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饲料板块持续健康稳步增长,尤其是在黄鳝料、牛蛙料和小龙虾料等特种养殖品种饲料销量全国名列前茅的大好形势下,嘉康今年开始重点发力,进军水产动保板块。

水产饲料企业介入动保板块,是行业洗牌的契机之一,还是动保行业新的分水岭?不可否认,国内动保行业无论在资金实力、技术水平,还是服务与营销能力上均参差不齐,极大地影响了养殖终端对技术服务和产品力的认知与信任,劣币驱逐良币等怪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的制约了水产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导致上百亿的动保市场蛋糕看起来很大,但却不好啃。目前水产动保企业里有老牌的渔药企业,也有新兴的渔药企业,也有从畜禽药品企业转过来的,也有很多中大型饲料企业介入动保市场想分一杯羹的,这次我们采访的厦门嘉康饲料就是第四种类型。

厦门嘉康饲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首批专业生产水产膨化饲料的企业之一,在国内水产饲料行业起起伏伏的这么多年里,嘉康始终坚持自己的企业生存法则,经过20多年技术与口碑的积累沉淀,多个养殖品种的高端饲料销量一直名列前茅。继2016年投资1.2亿元于湖北仙桃扩建新的饲料生产基地后,2019年嘉康全新的研发与生产基地也正在紧张有序地筹备中,目标直指动保板块,意在将饲料 动保融合为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身兼嘉康饲料和嘉盛生物董事长的陈威认为,新成立的嘉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成为嘉康之后又一新的核心板块,据了解,嘉盛初代动保产品已成功打入市场,目前进展非常顺利。

嘉康饲料有限公司和嘉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威

水产养殖网:继饲料板块之后,嘉康为何要开始进军动保板块?

陈威:目前水产行业不仅处于快速发展期,更是处于转型整合期,除了产品力本身,大家越来越看重服务态度与质量,通俗一点讲:你能帮养殖户解决什么问题并如何实现?当前行业竞争异常惨烈,加之各地的养殖环境、模式与水平差异巨大,单靠饲料品质的提升早已无法满足养殖户对技术与服务的迫切需求。我们希望以精准靠谱的动保产品为载体,开展系统高效的技术服务,换位思考,真正站在养殖端去思考、辨识并解决客户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痛点问题,科学合理地提高养殖水平,为客户持续高效地创造价值,进而引导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水产饲料企业排名前十名 24年老牌水产料企挺进100亿动保市场(1)

水产养殖网:对于整个技术服务团队建设,公司有什么规划和安排?

陈威:对于团队建设,我们会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

第一:公司将成立核心技术服务导师团队,他们在行业沉淀多年,对养殖品种和模式有着深入的理解,工作定位为对外总结提炼养殖技术,对内持续培训新生力量,人数在30人左右,作为公司的“种子”力量;

第二:优选肯吃苦、学习能力强的一线技术服务人员,公司提供系统培训与后端支撑,这部分团队将长期扎根于养殖一线,为养殖户提供及时高效、接地气的技术帮扶;

第三:加强专业研发团队建设,吸纳高端研发人才,与高校、科研机构等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有效整合转化其储备技术,进一步做到精准高效推广应用。

其实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对各型人才吸纳与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团队的所有人都应始终把客户利益放在心里,将服务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而不只是嘴上。无论是技术服务团队还是营销团队,都应因地制宜、与之俱进,将公司所倡导的动物健康、生态环保、食品安全等绿色养殖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切实推广到一线生产,让更多养殖户乃至全社会受益,我们相信这才是技术服务的真谛,产品销量只是以上动作的结果表象而已!

水产饲料企业排名前十名 24年老牌水产料企挺进100亿动保市场(2)

水产养殖网:目前动保板块进展情况如何?

陈威:动保板块第一期投资约500万,用于场地建设、设备采购等。目前公司有两个核心基地,分别在福建厦门和湖北仙桃。其中厦门基地目前正在建设研发大楼与生产车间,规划建设一个500平米的省级示范研发中心和1万平米的现代化生产中心。此外,仙桃基地地理优势明显,规划直接成立一个子公司,专门用于生物发酵,不仅直接生产动保产品,亦可为饲料公司供应高品质原料;同时将继续扩建淡水养殖基地,以用于科研实验、人员培训、模式探索与生产示范。目前嘉盛初代动保产品已成功打入市场,养殖户认可度普遍较高,一切进展顺利,未来我们将持续围绕“产品力”和“服务力”打造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水产饲料企业排名前十名 24年老牌水产料企挺进100亿动保市场(3)

水产养殖网:今年会主推哪些产品?

