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六一”儿童节,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正式施行,南都记者注意到,《未保法》在结构方面增加了两章,即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其中,“网络保护”专设了17条内容,包括信息内容风险、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网络游戏沉迷风险、网络欺凌风险保护等。

事实上,自2019年起,国内主要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开始试点上线青少年模式”,通过内容、使用时段、时长等方面的设计来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目前,多数平台会在用户首次进入APP时进行弹窗提示。

6月1日,微信宣布升级未成年保护措施,设置了青少年模式后,在视频号将只能观看平台精选的适合青少年的内容,目前该功能正逐步覆盖,用户更新到微信最新版本,并根据视频号弹窗消息指引或者在“我-设置-青少年模式”开启后体验;而摇一摇、看一看、游戏、直播和附近、购物、微信豆等功能则全部“不可访问”,且不支持设置更改;同时微信对支付保护也进行了升级,在青少年模式下,Q币充值、微粒贷、信用卡等功能将不可使用。

据腾讯相关人士透露,开启与关闭“青少年模式”均需要微信登录密码验证,为防止未成年人私自关闭青少年模式,“单独设置密码”这一功能也正在准备中,不久便能上线。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楚洁认为,“沉迷”以及“非理性消费”是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产品的最大风险点,不同网络场景适用不同未成年人保护模式,更关键的是要确切落到实处。互联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领域,青少年保护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保护升级:“七大功能”不可访问,无法Q币充值

南都记者注意到,微信自2020年10月就已上线青少年模式,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家长可对视频号、小程序、公众号、游戏等产品设置开放范围,而摇一摇、看一看和附近的人“不可访问”。

随着微信未成年保护升级,在青少年模式下,已有七项功能默认不可访问:摇一摇、看一看、游戏、直播和附近、购物、微信豆,且不支持设置更改,“搜一搜”则将根据用户设置的许可范围进行搜索结果的适配。

2021年5月底微信团队对青少年模式下的支付保护进行了全面升级。在青少年模式下,Q币充值、微粒贷、理财通、信用卡等功能也将不可使用。

微信更新青少年支付限额(微信青少年模式升级)(1)

青少年模式开启前后支付页面对比。信用卡、微粒贷、理财通、Q币充值等入口将隐藏。

南都记者体验后发现,开启青少年模式需进入微信后点击“我”-“设置”-“青少年模式”,输入微信登录密码,进行验证,如需关闭青少年模式,则需要再次输入登录密码,“单独地密码设置功能也正在准备中”,腾讯方面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在青少年模式下,公众号以及小程序或小游戏等内容亦受限。该模式下,默认访问范围是“我关注的”以及“我的小程序”,微信仅可打开进入“我关注的”的公众号以及已被添加到“我的小程序”的小程序或小游戏,同时无法在微信内搜索,或是正常打开其他人分享的未关注的公众号内容或未被添加的小程序、小游戏。但家长可以设置打开范围,如更改为“全部”(即不受限)或“不可打开”。

此外,微信青少年模式对外链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用户点击后无法正常打开访问,提示“青少年模式下该内容不可访问”。

视频号青少年内容池正在覆盖中

作为微信生态里的其中一环,上线一年多的新生短视频平台微信视频号,也承担起保护青少年成长的社会责任,在2020年10月就已经被纳入微信青少年模式的管理范围,彼时视频号上线还不到一年,而视频号的直播功能甚至晚于青少年模式上线。今年5月,微信视频号已上线“青少年模式”设置弹窗提醒,随着视频号的功能完善和更新,微信青少年模式也同步覆盖视频号新能力,青少年将无法使用微信豆功能,也即无法在视频号直播间进行打赏。

微信更新青少年支付限额(微信青少年模式升级)(2)

在青少年模式下,该微信用户进入视频号,将只能看到已关注的视频号动态中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其他视频号动态不可见,同时也无法在微信内搜索;家长还能主动设置“青少年内容”,青少年将能看到更多平台精选的适合青少年的内容,6月1日,微信称“视频号的青少年内容池正在覆盖中,未来给青少年推荐积极健康的视频内容”。

陈楚洁表示,微信作为一款社交产品,“用户的可接触内容高度依赖用户的自主选择与主动关注,关注什么公众号、收藏什么小程序、关注哪个视频号,均可由用户自主选择”,对比而言,视频号显著的差异在于它植根于熟人关系中,通过社交推荐为主推荐算法为辅来推荐内容,所以用户打开视频号能看到的很多内容,都与所在的圈层相关,所以在微信的场景下,家长选择适合青少年接触的内容并进行关注,从而来为青少年挑选适合其身心发展水平的内容,既是视频号的特定产品逻辑,也是突出家长自主选择和引导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角色。

不过,陈楚洁强调,青少年模式的上线并不代表着一劳永逸地解决网络保护问题,立法者、企业、学校、家长还需要共同合力,促进完善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养成文明、健康、有益的网络使用习惯。

采写:南都记者 叶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