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被灌输这样的观念:“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者(书山有路勤为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者

从小,我们被灌输这样的观念:“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总之只要努力奋斗,人人都能成功。

但努力真的能换来成功吗?

在这个世界上,我认为并不是所有努力都会换来回报。即便是在能够换来回报的努力当中,努力与回报也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成本正比。

甚至有时候越多努力,回报反而越小。

01

今天在阅读《学习的真相》这本书时,作者杨大宇在书籍中提到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他读高三那一年,学校来了一位复读生,这位老兄姓汪,比他们这一届学生的平均年龄大3岁,所以大家叫他“老汪”。

提到老汪,全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说他当年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时候只报了一个志愿,那就是北大。

在他们那个年代能考上一个重点本科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北大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所以大家都认为老汪的实力很强,否则不可能会有这样的自信心去考北大。

可惜天不遂人愿,那一年高考,他以15分的分差与北大失之交臂。

很多老师都为他惋惜,也鼓励他复读一年,事实上老汪也是这样做的。

第二年他还是只考了北大,差了28分,第三年差了31分。

因为复读压力大,又多次高考失利,只见他那斑白的鬓角,还有一副比啤酒瓶底还厚的眼镜,只有20来岁的的人,看着像50岁一样。

第四次复读转入到作者杨大宇所在的重点高中,所在的学校时间上抓得很紧,早上自习6:30开始,晚上9:30结束。

中间除了课间休息,午间和晚间时间以外都是上课。

如此高密度的学习安排,让大家倍感痛苦。最大的痛苦是觉不够睡。

但老汪却总是嫌自己睡得太多,他从来没有凌晨1:00之前睡觉,也从未在早上5:00之后起床。

其他同学每天睡七八个小时,白天还犯困,可老汪的眼睛却瞪得像灯泡一样,虽然那灯泡的颜色是红的。

如果按照老话说,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相信老汪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进入北大了。

实际上那一年老汪的分数比北大录取线低了60多分,从此他与北大的梦几乎彻底粉碎了。

也正是那一年以后,再也没收到老汪的消息了。因为第四次高考惨重失利,几乎让老汪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中间有过两次自杀。

好在在大家的帮助下,他还是挺得过去,并又继续参加高考复习。但成绩一年不如一年,而最后连考本科都成问题。

听着老汪的故事,正如主人翁所说,让我这个局外人都感到难以接受,他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给了高考,却换回了无尽的失望。

02

是不是觉得一份耕耘就应该有一份收获,用功苦读就应该拿到好成绩。其实一个家长这样想,很多家长都是这样想的。

实际上,古人常挂在嘴边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碗“毒鸡汤”,不知害了多少学生和家长!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非常多经典成功人士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必须要吃苦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悬梁刺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个人不停地看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拴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

当他读书疲倦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

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这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这个故事很振奋人心,言外之意,鼓励孩子们只要努力学习,啃悬梁锥刺股,就能获得成功。

实际上,我们都被欺骗了。

因为一个故事最精彩的是结果,而真正重要的部分往往讲故事的人都是一笔带过,甚至压根儿不提。

大家冷静想一想,我们熟悉的成功人士中,有多少人是通过这种极端的手段成功的呢?

如果让我们的孩子学习悬梁刺股,是不是就真的能够成功?

孙敬之所以成功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是否吃苦,而在于他为什么要吃这个苦。

我认为答案在于一个人的观念,他之所以用这么痛苦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是因为他很清楚,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他的现状,所以他才会发奋读书。

所以观念才是让他成功的主要要素,而悬梁刺股只是帮助他成功的方法和手段。

如果孩子学习的观点不改变,即使再有利的成功条件给了他,他依然会失败。

就好比我们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但是他自己没有学习的意愿和目标,最后依然没有结果。

所以,我们反复地给孩子灌输“学习是痛苦的”这一观念时,实际上是把孩子推向“讨厌学习的”一边。

这也是导致很多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一旦孩子讨厌学习,就很难把精力倾向在学习上。

即便他做了出了努力的样子,也是勉强自己在做,效率必然不高,学习结果也不会好。

最后,你会发现学习好不好和吃不吃苦,其实没有太大关系。

03

讲到这儿,可能你会说:这个学生不吃苦,不埋头苦学,怎么有机会考上大学?

很多家长把吃苦和受累理解成一件事情了,吃苦是吃苦,受累是受累,并非一回事儿。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词:“累并快乐着”。很多全职妈妈每天带孩子,虽然很累,但心里很快乐。

比如,你每天追剧,一追可能就是凌晨1-2点,追得腰酸背痛,第二天没有精神,是不是很累?

但是你并没有觉得是受苦,反而觉得是很享受,只有不愿意做的事情才是受苦。

所以,孙敬之所以能把学习坚持下去,绝不是因为他用绳子绑在头上,让自己不打盹。

而是因为他在学习中能找到了成就感和快乐,如果没有目标和方向,即使悬梁锥刺股也无济于事。

因此,如果罔顾学习背后潜在的规律,那么越努力,只会让事情变得越糟糕。

事实上,努力与否关系我们前进的速度,而是否合乎规律则决定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一旦我们走在错误的方向上,再多努力也只能加速我们失败罢了。

今天的分享结束!我是高老师,专注语文和英语快速提分,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欢迎一起讨论。

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对你有价值,请记得:转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