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八大怪是中华传统文化吗(陕西八大怪还是)(1)

古语有云:陕西乃华夏圆点,实乃宝地。陕西作为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北的人豪情与粗犷也是让不少人折服!

陕西是中国版块中心地带,是自古以来的风水宝地。黄土高坡的自然地貌造就了独特的关中文化。陕西八大怪作为一个独特的陕西文化民俗,让许多对陕西好奇的外地人,琢磨不透。

1、面条宽的像裤带。 是解释面条的形状和长度,首先把面条一根根的整理好,做的时候拿擀面杖稍微擀一下,把一根根的面条擀成两寸多宽,厚度差不多有三毫米厚度,然后用手开始拉主要考验和面的本领和面的劲道。陕西特色biangbiang面也是同样的宽度,特别的美味啊。

陕西八大怪是中华传统文化吗(陕西八大怪还是)(2)

2、锅盔大得赛锅盖。 锅盔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大饼,只不过制作大饼有特别,选取上好的面粉要进行发酵,擀成一个大饼的样子在大锅里烤,这个大饼做好后有五斤重,大家想想就觉得吃不完啊。

陕西八大怪是中华传统文化吗(陕西八大怪还是)(3)

3、油泼辣子一道菜。 陕西的辣椒算是家家厨房必备的调味剂,在陕西人的眼里,辣椒完全可以 直接当成一道菜来吃,拿加热的油把辣椒一泼马上会传出刺鼻的香辣味,吃面时往往会把面里加 几勺子辣椒当菜吃。

陕西八大怪是中华传统文化吗(陕西八大怪还是)(4)

4、老碗似盆分不开。 从字面理解就能清楚这个陕西的这个特色,吃面的碗就像一个洗脸的盆一样大,是因为乡里的农庄大汉吃不饱没有力气干活,所以一人一个大碗把自己吃饱。

陕西八大怪是中华传统文化吗(陕西八大怪还是)(5)

5、家家房子半边盖。 不仅能够省木头材料还能采光方便,同时还能更好的通风,是陕西特色当地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结晶啊。

陕西八大怪是中华传统文化吗(陕西八大怪还是)(6)

6、有凳不坐蹲起来。 这个也是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在田间劳动时辛勤的劳动者累了都是蹲在树下休息喝水,习惯了蹲着的姿势,所以吃饭时为了唠嗑方便也直接不坐凳子,蹲一起聊天吃饭。

陕西八大怪是中华传统文化吗(陕西八大怪还是)(7)

7、妇女手帕头上戴。 关中地带多是黄土高原,不断会有风沙乱刮同时毒辣的太阳也会烘烤着朴实的农民,手帕就会派上用场,当然长头发在农民劳动时也是多为不便,所以用手帕包起来。

陕西八大怪是中华传统文化吗(陕西八大怪还是)(8)

8、秦腔大戏吼起来。 秦腔是陕西当地的特色文化,在现代的大街小巷上,早起的老人们还在回味着这一经典文化。

陕西八大怪是中华传统文化吗(陕西八大怪还是)(9)

而所谓的十大怪,和八大怪相比则是增加了:姑娘不对外: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久而久之就连姑娘也不远嫁他乡;睡觉枕石块:陕西人不喜欢柔软的枕头,而选择木制的枕头和石制的枕头,这是和陕西人憨直的秉性分不开的。

“八大怪和十大怪的说法,到底哪种说法最准确?”70岁的孙师傅问。为了找到答案,记者采访了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他表示,其实没必要追究哪个正确,无论八大怪还是十大怪,都很难概括陕西民俗。“八大怪的称法及内容,只是陕西人约定俗成的。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十怪只是对八怪的补充,将来甚至会出现百怪。”刘宽忍说,无论哪种称法,都很好地宣传了陕西民俗,大家也能很好了解陕西文化。

当然对于用“怪”概括民俗,刘宽忍认为,陕西人性格豪爽,生活习惯与众不同,产生了浓郁乡土气息的风俗。“我觉得‘怪’的提法并不好,很可能使外地人认为,陕西这个地方到处都是怪,很可能会产生误解,这种说法该换换了。”

刘宽忍还谈了更多有关陕西和西安的民间文化。如,每逢春节、元宵节,有包饺子、耍社火的习俗;秦腔、眉户戏剧形式多样等。在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陕西共有24个项目位列其中。刘宽忍说:“每种民俗的产生和发展,有特定经济文化环境。某种民俗消亡也属正常。”所以,陕西人要多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做好传承是我们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