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这部剧作,立体地展现了新文化运动的方方面面,再现了那个年代有历史责任感的文化精英们高度的自觉性和深度的思考,他们透过历史和现实的重重迷雾,找到了中国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症结所在,那就是国民思想的麻木,麻木的根源则在于文化的腐朽,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觉醒年代新文化运动事件梳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觉醒年代新文化运动事件梳理(从觉醒年代看新文化运动主将们的各自贡献)

觉醒年代新文化运动事件梳理

《觉醒年代》这部剧作,立体地展现了新文化运动的方方面面,再现了那个年代有历史责任感的文化精英们高度的自觉性和深度的思考,他们透过历史和现实的重重迷雾,找到了中国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症结所在,那就是国民思想的麻木,麻木的根源则在于文化的腐朽。

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陈独秀,针对文化的腐朽开出了根治的药方,那就是科学和民主。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缺少的正是这两个良方,迷信和封建专治把中华民族拖入了麻木不仁,任人宰割的危险境地。作为很早就反清反袁的老革命家兼一代文化精英,陈独秀看到了病根。

胡适倡导白话诗、白话文,意在使文学更接地气,更加大众化,而不只是那些精英们孤芳自赏的阳春白雪。通过这些看得懂、能明白意思的白话诗文去感染、改造国民的麻木和颓废。白话文的推动和普及方面,胡博士功不可没。

周树人更是直击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用通俗易懂的,更能发人深省的白话小说鞭笞着僵尸一样的礼教,向儒教三纲投去了一颗又一颗的巨磅炸弹,真正地把三纲炸了个稀巴烂,极大地解除了礼教对国民的束缚,也极大地革除了国民心中的奴性,唤醒了国民自觉自强自信的精神。

李大钊真有点像春秋的墨家侠客,他就像墨子那样想着基层老百姓的生活,在思考新文化运动的同时,始终想着怎么解民于倒悬,始终想着找一条百姓能幸福的道路,他是最基层的工农阶层在文化精英层面的忠实代表。他不避斧钺,为中国工农阶层找了一条能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主义道路。

新文化运动群星云集,共同推动着中国人思想精神面貌的脱胎换骨般的重生,为整个国家的重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居功至伟的幕后英雄,这就是北大校长蔡元培。没有他的精心地巧妙地运筹安排,新文化运动就不可能有北大这么好的平台和阵地。没有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新文化运动也就不可能在强大的旧文化旧思想的包围中突围而出。蔡元培是资深的革命家,他深知中国的问题在思想方面,没有思想文化方面的革新,就没有中国的新生,他对新文化运动主将们的坚定的支持,也正是基于他对中国问题的深刻认识。蔡元培正如刘邦那样,是将将之才,他投向旧文化的是威力最大的超级炸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