陈威:目前公司有8大系列产品,今年会主推以下几种。首先是营养保健系列,嘉康饲料本身就是靠品质起家,这方面技术储备优势明显,集团将通过动保板块继续把动物营养做细做专。另一个重心就是生物制品系列,这是我们要着重聚焦研发的新兴板块。因为这类产品不仅能有效提高饲料的吸收转化率,还可降低对外环境负荷,既安全健康又生态环保,非常符合我们的健康养殖理念,与嘉康饲料高品高效的契合度很高,具有显著的联动效应。

水产养殖网:嘉康在未来发展规划过程中,哪些市场和品种将是主攻方向?

陈威:嘉康在饲料板块深耕多年,虽然与很多大公司相比,我们体量相对不大,但在某些品种和区域上,却具有明显的局部优势,例如我们的常规优势品种-黄鳝、牛蛙、龟鳖、大黄鱼等,此外还有近几年的网红品种-小龙虾。目前动保板块主要聚焦集团饲料业务所辐射的各区域与品种,我们将基于对养殖痛点的辨识和分析,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打造爆款产品,同时依托我们的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产品在养殖终端的效果表达,进一步提升客户黏性。

水产饲料企业排名前十名 24年老牌水产料企挺进100亿动保市场(4)

水产养殖网:在人才和技术引进上,嘉康是如何与院校进行合作的?

陈威:嘉康与集美大学、厦门大学一直有合作,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人才,我们也一直在吸纳、培养和储备,未来还会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加强拓展。高校人才众多,技术储备充足,许多原创技术的发起点需要靠他们实现,而这正是目前水产行业的短板,因为水产养殖品种繁多、环境各异、模式迭代迅速,绝大多数公司在短时间内难以快速突破,所以整合高校资源是极其有必要的。其实很多教授在某几个细分领域的水平很高,比如水产动物营养、病害防控等方面,他们欠缺的只是合适的平台,而我们就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良好的产学研结合可以在成果转化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水产饲料企业排名前十名 24年老牌水产料企挺进100亿动保市场(5)

水产养殖网:随着水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以往做畜禽的企业做起了水产,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陈威:对于畜禽企业纷纷跨界进入水产行业,与其说是狼来了,不如理解为“鲶鱼效应”。历史总在重演,而养殖户的需求永远向前,扎扎实实做好产品和服务,为养殖户切切实实创造价值才是制胜之道。公司有大有小,但是理想和信念不变,无论做为行业巨头的海大、通威,还是这些年持续深耕的嘉康,都非常看重服务,服务营销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而这都需要对水产行业的深入理解、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深厚的人才技术储备才能实现。在这里我们也期待与诸位同行一道,不断规范净化行业环境,为水产行业的有序、健康、良性发展增添一份诚意满满的正能量!

水产养殖网:在国家层面上和消费者层面上,绿色健康养殖显得愈发重要,您如何看待“绿色健康”?

陈威:整个中国社会都在快速进步,中产阶级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层次也是越来越高,已远远不是有的吃和能吃饱的问题,要更多地兼顾绿色健康和品相风味。这个问题还原到养殖终端,即以前大家都在追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亩产,比如亩产几千斤、过万斤等等,但是以后如果养殖动物的品相更好、风味更佳,未来亩产1千斤的效益会达到甚至超过现有的万斤亩产,而且风险更低还更环保。这些年嘉康一直围绕几个核心养殖品种开展系统性研究,不断探索新型绿色养殖模式,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不增加客户养殖成本和劳动量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其养成率,进一步改善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和风味,让养殖户在不以牺牲动物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稳定创收。未来国家对水产养殖的管控必将日趋严格,在这样的清晰明朗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全面提升产品力与服务水平,帮助客户用对药、用好药(动保),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水产投入品的使用,做到低碳环保、科学高效。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饲料企业开始涉足动保板块,但做动保和做饲料的路线并不完全相同,动保板块不仅需要对当下的养殖现状有足够深度的挖掘,更要对未来模式的变革有精准的前瞻性。另外,看到了不等于能做到,深厚的研发技术储备和成熟的市场服务团队也是必不可少的。简而言之,所有的战略规划和战术动作根本上都是以围绕养殖户“减负、增益”这两点为中心,最终实现企业与养殖终端的合作共享、互利共赢。

基地实拍:

水产饲料企业排名前十名 24年老牌水产料企挺进100亿动保市场(6)

正在施工中的新基地

水产饲料企业排名前十名 24年老牌水产料企挺进100亿动保市场(7)

工作人员

水产饲料企业排名前十名 24年老牌水产料企挺进100亿动保市场(8)

工作人员

水产饲料企业排名前十名 24年老牌水产料企挺进100亿动保市场(9)

建设基地总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