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闹元宵
元宵之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盏灯结彩,赏灯望月,打莲响,舞龙灯,玩彩龙船,是春节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天,也是最为热闹、恋恋不舍的一天。闹元宵,是大人小孩最为放纵、最为开心快乐的一天,也是真真切切、亲历亲为、感同身受,是一个深受大众爱戴、乐不思蜀、喜闻乐见、大快人心的节日。
这一节日的盛装,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句,绽放了无数的精彩。
正月十五夜
唐 ·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词解):花灯错落有致,园林深处放射出璀璨的光芒,犹如娇艳玉滴的花朵。城门的铁锁已经打开,星桥已经开放,四处都可畅通无阻。
人潮涌动像潮水一般,马踏飞燕,时光如梭,陈年旧事如风尘一般都抛向脑后,月光印照着每一片角落,何处都能看到皓月当空,处处彰显着灿烂和光明。
月光下,灯影里,人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载歌载舞,人流涌动,唱响着《梅花落》的歌谣。
京城取消了夜禁,人们恋恋不舍,计时玉漏的点滴,请你放缓遗落的进度,莫让似水年华、一年竟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忙而过。这就是唐朝诗人苏味道对当时盛唐时期的真实描述。
这通宵达旦的夜宴,没有达官显贵,没有男女尊卑,没有叟幼可欺,普天之下,皆为乐土,普天之众,皆为同庆。
谁说先人最古板?谁说古人不浪漫?其实我们的先贤是最珍惜生活,最懂得生活,最热爱生活,最赋予诗情画意。
他们迎晨送夕,珍惜每一天的到来,也珍惜即将流失的过往,珍惜每时每刻,他们豁达开朗,自编自导,自娱自乐,敲着简单的渔鼓,唱着随心所欲的歌谣,即性表演,岂不妙哉。
孔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快乐与贫富无关,快乐与尊卑无关,快乐与权势无关,人生既难,生来既苦,有着诸多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需要你去为之努力,把苦当成快乐,把苦当成奋斗的目标,苦尽甘来,这就是古人先贤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类时刻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荣。
在特定的日子,特殊的时刻,以特定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这些活动方式都与自然融合,与气候转换,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紧密相连。
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在历史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及农耕文化。
农业靠天吃饭,土地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尊重土地视为尊重我们的父母。祭拜天地就是祭拜我们的父母。这并非是封建迷信,而是对自然的一种尊重。
元月正是开元之作,正月十五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也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开元之作”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春季时节的到来,预示着春耕生产,最为忙碌的开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四海无闲田,耕耘桑泥忙。”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自古以来就以热闹喜庆观灯赏月为主要习俗。
习俗源于民间开灯祈福,这种习俗在西汉就基本形成,在汉魏就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种燃灯习俗的兴起与佛教文化的传播,民风习俗有关,唐朝时兴佛教,仕官百姓喜欢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遍布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盏灯结彩,从唐朝起,闹元宵通宵达旦,玩龙灯,猜谜语,挂灯笼成为阖家欢乐的喜事。
元宵节除了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还有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的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花好月圆,功德圆满,是中国人一生的追求,心想事成,心中有目标,才有奋斗的力量,可以说这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和民风习俗。
不管多忙,不管身处他乡,不管路途艰难,不管天各一方,中国人永远都会记住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普通同庆,合家欢乐,天人相应,和谐共生,我们的心永远都会连在一起,彼此关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