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披麻戴孝”,一般意思是指父祖过世,子孙身披麻服、头戴白布,为其操办丧事,殡殓安葬。一般习俗认为,“披麻戴孝”的人,特指逝者的后辈血亲人员和家庭人员,主要包括儿、孙、儿媳、孙媳、未嫁女孙女,以及同堂的侄、侄孙、侄媳、侄孙媳、未嫁侄女侄孙女等。
实际生活中,一般把“披麻戴孝”作为特定丧服模式,并进而演义出“戴孝”的概念和操作要求。在民间,传统丧礼的规范“丧服”被演进为“戴孝”。一般理解,“戴孝”是儿孙的事情,结果吊丧人穿戴丧服也叫“戴孝”,丧事意义出现重大偏差。我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古法丧服是麻质的,所以,“披麻戴孝”就是丧服的意思,民间将“披麻戴孝”作为孝子孝孙的专利,明显是误读和误传
依据《仪礼》《礼记》等礼仪规范文本的规定,为逝者操办丧事并居丧守制的特定服饰叫“丧服”。丧服分为五种,按居丧时间长短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就是所谓“五服”的最初来源。
《仪礼》是先秦时期的礼仪经典,是中华礼仪的文本源头。说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仪礼》就是依据。世界其他民族都没有这样规范性的文本典籍。
先秦时期,人们的生活穿着衣服的材质主要是麻、布、帛、皮毛、草等。麻即大麻、苘麻,布即葛麻布,帛即丝绸,皮草即兽皮和野草。一般居民的内穿衣服,主要是葛布。有个成语叫“一介布衣”,就是葛布。葛麻制成的葛布,相对柔软,所以内穿。大麻和苘麻材质太硬,扎人,一般用于外穿。丝绸太贵,皮草稀有,一般人用不起用不上。
丧服所用的材料,就是麻,即大麻和苘麻,大麻就是黄麻,苘麻就是苘。一等丧服“斩衰”全套包括上衣、下裳、头带、腰带、帽子、鞋子、杖。其中杖为木质,即哭丧棒;鞋子为草质,菅草做的,其他全是麻织品。注意是麻织品,不是原麻。不同种类的丧服,材质有差异,做工也是不一样的。
棉花是隋唐时期从印度传入我国的。由于棉织品柔软,之后迅速成为一般居民的主要服饰材料。由于棉花本色是白色,丧事用白布扎头,所以,白布有孝布的意思。有个俗语成语叫“要想俏,一身孝”,就是白布服饰穿着的意思。
所以,一开始,“戴孝”的“孝”,不是孝敬孝顺的意思,而是白布的意思。“戴孝”就是头戴白布丧服,即作为特定丧服穿戴的意思。
现实生活中,将所有丧服穿戴都叫“戴孝”,肯定是对传统丧礼的误读和误传。
2、“披麻戴孝”这个词,一直到宋元之后才有,而且是从民间兴起的,官方和主流意识形态都叫“丧服”,从没有“披麻戴孝”的说法
宋元之后,民间文学兴起。话本、杂剧、小说等,植根于居民生活,对民间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最早出现“披麻戴孝”一词的文本资料,是元代郑廷玉的杂剧作品《冤家债主》,其第二折有这样的台词:“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之后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蒋兴歌重会珍珠衫》中有:“我如今教他披麻戴孝,与亲儿一般行礼,一应殡殓之费,都要他支持。”
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中国历史4000多年,在丧礼服饰上,官方和主流意识形态都称为“丧服”,从没有“披麻戴孝”或“戴孝”的规定和要求。
现实生活中,许多地区,由于对“戴孝”的误读和误解,形成“长不服幼丧”“老不服少丧”习俗,而且很流行。意思是说,年长的不给年幼的戴孝,上辈的不给下辈戴孝。
实际上,丧服就是参与丧事的一种标识和标志。参与丧事并穿着丧服的人,没有尊卑之分、辈分之差、长幼之别。《仪礼---丧服》《朱子家礼---丧礼》都明确规定,子为父子为母丧服,父为子母为子同样也要丧服。
都是这个“孝”字惹的祸。本来这里到“孝”,不是孝道的“孝”,而是白色丧服的意思。经过民间误读误传,“戴孝”的“孝”,明显具有孝道的内涵意思。
归结一下。民间习俗中,“披麻戴孝”特指逝者的本姓本家晚辈人员,就是说,“披麻戴孝”有孝道的意思。但在官方和主流知识阶层,丧事服饰一直叫“丧服”,从来没有“披麻戴孝”和“戴孝”的说法和要求。
还是“丧服”的用法好,“戴孝”的意思明显太狭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