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大宝说教育(原创,欢迎转载分享)

近年来,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很多人开始不再满足于仅仅拥有大学学历,为了应对逐渐“内卷”的求职市场,考研热的浪潮正悄悄兴起着。

根据官方最新统计的数据来看,2021年各大高校即将毕业的学生达到了900多万,准备研究生考试的人数则在400多万,占据了应届毕业生人群的一半之多。


读两年制研究生是什么感觉(同样都是研究生)(1)

然而,很多人却在研究生的选择问题上犯了难。

  • 为什么同样都是研究生,有些是2年制,有些是3年制,这两种方式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如果不了解这几个区别,草草选择自己的考研方向,反而可能会增加自己今后的就业难度。

同样都是研究生,2年制和3年制有何差别?选错关乎就业难度

其实,2年制和3年制的研究生入学年限,不仅仅是时间上的不同。

一般来说,2年制的研究生被称为专业型研究生,3年制的研究生被称为学术型研究生。

除了名称上的差异外,这两种研究生还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之处。

①录取门槛不同

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培养研究生并不仅仅是为了在能有学术方面的新鲜血液,专业方面的人才缺口也是要顾及到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2年制的专业型研究生会比3年制的学术型研究生的入学门槛低一些。

如果只是为了增加简历的含金量的话,可以选择报考2年制的专业型研究生。


读两年制研究生是什么感觉(同样都是研究生)(2)

②未来发展方向不同

由于入学时间限制,2年制的专业型研究生可能在学术上并没有什么显著的研究成果,属于只要成绩优秀就可以拿到毕业证的类型。

而3年制的学术型研究生则不同。学校选拔他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术方面的新鲜人才,所以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是判断他们能够顺利如期毕业的重要参考因素。

而且对于3年制的学术型研究生来说,如果成绩优秀,还可以拥有硕博连读的机会。2年制的专业型研究生在考博方面的压力则会比较大。

读两年制研究生是什么感觉(同样都是研究生)(3)

③企业认可度不同

这一点从2年制与3年制研究生入学门槛的区别就可以看出。

相对于考试难度较低的2年制专业型研究生来说,3年制学术型研究生的涉猎范围较大,含金量也高于前者。

因此,有些难度较大的工作内容便不适合2年制的专业型研究生操作,为了省事省力,在面对相同条件的2年制和3年制研究生时,企业往往会倾向于选择后者。

读两年制研究生是什么感觉(同样都是研究生)(4)

考研党须知:想要准备研究生考试,这些事项要提前了解

虽然比起3年制的学术型研究生,2年制的专业型研究生在就业范围上有所限制,但与市场上大批存在的大学本科学历来说,拥有一个研究生的学历还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想要考研的大学生,应该做哪些准备?

  • 熟知考研流程

众所周知,考研其实是一场信息战。如果一味地埋头苦读,不关注整体的考研趋势,那么很有可能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提前了解考研流程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考研可以分为初试和复试。在初试阶段,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一些地方还会有网上报名后的现场确认。

初试通过后,考生需要到学校指定地点进行第二轮的复试,也就是与导师的面试环节。

只有当初试和复试全部通过,并且在官网上确定接受该目标院校的录取通知后,备考研究生之路才能算是真正画上了句号。

读两年制研究生是什么感觉(同样都是研究生)(5)

  • 了解目标院校历年分数线

考研毕竟与高考不同。虽然高考的难度也大,但考生可以同时选择几个平行志愿一起填报,如果滑档就自动进入下一批次。

也就是说,对于高考而言,在提交完志愿表的那一刻起,考生的任务就已经结束了。

但考研却不是这样。

不仅需要在考试前选定目标院校及相关专业,没有多余的平行志愿可以选择外,如果成绩不理想,与目标院校失之交臂,等待考生的则是漫长而且焦虑地自主调剂。

这就要求考生在报考时就要认真比对心仪的目标院校,观察它们历年的录取分数线与投录比,再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合理评估。

读两年制研究生是什么感觉(同样都是研究生)(6)

写在最后

虽然2年制的专业型研究生与3年制的学术型研究生的发展方向不同,但我们选择备考的目的都是为了继续深造或者是优化自己的竞争力。

因此,如果只是想为自己的简历增加闪光点,而且本身的学习水平并不优异的毕业生们,大可以选择2年制的研究生作为自己的跳台。

而对于一部分喜爱科研,想要走学术路线的毕业生们来说,3年制的研究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