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市井生活(重新走近乡下人)(1)

沈从文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25年的创作时间集结了80多部作品,也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马悦然和埃斯普马克在访谈中曾证实过此信息,1987、1988年进入终评短名单)。

关于沈从文的研究著作已经非常多,比如国外的金介甫,国内的凌宇、张新颖等学者都有评传。但对于沈从文,我们谈论得还远远不够。他作品中的忧郁气质和伤感基调,独特的湘西叙事,那个时代难得的平常心与常情,以及挥之不去的水的意象等等都值得人们反复讨论。

沈从文的市井生活(重新走近乡下人)(2)

如今,在众多传记中又多了一本“乡下人”视角的新著。沈从文常说,自己为乡下人身份而感动。湘西山高水急,林密雾多,浸润游侠精神与传奇志怪气氛。湘西亦多味,“有桃花处必有人家,有人家处必可沽酒”。苗人水手的“原人性情”,“老实、忠厚、纯朴、戆直”。与乡下人共苦乐,是沈从文做小说的一份诚意。

湘西的土地与山水浸润了沈从文的外表,他在那里继承了模样,也承袭了一种似水的语言,一种带着液体性的独特语言:“我只是用一种很笨的、异常不艺术的文字,捉萤火虫那样去捕捉那些在我眼前闪过的逝去的一切,这是我创作的方法。”

沈从文的市井生活(重新走近乡下人)(3)

沈从文的市井生活(重新走近乡下人)(4)

老年与青年时期的沈从文

青年学者孙德鹏在《乡下人:沈从文与近代中国》一书中,从“乡下人”的视角回顾沈从文的前半生,在沈从文作品中重建近代中国的记忆,并试图从湘西叙事找寻理解近代中国的另一种方法。此外,书中从小说文本内外推演 “乡下人”的人生经历,横向对比了鲁迅、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等作家笔下的小人物,探讨更为深层的“乡下人”的共性;同时,对沈从文的小说人物及意象,展开更为广阔的哲学联想。

今天为大家带来作者关于此书的创作谈,来自近日的新书线上分享会。

沈从文的市井生活(重新走近乡下人)(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