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着"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理念,要养成珍惜时间,节约时间的好习惯,但是,你知道"一寸光阴"有多长吗?总是被这样的俗语"洗脑",却不知道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其实,解释起来很简单,只要把古代人计算时间的方法弄清楚了,一切就都明白啦!

古代上班怎么看时间的(谁说一定要用钟看时间呢)(1)

古代没有钟表,那他们是怎么计算时间的呢?其实有这几种方式:

1、 圭表

圭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早在公元前20世纪,中国古代就开始使用圭表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

古代上班怎么看时间的(谁说一定要用钟看时间呢)(2)

2、 日晷

后来,人们在圭表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太阳,月亮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发明了日晷,通过投影可以精确的划分出日,时,刻,分以及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古代上班怎么看时间的(谁说一定要用钟看时间呢)(3)

3、 漏壶

上面的两种方法都需要太阳光照来确定,那么阴天和晚上怎么办?因此古人发明了漏壶。通过计算水滴的数量来记录时间,但是刻漏虽准,却太过精巧繁复,不能随时随地使用,而且受温度影响误差很大。

古代上班怎么看时间的(谁说一定要用钟看时间呢)(4)

弄清楚了以上几种计算时间的方式,现在我们可以来解释"一寸光阴"啦!这就又得回到日晷,"寸晷"指一寸长的日影,"一寸光阴"就是晷针的影子在晷盘上移动一寸所耗费的时间,也就是1.2小时,合计72分钟。

古代上班怎么看时间的(谁说一定要用钟看时间呢)(5)

除此之外,关于古代计时还有另外一个知识点,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一炷香是现在的半个小时,这样一来,以后再看什么古装剧的时候,也不会一脸茫然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