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容易出现海雾吗 航海科普话说海洋上的雾(1)

诸葛亮草船借箭(网络照片)

三国时期,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干,暗中一直对诸葛亮下套。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便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时值深秋初冬的季节,诸葛亮看看黄历,再仰头看看天空,掐指一算后,胸有成竹、痛快地答应了周瑜要求造箭的事。

周瑜暗中窃笑:“这下你诸葛亮没辙了吧,我看你在十天之内能造出十万支箭来!”

周瑜叫工匠们不要给诸葛亮造箭的材料,另一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情况。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船,六百名士兵。船要用清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旁并叮嘱鲁肃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鲁肃思考后答应了。

几天过去了鲁肃见诸葛亮毫无造箭的动静,替诸葛亮捏了一把汗。

到了最后三天的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

诸葛亮吩咐人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

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命令船头调过来,再由西向东排开。于是,另一面又被射满了箭。

待到太阳出来,诸葛亮赶紧命船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而草靶上的箭总数远远超过十万支。

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诸葛亮不是神而是人,这个故事讲的“草船借箭”智慧,但是更深的原因是诸葛亮有渊博的观察天气变化的知识。他累积了丰富的气象变化的规律。他知道在秋冬交替的季节中最容易产生江面上的浓雾。那么这个规律是怎样的?

海洋容易出现海雾吗 航海科普话说海洋上的雾(2)

是什么成就了诸葛亮草船借箭?

在空中,北方冷空气南下的时候,由于南方的暖湿气流一直被北方冷空气抬升形成锋面,势均力敌的相互对抗。对抗结果就是饱和水汽量遭遇冷空气后,水汽在微小尘埃上(凝结核)凝结成水珠悬浮在近地面气层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0.5海里的天气现象叫雾。

暖湿空气被冷空气连续进攻、拉锯、抬升、侵袭大约三天后,北方冷空气占据了主导地位,雾再也没有条件形成了,冷空气南下后促使本地区云散雾尽了。

诸葛亮就是掌握了长江上这种天气成雾的规律后大胆设局,让曹操上当受骗,谱写了三国志中“草船借箭”的著名故事。

在航海气象学上,雾的成因是因为冷暖温差不同而水汽凝结的过程,基本有四种性质的雾。

海洋容易出现海雾吗 航海科普话说海洋上的雾(3)

雾的种类

1. 平流雾:中国沿海春天季节,风向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南方逐渐加强的暖、湿气流开始北上了,冷暖海流交汇处的冷水面一侧海水温度很低,导致近海面气温下降,暖湿气流凝结成饱和状态的水珠悬浮于空气中,这就是航海上称为平流雾(又称海雾)。

暖、湿空气流经表层水温低于20°C,与暖湿空气温度之差为2°C—3°C时,平流雾发生的频率最高。我国沿海刮2-4级东南风或英吉利海峡风向刮2-4级西南风且低层有逆温层(海面上温度高,海水温度低),大气绝对稳定时最易产生平流雾。

北太平洋高纬度洋区暖流流经的靠近冷水面一侧的洋面也会产生大面积的平流雾。只有当中午时分平流雾才会形成短暂薄雾,大部分时间都是浓雾,可连续4-5天雾不散。当洋面(海面)刮起5级以上大风时平流雾才会彻底散尽。

2. 辐射雾:在冷高压中心附近,夜间天气晴朗、微风和水汽充沛的情况下,下垫面空气辐射冷却,饱和,低层达到凝结水汽的露点气温,出现小水滴和小冰晶悬浮在空气中,从而影响能见度的雾,成为辐射雾。辐射雾多见于陆地上、江面上和港口内,所以又称陆地雾。辐射雾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多,春夏少,具有明显的日变化。

通常,夜间形成,日出前最浓,日出以后即散。风力一般为3-4级。晴天是有利于辐射雾的形成,也有利于辐射雾的消散,阴天不利于辐射雾的形成,当辐射雾形成以后也不利于辐射雾的消散。辐射雾水平范围小、厚度均较小。可随风飘到海上10海里左右。

3. 锋面雾:锋面上暖气团中的较暖水滴落到冷空气中,水滴蒸发所形成的雾。

海洋容易出现海雾吗 航海科普话说海洋上的雾(4)

锋面雾

多见于气象学上的锢囚锋两侧、暖锋前、静止锋的北侧和第一型冷锋后。从锋面以上暖空气中下降的水滴降落到冷空气中后,如果水滴温度远高于其周围的冷空气温度,则水滴将会不断蒸发,使锋面以下的低层冷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达到饱和而形成雾。锋面雾随锋面和降水的移动而移动。锋面雾范围不大,浓度和厚度均小,局地持续时间短。不受气温日变化的影响。

4. 蒸汽雾:寒冷的空气覆盖在较暖的水面上,由水面蒸发而形成的雾。多见于水面温度远高于空气温度时,冬季较高纬度的早上多见。蒸汽雾形成条件,有较大的水汽温差,即水温、气温差不应小于15℃,空气层结稳定,与风速无关。范围不广和浓度不大,厚度小;一般出现晴好的天气。高度很低,离水面几米,遮不住大船桅杆,持续时间短。即便风速很大也能形成蒸汽雾。

中国沿海是北太平洋多雾区之一。主要以平流雾为主,锋面雾和辐射雾次之。我国处于副热带高压的西侧,东南风或偏东风明显,大量的暖湿气流不断从南边吹来,造成海上的平流雾。中国沿海海雾有几个特性:南少北多,南窄北宽。南早北晚,从春到夏由南向北推进。

南海北部沿岸12-4月为雾季,2-3月最多。东海3-7月为雾季,4-6月最多。黄海4-8月为雾季,6-7月最多。8月,除黄海北部外,我国整个沿海的雾骤然减少。台湾海峡东部雾较少,南海南部几乎没有雾。

海雾形成的条件需要大气绝对稳定或逆温,适宜的风场条件,充沛的水汽,有吸湿性地凝结核。雾在海上、江面上和港口不会形成狂风、暴雨、巨浪。但雾可以造成能见度下降,视线不良,严重影响船舶海面、港口内的船舶航行,浓雾会造成船舶碰撞。据世界海事组织统计,有60~70%的海上碰撞与雾有关系。雾不仅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还影响船舶天、地文的定位。雾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对人体十分有害。

海洋容易出现海雾吗 航海科普话说海洋上的雾(5)

在雾里的海船,能见度不良

某公司一艘船舶刚从宁波北仑港北上天津途中,刚刚开出北仑港4小时,就在长江口以北的鸡骨礁附近,与一群渔船相遇。此值6月份长江口平流雾季节,能见度仅仅在0.5海里左右,驾驶台基本上看不见船头两百米之外的海面。

虽然渔船发现大船运动,但渔船船长为了免遭大船横穿布下的渔网,竟然不顾船舶碰撞,开足马力直冲大船。大船在雷达上看到渔船快速移动,马上把船舶停住了。但大船仍避让不及,一场海上碰撞发生,渔船当场翻船,船底向上。所幸的是大船船速在最低航速航行,相撞的相对速度较低,故渔民快速爬上船底,大船紧急施救,渔民方生命无虞。

故无论什么类型的船舶,在海洋被雾笼罩情况下,一定要求以安全航速航行,以便在紧急避让时,及时把船舶拉住,避免与她船碰撞。

海洋容易出现海雾吗 航海科普话说海洋上的雾(6)

某船在雾中相撞沉没前的状况

海洋容易出现海雾吗 航海科普话说海洋上的雾(7)

两艘船舶在青岛潮连岛外相撞,其中一艘船舶沉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