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快递老兵和他经历的二十年快递江湖。

文|蒋婵娟

编辑|陈晨

快递运作流程和注意事项(20年从BB机换成智能机)(1)

"保证金,叁佰元整。"这是张边边角角被贴满了胶带,右下角还缺了一个口子的老收据。时间抹去了纸张原本的颜色,唯有通过复写纸留下的字迹还依稀可见。

1998年6月30日,缴纳了300元保证金的王武汉,被申通快递录取,工号0013号。这张收据陪伴了他21年的快递生涯。

快递运作流程和注意事项(20年从BB机换成智能机)(2)

王武汉早期工牌

在人员流动率较高的快递行业,长达20多年的坚持难以想象,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快递江湖二十年来的风云变幻。

20年前,寄快递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单从杭州发往上海的快递需要15元, 王武汉自己从不敢寄快递。而2018年,全国包裹总量突破500亿件,已经超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总和。光今年天猫双11当天,产生了12.92亿单物流订单。

"以前东西不敢给快递寄,现在没有什么东西是不敢给快递寄的。"王武汉感慨,正是电商的发展给快递装上了加速器,才有了快递逆袭的十年历史。

当然,这也给了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草根,一次逆袭的机会,"像双11高峰期,收入最好的快递员,一天就有上千块,放以前根本不敢想。"

一张收据

"你是哪里人?"

"淳安人。"

"淳安人我们不招的,你要不去天天快递问问,他们淳安的。"

那时,20岁的王武汉从淳安农村到杭州谋生,看到申通快递的一则招工启事后,飞快前往,没想到简单的几句问答之后,面试官直接把他拒绝了。

因为个子小,第一趟,他只从面试官手里拿到了一个天天快递电话,结果到公共电话亭打过去一问,人家不缺人手。

没手艺也没学历的王武汉,已经在中介所门口兜兜转转了好几天,晚上回到暂住的表哥家一想,他决定明天再去问一问。

第二次登门,王武汉带回了一丝希望:"留个BB机号,回家等通知。"表哥给他支招:不要等,要主动。

第三天,蹬着自行车,王武汉又去了。

终于,对他不甚满意的女面试官松了口,让他交了300元的保证金,给了他一个"试试看"的机会。同时,她还提了个要求:自备自行车、BB机。

跨着一辆借来的自行车,揣着一部从表哥朋友那买的被淘汰的二手BB机,王武汉正式上岗了。那张300元保证金收据,王武汉一直没去退:"老古董了,给我3000,我都不卖。"

快递运作流程和注意事项(20年从BB机换成智能机)(3)

保证金收据

1993年,申通快递品牌初创,最初的创业基地在杭州市湖墅南路沈塘桥附近的一个巴掌大的出租屋里,申通快递的前身"盛彤快递"自此成立。

1998年王武汉加入时,申通的规模还很小,只有13个业务员和2个话务员,场地也只有三十四平方大小,办公桌、快件分拣,都挤在一起,业务主要是帮客户送文件、资料和样衣。

"私人是不会叫快递的,都是和企业打交道,也没人知道快递,只知道邮包。"报关单是当时最常见的邮包之一。

九十年代,中国外贸出口发展迅猛。货品要出港,报关单必须如期送到港口,不然滞港费用十分高昂。按理说,文件单据是邮政独家经营的范畴,但外贸公司往往赶不上邮政5点的下班时间,这给民营快递创造了机会。

"外贸公司下班再晚,我们都等。"王武汉回忆,以杭州到上海为例,邮政大约两到三天能到,而申通能做到第二天就到,当然如果客户愿意出更高的价钱,也可以选择专人专送,当天就能抵达。

因为以上海的报关单业务为主,盛彤后改名申通,取自上海简称之一的"申"。

预言成真

火车站、汽车站、码头这几个是王武汉最熟悉的地方。

上岗后,王武汉经常来火车站接货。通过绿皮火车窗户,送货员会把杭州站的货品交给王武汉他们,而王武汉则需要把杭州寄往上海方向的货品,按照火车停站顺序,依次递给送货员。

"快点,快点。"火车鸣笛声伴随着催促声,"每次货品交接,搞得跟非法交易似的。"火车在每个站点只停靠几分钟,稍微一慢,货品交接就可能会无法完成。

快递运作流程和注意事项(20年从BB机换成智能机)(4)

