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肉眼看到月光只需要1秒多一点,然而最遥远的行星(同样用肉眼观察)所发出的光到地球则需要几千年的时间。

因此,仰望星光是让时光倒流的一种方法。

我们多久没有仰望过星空了?

我时常回想没有网络的年代,观星是夏季纳凉一项重要的活动。

夏季到爷爷奶奶家避暑,白天房子外面酷暑难耐,房子里面凉凉爽爽的,到了晚上,房子外面温度降下来了,房子里面闷热的很。

此时最有兴致的,莫过于在屋外大树下铺一席凉席,全家席地而坐,摇扇,吃井水冰镇的西瓜。邻居有擅评书的,每晚来上一两回,极过瘾。

当然会抬头看天,只有一次天气特别好,满天星,大概就是银河。

流星倒是常见,一个亮点须臾而过。有时看到一个亮点慢慢的从黑空中飘过,也认作流星,现在想来,大概是飞机一类。

在北方时,有中秋赏月的习惯。

中秋节,家人聚餐后,在院子里置上一小桌,碟子里各色月饼,每人分享一小块,品尝香甜的同时,还要对今年的月亮点评一番,总会有那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后来搬到楼房,观星赏月的活动倒是越来越少,到现在,一家人到院子里去观赏月亮的活动,竟是一次也没有!

时间倒流的时钟(是让时光倒流的一种方法)(1)

《24小时天文课》,一本让人感动的科普书。

感动人的可能不是书,

而是回忆。

这本书以24小时为线索,分为24章,每章提出一个天文学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里面很多问题极有意思,往往又会被人们忽略。

有一个一分钟有61秒可还行?梵高的星空到底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画的?怎么会闰年的说法?离太阳越远,温度越高,离太阳越近,温度越低是怎么回事?月亮为什么时大时小?

提出问题是种本事,在见怪不怪的生活里,互联网提供了一切答案,屏幕能解决一切,只是不能解决丧失对客观存在好奇心的问题。

时间倒流的时钟(是让时光倒流的一种方法)(2)

黑夜是如何产生的?

初看到这个问题,感觉太小儿科,为什么?因为地球自转背对太阳了呗。

这就落入了作者的文字陷阱中,并被作者狠狠的嘲笑一番:

“这个问题第一眼看上去十分荒谬,就像在问为什么雪是冰凉的,火是烫人的,或者光会照亮一切。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看上去最普通的问题往往蕴含着最深刻的道理。你需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抛开显而易见的事实和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答案。”

“人们获得的知识往往来自习惯和传统,在这样的约束下,我们会习惯于捏造真理或得出伪真理,而这些道理经过思考后其实没有什么科学之处。”

作者真正想问的是:晚上为什么没有光,不仅地球上没有光,从太空中向远方望去,整个宇宙是黑漆漆的一片。

数学卷和物理学家帕斯卡充满忧虑的说道:“无尽宇宙中那永恒的沉寂使我恐惧。”

起先人们以为,宇宙是封闭的空间,单纯是宇宙中没有足够的恒星来照亮整个空间。

牛顿最先打破了这个说法,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宇宙中所有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产生吸引力。在定律被证明的情况下,如果宇宙是封闭的,那么就会因为引力产生坍缩,宇宙将不复存在。

时间倒流的时钟(是让时光倒流的一种方法)(3)

“黑夜悖论”有此产生,空间无限大的宇宙里有无限数量的恒星,所有的恒星,无论是距离地球是近还是远,它们在单位面积上投射的光照能量是相同的。

那么,天空的每一寸都会接收到和太阳相同的光亮,如果你喜欢计算的话就会发现,此时天空比太阳还要亮18万倍!天空不仅不会变黑,还会变的十分明亮。

哪怕这些恒星极为遥远,但总有一天,这些光会到达地球的天空。

可实际上并非如此,黑夜仍是一片漆黑,宇宙也是大片大片黑色。

悖论由此形成。

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

原来原因有很多种。

宇宙大爆炸导致目前宇宙可能达到了相对比光速还快的膨胀速度,那些天体的光永远也到达不了地球了,并且光不是同时产生的,产生的时间有先有后,并且恒星也不是永恒的,恒星会“死掉”,不再发出光线。

最主要的是,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降低,产生了光线,这是由于热能转化为光能而释放出来的。大爆炸产生的光线非常强烈,宇宙的温度达到极点。然而,现在宇宙的温度却比当时低,只有-270℃,失去了热量的光线,变的不可见。

光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身边,只不过我们通过肉眼无法看到罢了。

得到知识,固然可贵。

知识的获得,取八卦趣闻本质上是一样的。

最可贵的是带来思维的改变。

不随意做出判断,多想一层,建立逻辑思维。

时间倒流的时钟(是让时光倒流的一种方法)(4)

近几日读《论语》,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程颖读到这句,做下一段评论:“此言至浅,然当时诸侯果能此,亦足以治其国矣。圣人言虽至近,上下皆通。此三言者,若推其极,尧舜之治亦不过此。若常人之言近,则浅近而已矣。”

那么为什么当时诸侯不用儒学,两宋儒学兴盛仍不能大治?程夫子为何这么说?

八卦越挖越有料,书要读的明白,

也得挖。

杞人忧虑天空会塌下来,被嘲笑了几千年,互联网唾手可得的知识造就新一批叶公。

为了抓到闪电的瞬间,拍一章闪电的靓照,有一种追闪电的人,全国各地在雷雨中抓拍闪电。

做不了追闪电的人,也可以试试城市天文观测,哪怕抬头望一望白云,对颈椎也有好处不是?

生活不仅有眼前的屏幕,还有浩瀚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