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向来自大,却也能从自己面对共产党时屡屡败退的现实中分析出自己的身边有共产党安排过来的潜伏人员。然而当他的心腹站在面前向他指控另一名心腹是“间谍”时,蒋介石却有志一同地选择了忽视,自信满满地以为两位得力下属只是因为相互嫉妒而争风吃醋。

等到大势尽去,潜藏地下的工作人员悉数揭开面纱,重新站在新中国的阳光之下,蒋介石才知道当初那个错的离谱、令人发笑的小丑竟是自己。

蒋介石身边两名深受宠信的高级官员竟然互相指控对方是共产党的间谍,为何蒋介石一个都不相信?本期带您揭开解放战争期间发生在国民政府内部一段离奇搞笑的故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发言,或者长按点赞表示支持

两宠臣互指对方为(两宠臣互指对方为)(1)

蒋光头

1948年的淮海战役战斗期间,国民党在前线战场上屡战屡败,前一晚刚部署好的绝密军事计划很快就被解放军得知,导致国军节节败退。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所有国民党高层都清楚自己的内部出现了共产党的间谍,但他们都摸不清楚那个人到底是谁。

原本蒋介石在淮海战场上部署了80万人,装备先进美式装备和机械化的部队不在少数,国民党中有名的黄百韬、邱清泉和李弥兵团全部上阵,明面上看来,国军在淮海战役中占据巨大优势,战斗结果却与蒋介石的预料完全相反。

参与国防作战部署高级会议的人员有限,蒋介石的心腹很快锁定了一个怀疑对象——国防作战第一厅厅长刘斐。刘斐出身桂系,大革命失败后前往日本陆军大学留学,一回国便担任了国民党第五军的高级参谋,因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而被日本称为“中国三个半军事家”的那半个。

两宠臣互指对方为(两宠臣互指对方为)(2)

刘斐

刘斐在参谋长的位置上干了11年,基本负责了蒋介石所有军事作战计划的初步制定工作,深受蒋介石信任和倚重。刘斐还有个绰号叫做“霸气次长”,也能体现他在国民政府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为蒋介石一贯的信任,所有来告状的人都被他挡了回去。身处风口浪尖的刘斐自己也产生了许多危机感,他决定找一只替罪羊,继续隐藏好自己潜伏者的身份。

一向因生活作风俭朴、清廉到与国民党军官格格不入的郭汝瑰很快就成了他的“诬告”目标。其实杜聿明之前也曾向蒋介石举报郭汝瑰有很大的共党嫌疑,原因就在于郭汝瑰生活实在太过简单,不喝酒不赌博,每天饮食素淡,爱好平凡,与共产党的作风习性太过相似。

两宠臣互指对方为(两宠臣互指对方为)(3)

郭汝瑰

然而杜聿明指控的这些话在蒋介石看来就变了味,是在指责国民政府的人全都是腐败堕落的酒囊饭袋。蒋介石大发雷霆,怒斥杜聿明:“革命军人,是必锦衣玉食乎?”杜聿明悻悻地走了,此后再有不满也不敢再说出来。

郭汝瑰1937年加入国民党军队的两个月内便于危难之际挽回了军心涣散的国军士兵,率领四十二旅的八千人苦战了七天七夜,最后只剩下两千来人,却守住了阵地,打出了郭汝瑰的名声。

后来郭汝瑰被前敌总指挥陈诚看重,任命为五十四军的参谋长,多次表现出了他在军事指挥方面的独到方案,让蒋介石深感自己捡到了宝。解放战争爆发之后,蒋介石把原先的国防委员会改名为国防部,任命自己最信任的一批属下担任作战厅长,刘斐和郭汝瑰分别成为第一和第三作战厅的厅长。

两宠臣互指对方为(两宠臣互指对方为)(4)

国防部的作战厅

因此当刘斐以杜聿明曾经的理由检举郭汝瑰时,蒋介石并没有当回事,只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知道了,根本不把刘斐的话当真。

刘斐告状的事很快被郭汝瑰得知,原本就互相看不上眼的两个人此时较上了劲。加之郭汝瑰以为自己不知在何处漏了破绽,让刘斐抓住了自己的小辫子,决定后发制人,也到蒋介石面前控告刘斐反蒋通共的嫌疑。

刘斐的确在公开场合发表过一些反蒋言论,但本人又极其贪图享受。在郭汝瑰看来,刘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国民党军官,发表反蒋言论只是为了标新立异、夺人耳目,本人却油腻的不得了。

白崇禧也曾说过刘斐这个人言论是左的,享受是右的,他不满现状,但自己生活不严整。这句评价和郭汝瑰的看法不谋而合,实际上国民党内部甚少有人怀疑刘斐是共产党的人。

两宠臣互指对方为(两宠臣互指对方为)(5)

白崇禧

两人一前一后互相揭发举报,搞得蒋介石头都大了。同样是深受自己信任的两位得力下属,蒋介石并没有怀疑过他们的忠心,只以为刘斐和郭汝瑰不过是争风吃醋、互打小报告而已,毕竟这在国民政府内部司空见惯。

为了安抚两个人的情绪,蒋介石难得软声软语地劝:“你们说的都对,是我错了,但国府高层内讧极易导致军心不稳,以后不要再提此事”,才让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两人消停下来。

刘斐和郭汝瑰二人互相指控的言辞和证据自然都是伪造的,却巧合地验证了同一个事实:两人都是真正的地下党,实实在在的“共党分子”。只是刘斐属于华野敌工部,而郭汝瑰的顶头上司是我党的元老董必武。

两宠臣互指对方为(两宠臣互指对方为)(6)