绿皮火车

除了铁路,还有些货品需要陆运和水运结合运送。比如杭州寄往温州、苏州、扬州等方向的快递。"我们都会挑晚上的班次运输,货品可以早上抵达,方便派送。"王武汉说,这个运输时间表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靠着人工接力的方式,民营快递公司建立起简易的运输网络,多集中在浙江周围贸易较发达的地区,这也是之后江浙沪包邮的由来。

90年代末,申通在杭州一天的取件量也就200票。老板拍着桌子跟王武汉及同事们说,以后会突破800票,所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是异想天开。

要知道,那时候民营快递公司还被称为"黑快递"。像客户寄送的文件,他们都要都得装进盒子里,打扮成包裹的样子,时不时还要接受突击检查,一旦被查处罚金额巨大。

没想到预言成真。2000年初,外贸形势一片明朗。民营快递企业随后获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开始成为有"身份证"的群体。

王武汉的工作范围也变了,他开始一个人负责一条庆春路及周边一大片区域。没过几年,快递量多了,那片区域慢慢发展成了10个业务员在跑,每隔几天,公司都会出现新的面孔。

区域的缩小,并不影响王武汉的收入。新客户提成30%,老客户提成15%,客户提成构成他收入的重要部分。从刚入职的一天十块,到了一天四五十,再到了一百多元,稳定又有前景的工作,让他觉得十分满足。

信任不易

王武汉接到过最贵重的快递包裹,是一笔7000美元的现金,在1999年的中国,相当于6万元人民币,不是个小数字。

这笔业务引起了公司的高度重视。在客户当面点好钱之后,王武汉用封条封好,带回公司交给领导,通过合作了多年的司机带到了目的地,当地分公司领导亲自到场接包裹,送到了收件人手中。这笔"专人专送"的订单,运费高达300元。

"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这么多钱。"收件时王武汉才跟这个客户才接触半年。那时做快递的公司太多了,经常做着做着,人和件就一起消失了。这份信任来之不易。

他认为信任感是建立在完全兑现承诺的基础之上。

快递运作流程和注意事项(20年从BB机换成智能机)(5)

王武汉早期送件照片

杭州日报的大院里有成百上千个媒体人,如果一个个去上门收件是缺乏效率的。所以,王武汉给客户规定时间,每天下午四点半到六点半,在一楼大厅收件。12年下来,每天他都会准时在那里出现。

也正是这样,整个杭报大院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人。"我半小时抵得上别人一两个小时的量,要让客户知道你做事情很靠谱,是很有规律的,空忙忙不出效率。"

他还承诺一点,当天的快件必须当天取走,绝不能过夜。

"我们那片来来去去很多快递,至今我只记得王武汉。"涯月是王武汉曾经负责片区的一个客户,由于要负责对外业务,那次周六她急需寄送几个快递。打了几个公司写字楼片区快递员的电话,一听要上她家取,基本都拒绝了。

王武汉接到电话就来了一句话:"你一个女孩子不好拿,我过来,半小时就到。"20分钟后,王武汉就到了涯月家,帮她一起打包,赶在傍晚之前,就把快件寄了出去。

从那以后,只要寄快递,涯月第一个想起的就是王武汉,同事要寄快递,她也会推荐王武汉。

像涯月这样的老客,是王武汉最好的推广员。老客户搬迁到新的写字楼,他就跟过去取件、送货,慢慢就发展了这一幢大楼的新客户。他做一个客户,相当于做了一个群体的客户。

靠着口碑,王武汉绕着写字楼跑了十多年。让他第一次出现危机感的,是天猫双11的来临。

"暗无天日"

在刚做快递员的王武汉眼里,在杭州有两件奢侈的事情:打出租车和寄快递。

那时打车8元的起步价,送快递更贵,15元起步。因此,寄快递的一般都是公司,私人很少消费得起,更多人甚至连快递是什么都不清楚。公司集聚的写字楼也一直是快递员们公认的"黄金地带"。

斗转星移,时间来到2009年11月,王武汉发现,自己几个跑小区散客的同事,忙得脚不离地。他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双11来了。

许多中小型卖家都隐藏在小区内,在自家完成打包发货,跑小区的同事收件量骤增,单量直接突破了100单,这可是他在写字楼里三天的业务量。

直到2011年,王武汉才亲身体会到了一把天猫双11的威力。

那一年天猫双11当日交易额飙升至52亿元(其中淘宝18.4亿元,天猫33.6亿元),产生的快递包裹量达到2200多万件,相较第一年的26万物流订单翻了8倍多。

"满眼都是包裹,感觉没有尽头。"王武汉在一个网点临时支援,他用了"暗无天日"四个字来形容那一年的天猫双11。

快递运作流程和注意事项(20年从BB机换成智能机)(6)

