来两河不在此交汇。在明朝的一次大洪灾之后,河流改道,新的两河交汇于当前的河口。当年这里即是知名连四纸、河红茶的产地,同时也是福建、部分浙江货物运往全国的交通大枢纽,不了解情况可翻看作者前面写的文章。

河口大码头,古代名气不亚于现在的武汉、杭州。当年“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各省生意人都在这里汇聚做生意,各种腔调各种打扮,甚至英国、俄国、印度海外人士也在此采购红茶。民间也说“买不尽的河口,装不完的汉口”,当时河口已与汉口大码头齐名。到清朝的鼎盛时期,沿岸的十多处码头上停泊的船就超过1000艘。而码头上的商铺多达2000多间,古镇人口更是达到了五六万人。什么概念呢,当时一般标准镇的规模也就几千人。

上饶有几个旅游地点(上饶的大码头在这里)(3)

河口古镇经过文化大革命和九十年代的新城建设,目前只剩下一条古街,不再有当年九弄十三街的格局。但就是这条仅剩的古街,街上遗留的古建筑,已让人叹服。随处可见的繁华印记,岁月积淀下厚重的古建筑群,还有古镇上朴素的生活。

河口古镇是一个文化之镇,是水运码头江南古镇发展的活化石。

河口古镇“九弄十三街”是宋朝以来街巷布局的典型代表。在唐代,居住区和商业区是分离开的,居住区叫“里坊”,商业区叫“市”。而到了宋代,商贸更加自由发达,商贸比较大的城镇开始发展成集商店、作坊、旅舍和民居于一街的“街巷制”的城市建设格局。“九弄十三街”就是从宋代以来1000年的城镇布局发展而来。当年因为河口古镇市井繁荣,明朝廷遂将原驻石佛寨的巡检司移驻河口,以加强对河口镇的军事和治安管理。到清朝,广信府直接安排副知府进驻河口古镇管理。

上饶有几个旅游地点(上饶的大码头在这里)(4)

河口古镇古建筑群是以赣东北建筑为主,杂糅各种其他风格的建筑。“门傍信江水,窗含九狮山。”这是对河口古镇风貌最好的解读。古镇上古朴的建筑,从窗外看,有山有水。因码头带来的繁华,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各种建筑设计工人,明清以来,这里古建筑以赣东北赣派建筑风格为主,杂糅徽派、闽派等建筑元素,清朝晚期的建筑,甚至增加了罗马柱的罗马风格进去。这里就是一个建筑的博物馆,在里面可以找到千年以来的建筑元素和发展历史。

上饶有几个旅游地点(上饶的大码头在这里)(5)

河口古镇的人工河惠济河是古镇引水工程的智慧代表。河口古镇内有一条人工河穿城而过,弯曲回绕,解决了古代城镇里面百姓的洗涤防火问题,另外也对西郊的农田供了水。水渠从铅山河上游王家弄水坝引水,从信江河下游出水。河水的宽度还可以容纳小舟穿行。原来河上也架设了30多座石桥。那正是“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的风貌。引水工程很重要一点是要制造进出水口的落差,这样水才能顺流直下。当年明朝首辅费宏带领乡民修渠的时候,在没有现代这些仪器的背景下,如何选定路线已经不得而知,但是这个功能和艺术兼顾的人工水渠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上饶有几个旅游地点(上饶的大码头在这里)(6)

码头的辉煌已经过去,新的高铁站、机场、港口带动了新的城市和新的人流。河口古镇是幸运的,享受了一千年的繁荣富贵,河口古镇是不幸的,时代正在抹掉那段繁荣富贵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