董老

由于地下工作的严格保密性质,刘、郭两人同自己的联络员始终保持单线联系,双方互不知晓其他人的身份,也就闹出来了这一场乌龙。好在蒋介石没有相信他们任何一个人的话,反向掩护了他们的真实身份,这份盲目的自信也让蒋介石自食恶果。

但刘斐和郭汝瑰之间的梁子已经结下,看不惯对方的两人在之后的军事行动中互相使绊子,刘斐好几次都在郭汝瑰手里吃了亏,也让党组织察觉到了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

郭汝瑰的联络人任廉儒很快在通信中告知他不要轻举妄动,摸清楚情况再说。几天之后任廉儒又联络郭汝瑰,让他和刘斐搞好关系,不要被有心之人利用。

两宠臣互指对方为(两宠臣互指对方为)(7)

郭汝瑰和任廉儒

任廉儒两次传话都含糊其辞,说的不明不白,郭汝瑰却敏感地察觉到了背后的深意,觉得组织是在暗示自己。他仔细回想了刘斐此前做过的一些事件,慢慢觉得那些看似巧合的失败都成了有意为之。

比如刘斐一直为人诟病的“缺乏作战经验”一事,刘斐在高级参谋军事作战会议上擅改作战计划,导致睢杞战役中的区寿年兵团和整编75师、整编72师被我军全部歼灭。淮海战役发生前夕,蒋介石属意的总指挥人选并不是刘峙,而是白崇禧和杜聿明。

只是白崇禧在郭汝瑰的参与下拒绝了蒋介石的任命,杜聿明又已经被调到东北指挥作战,深受蒋介石器重的五虎上将之一、徐州剿总司令刘峙才有机会上位。不过刘峙绰号“长腿将军”,先后在在日军攻占平汉铁路时撒腿狂奔、30万大军在定陶战役中败给中原解放军的6万余人,是国民党军官内部不折不扣的一个草包。

两宠臣互指对方为(两宠臣互指对方为)(8)

五虎上将之一的刘峙

然而刘峙能当上淮海战役总指挥,一大原因还是刘斐的推波助澜。联想到这些事情,郭汝瑰才意识到“油腻”的刘斐极有可能是与自己统一战线的同志,后来发生的事情更进一步验证了他的猜测。

淮海战役结束后,蒋介石败局已定,就连一向支持他的美国也通过美联社发布评论,宣称共产党以后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任何阻挡了。蒋介石胸中一腔郁气无处发泄,只能每天在办公室无能狂怒,疑心病也越来越重。

郭汝瑰明显感觉蒋介石对自己出现了信任危机,向任廉儒提出返回延安。任廉儒表示他此刻留在国民党内部才能给解放军提供更大的助力,建议他到西南地区统帅一两支军队,等待时机响应解放军的战斗行动。

两宠臣互指对方为(两宠臣互指对方为)(9)

郭汝瑰

郭汝瑰直接向国防参谋顾祝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被安排到72军担任军长,领着从淮海战役中撤下来的伤兵败将驻守四川。临走之前,顾祝同还告诉郭汝瑰,刘斐又在蒋介石面前诋毁他,说让郭汝瑰到下面带兵刚刚能长长见识和经验,免得以后给总统丢人。

郭汝瑰面上皱眉,心里却暗自高兴,刘斐的“诋毁”让本来心有疑虑的蒋介石安心把军权交到他手中,郭汝瑰也由此确认了刘斐就是自己人

解放军从湘西入川时,郭汝瑰已经在四川安插了两个师的自己人,直接按照与任廉儒商定的计划,宣布率兵起义,摧毁了蒋介石守住西南后方的最后一道防线,让远在台湾的蒋介石气得大骂“娘希匹”。

两宠臣互指对方为(两宠臣互指对方为)(10)

郭汝瑰起义书

实际上郭汝瑰1928年读军校时便加入了共产党,只是因大革命失败而远走日本留学,回来后逐渐与组织失去了联系,直到1946年成为国防部作战厅的厅长,才重新见到了自己当年的同学任逖猷,重新经过组织的考验,成为潜伏在敌人阵营深处的地下力量,由任逖猷的堂弟任廉儒和他负责联系。

郭汝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起义将领的待遇,他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详细披露了自己作为潜伏人员为组织传递消息的那些事迹,郭汝瑰早年的功绩才逐渐显露人前,到八十年代初重新回归了党组织。

而刘斐在李宗仁成为代总统后留在了南京,拒绝了李宗仁任命他为总统府参军长,主动要求参与同共产党的谈判,和黄绍竑一起到北平去见毛主席。国共双方经过半个月才终于商谈出一个大致的结果,李宗仁却拒绝签字,让刘斐和一众代表团成员的心血付之东流。

两宠臣互指对方为(两宠臣互指对方为)(11)

李宗仁

气愤之下,刘斐和代表们直接留在北平,不再回到南京政府任职。南京解放后,刘斐又秘密前往广州劝说李宗仁和白崇禧不要投奔蒋介石,李宗仁最终点头答应。而后刘斐又到香港策划湖南的和平起义之事,并在开国大典筹办期间到北京参加了第一届全体政协会议。

除了郭汝瑰和刘斐,蒋介石不知道的还有他特批黄埔出身的心腹“宠臣”韩练成、宠信不已的速记员沈安娜,都是忠诚而坚贞的地下党员,沈安娜还被称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而南京方面专门服务总统府和国防部的电信局内,只有两名工作人员不是我党的人。

两宠臣互指对方为(两宠臣互指对方为)(12)

致敬深入敌后的地下党员们

得民心者得天下,蒋介石始终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最终落得一个孤家寡人远走台湾的下场。当初郭汝瑰和刘斐在他面前互相指控,歪打正着,却始终为蒋介石所忽视的曲折经历如今也成为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一段陈年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