网点的仓库、办公室,原先门口用于居民们休息玩耍的大草坪都是堆积如山的包裹。哪怕这样,派送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包裹源源不断涌进来的速度,越来越多货车无处卸货,在快递网点门口排起了长龙,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

王武汉和同事们没有一天能在凌晨前回家,"每天只睡4小时,睁开眼睛就是派件。"比起身体上的疲累,还有客户的催件,更让他们濒临崩溃。

由于没有采用滚动式派送,新运入网点的包裹一味地往上堆积,导致"包裹山"底部的早期包裹,迟迟未被派送。原先几天可以送达的包裹时效,被延长到一到两周甚至更久。

这一年天猫双11爆发式的增长,刺激的数据虽然让人兴奋,但也让快递、商家和平台倍感煎熬。派件压力还没退去,包裹积压之下,破损、丢失、服务等问题接踵而来,由于等待时间过长,又衍生了不少消费者退件问题。

不过,正是快递爆仓问题的暴露,让快递公司们看到了电商发展的潜力,也让更多资本和创业者看到了快递发展的前景。自此,快递行业走上了快车道。

变与不变

王武汉第一次用上智能机,是在2013年。

在收件时,不止一个客户问过王武汉,能不能移动支付。就像以前没听过"快递"这个词的客户一样,王武汉完全搞不懂什么是移动支付。在客户的建议下,他换上了一台智能手机。

第一天带着新手机上班,客户就帮他打开了新天地。扫码、付款,短短几秒钟,钱就到账了,完全不需要徒手记录,也不用收钱找零。

以前做快递员,有几样东西不能离身:地图、纸笔、便携式电子秤和零钱。这一天,王武汉兑换的零钱还剩下大半袋。他隐隐感受到了数字化浪潮的来袭。

事实也确实如此。2012年第一台智能快递柜"速递易"横空出世,变革物流末端的最后100米;2014年7月菜鸟正式上线电子面单、四级地址库和WMS仓储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速了快递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和自动化应用。

随着越来越多高科技技术进入了快递行业,王武汉明显发现自己在分拣中心待得时间越来越短了。

以前他要等快递全部到了网点,人工分拣出自己站点的包裹。现在所有流程全部自动化,他到网点的同时,各个站点的包裹早已分好,他只要负责在装车的时候,检查下电子面单三段码的后三位数是不是自己片区的即可。

"前些年,'小黄人'(快递分拣机器人)分拣还是高科技,现在有了更智能化的设备。"王武汉感叹,这十年,快递变化得太快了,一不小心就会跟不上脚步。幸好在这波滚滚的变化浪潮中,他抓住了一个机会:2013年,他从普通的快递员变成了自给自足的"快递区域承包商"。

快递运作流程和注意事项(20年从BB机换成智能机)(7)

申通"小黄人"

成为老板之后,王武汉立马升级了快递员们的装备:纸笔变成了智能手机和便携式蓝牙打印机,所有信息全部都在移动端录入,直接下单到总部的数据中心。

如今,王武汉一个网点的日均业务量就可以达到2000多件,是他刚入行时整个杭州单量的10倍。这一数据在天猫双11的高峰期,更是翻了2-3倍。

数据化对于快递链路的优化以及快递终端智能化的打造,大大提升了快递员们的投递效率。王武汉透露:"干得最好的快递员,双11期间一天就能赚千把块钱。"

去年上半年,网点还接入了菜鸟裹裹的业务,王武汉估计以后这部分业务的比重会越来越高。

事过境迁,但老王做事情的规矩一直没变,"做快递没有特别大的技巧,就是勤快一点,嘴巴甜一点,态度好一点。"

快递运作流程和注意事项(20年从BB机换成智能机)(8)

干快递21年,他觉得始终围绕着"信任"二字,客户把东西交给了一个陌生人,快递员也必须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当老板之后的他也在努力营造这种氛围。针对快递员上班迟到的问题,他就每天早上头一个先到,还跟快递员分析厉害关系,宜早不宜迟。

"迟了可能就会没有快递柜投放,迟了你有很多快件没送,那客户叫你去收件,你就没办法第一时间过去,客户第一次打你电话,你不来,第二次也没别人来的快,后面就不找你了。"

至于他自己,不但在老家盖了新房,也在杭州买了车和房、安了家,儿子就在家门口的公立中学念书,成绩还不错。"这点随我。"说起儿子,王武汉自豪地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