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树是潮汕人喜欢种植的一种果树,在潮汕大地的山头田野、村前屋旁,随处都可看到龙眼树的美丽倩影。潮汕地区种植龙眼历史悠久,宋《潮州三阳志》载:“若夫果实之生不能以数计。其可品者,若杨梅,若枇杷,以春熟;若荔枝,若莲房,以夏熟;秋则龙眼;冬则黄甘。”可知早在宋朝之前,潮汕地区便有龙眼种植。龙眼肉质鲜白,甜美可口,具有滋补气血,益心脾的作用。潮汕不少地方,产妇产后身体虚弱,便煮龙眼甜汤给产妇喝,以调补身体。制作腊八粥或是煮五果汤时,龙眼更是不可或缺的材料。在潮汕地区,龙眼除供日常生活食用之外,还有其独特的用法。在潮汕民俗中,无论是在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交际礼等人生礼俗中,还是在节日祭拜活动中,件件都离不开龙眼。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龙眼叶具有祛寒散热消瘀的功效。在潮州枫溪一带,婴儿诞生后,家人要用石榴花、仙草、龙眼叶、榕树叶等各一对为婴儿洗澡,寄望婴儿健康成长。而在普宁多数地方,产妇产后,家人要用艾叶、龙眼叶及老姜煮水为产妇擦身。清代以来,潮汕地区每年七月初七要为家中15岁的孩子举行“出花园”仪式,这是粤东地区特有的成人礼俗。潮汕地区出花园习俗,各地略有不同。饶平、澄海一带为孩子举办成人礼的时候,要用榕树枝、龙眼枝、红花、桃枝、状元竹、仙草等各一对,泡水给孩子洗澡。榕树枝、龙眼枝、仙草取其永葆青春之意,象征朝气蓬勃。潮汕婚俗中,男女双方经过提亲、合婚、相亲、定亲等环节后,男方要向女方行聘。女方收到男方聘礼后,要回赠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礼物,当中必有稻谷、绿豆、酵母饼、龙眼干、薯粉丸五种物品,俗称“五样种子”,预祝“五子登科”。新娘出嫁前夕,女家要整设妆奁,鼓乐相伴送到夫婿家摆设。嫁妆中一定要有龙眼干(桂圆),这有两个深刻的寓意:一方面预祝富贵圆满;另一方面寄望早生贵子。当新娘进屋时,伴娘要拿一碗龙眼干肉做成的甜丸汤给新娘喝,寄寓未来生活甜蜜美满。当新郎与新娘拜完天地后,双双进入洞房,一起坐在眠床上时,伴娘便会端来一个干果盘,内放有核桃、红枣、栗子、花生、龙眼等干果及钱币,一边将各种干果、钱币撒放到新人身上和床帐上,一边念些祝福的语言和歌谣,寄寓早生贵子之意。在潮汕一些地方,举办丧礼时也会用到龙眼。在惠来一带,孝子孝妇在举办丧礼时要穿麻衣戴麻帽,儿子的麻衣还配有麻绳腰带,上系有一个麻袋,俗称“子孙袋”,内装有五种物品:绿豆、稻谷、龙眼干、薯粉丸、酵母饼。绿豆、稻谷表示五谷丰登;龙眼干、薯粉丸喻功德圆满;酵母饼表世家发达、财运亨通。潮汕人在探亲访友、赠答、贺喜等交际礼俗中,有时也要用到龙眼。揭阳民间,凡家中孩子未到15岁时,每年七月初七丈夫应陪妻子回娘家。这一天,要煮好猪脚、甜花生米、荷包蛋、豆粉丝,或是莲子、苡米、白果仁之类,送去孝敬岳父母。吃完午饭后回家时,岳父母要以龙眼、菠萝、糖果回礼,还要给外孙“利是钱”,祝愿女儿一家生活甜蜜美满。潮汕是著名侨乡,当有华侨回乡探亲走进家门后,家人要端来一碗甜桂圆或甜糯米丸汤给“番客”(华侨)“食甜”,祝贺其顺利回归,甜蜜团圆。潮汕民间节日甚多,各个节日几乎都要举行祭拜活动。其中,正月初九天公生、七月初七公婆生、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节日都要用象征吉祥、圆满的龙眼或龙眼干祭拜。在丰富多彩、诙谐幽默的潮汕俗语、歌谣、民间故事中,有不少谈及龙眼。龙眼树开花后要把大部分花掐掉,这样结出的果实才又大又甜,而荔枝不能这么做,故有俗语说“荔枝惜花,龙眼惜子”。荔枝树要种在向阳的地方,而龙眼树要种在背阴的地方,所以有俗语说“向日荔枝,背日龙眼”。“龙眼花,蚊纷飞;龙眼实,蚊折翼”意思是说龙眼树开花时蚊子最多,当龙眼树结实时蚊子就很少了。“七月七,多年乌,龙眼必”(必,借用的同音字,义为裂。多年即桃金娘),言七月天热,水果多,也喻成熟或变色。“六月掘番葛(地瓜),七月摘龙眼,八月剥麻皮。”表明七月是龙眼的成熟季节,可以采摘了。“龙眼龙眼龙眼枝,我爱龙眼做媒姨,我爱伊来做我亩(老婆),情愿唔赚三日钱。龙眼龙眼龙眼皮,我爱龙眼做我媒,我爱伊来做我亩,情愿唔食三日糜(粥)。”讲述一位小伙子看上了一位姑娘,因不敢向其表白,只能托龙眼做媒人向姑娘求婚,并信誓旦旦的情景。“银湖院后虎耳草,金石宫前龙眼花” 说的是明代潮汕文状元林大钦少时应对趣事。林大钦15岁中了秀才,翌年到离家乡不远的龙湖(银湖)书院应聘当先生。书院主事见他年少,有意试他才学,便吟出“银湖院后虎耳草”作为上联,要其应对。林大钦一时答不上来,回家路上看到宫庙前一株高大的龙眼树开满清香四溢的龙眼花随风飘落一地的情景,灵感突发,迅速跑回去对出下联:“金石宫前龙眼花。”相比之下,下联中“金、宫、前、龙、花”,比上联的“银、院、后、虎、草”的字义要更高一筹。主事听后大加赞赏,便留大钦在书院任教。潮汕很多地方过去多种植龙眼树,因而便出现一些以龙眼命名的地名。澄海区隆都镇,过去因盛产龙眼,取名为“隆眼城都”,后简称为隆都。今莲华镇“隆城村”,俗称“龙眼城”,也因村边多种植龙眼树而得名。此外,汕头市区的龙眼村、龙眼路、龙眼街等地名,也是因此区域过去多种龙眼树而得名。龙眼在潮汕民间应用甚广、作用甚大,是潮人进行民俗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深受潮汕人喜爱。在潮汕,无论是在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交际礼等人生礼俗中,还是在节日祭拜活动中,件件都离不开龙眼。潮汕俗语、歌谣、民间故事中也有不少谈及龙眼。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3-11-01 作 者: 陈卓坤

潮汕传统文化和民俗(潮汕民俗文化中的龙眼)(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