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1828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诞辰,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左宗棠和曾国藩谁影响力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左宗棠和曾国藩谁影响力大(历史上的今天左宗棠为什么瞧不上)

左宗棠和曾国藩谁影响力大

1. 公元1828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诞辰

2. 公元1872年,曾国藩去世

3. 公元1881年,中国现代作家、学者章士钊诞辰

4. 公元1896年,光绪批准开办大清邮政

5. 公元1913年,国民党党魁宋教仁在上海车站遇刺

6. 公元1933年,纳粹建立第一个集中营

7. 公元1928年,夏明翰在汉口就义

8. 公元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感情很复杂,既欣赏又难免自负不服,曾国藩赏其才学一路提拔,两人既有蜜月期也曾一度绝交,左一生对曾的批评不少,甚至在曾国藩与太平军首次交战失利投河自尽未遂时,遂立刻前去探望但仍不住直接讥讽其为“猪子”…

曾去世后,左却深感“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心痛,在挽联中甚至自称为“晚生”。要把这种复杂的感情梳理清楚,弄明白两人的“同”与“不同”,问题就迎刃而解。

既生左,何生曾,先讲一个“曾左”、“左曾”的故事。

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一代名臣。朝野上下惯以“曾左”称之。曾在左前,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曾国藩出仕较早;曾国藩科名较高;曾国藩年长1岁;曾国藩算是左宗棠的恩主。

但左宗棠才高自负,认为曾国藩“才具稍欠开展”“乡曲气太重”“才亦太缺”“于兵事终鲜悟处”,几近一无是处。也因此对“曾左”的排序耿耿于怀。

有一天,左宗棠故意问左右侍从:“你们可知道‘曾左’之说?”众人答知道。左宗棠又问:“为什么人们不称‘左曾’?”众侍从面面相觑,唯有一个侍从大胆直言道:“因为曾公眼中有左公,而左公眼中无曾公。”左宗棠深思无语。

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同”。

同龄:曾国藩生于1811年11月26日,左宗棠生于1812年11月10日,仅相差一岁。

同乡:同为湖南人,曾国藩为湖南湘乡人,左宗棠为湖南湘阴人。

同家境:家境相当,都出身小地主家庭。

左宗棠故居“柳庄”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

左宗棠的“才”与曾国藩的“拙”。

曾左二人,左宗棠号称“湖南诸葛亮”,才华横溢,颇具才名,卓绝特出。曾国藩与左宗棠恰恰相反,天资平庸,既笨且慢,乍一接触,令人失望。各举5例:

左宗棠:1、道光十年,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丁忧回乡,见到了年仅十八的农村青年秀才左宗棠,惊为国士,亲自在书架上爬上爬下为其选书。

2、道光十七年,两江总督陶澍见到二十五岁的举人左宗棠,视为奇才,竟夕倾谈,不久又与他定下儿女亲家。1839年陶澍去世前,将自己的阖家托付给左宗棠,左宗棠成为左、陶两家的掌舵人。

3、道光二十九年,云贵总督林则徐归家途中,邀左一叙,“一见诧为绝世奇才,宴谈达曙乃别”。

4、太平军起兵,湖南巡抚张亮基三顾茅庐,请左出山,通省要务,概以委之。

5、咸丰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傍晚,曾左终于见面了。曾国藩由于出任湖南团练大臣,赴长沙与张亮基、左宗棠见面长谈。

三人中两位省部级官员,左宗棠小小举人出身,身份是巡抚幕友,却是谈话主角,侃侃而谈,滔滔不绝,曾国藩一见倾心,颇为叹服。

曾国藩:1、曾国藩儿时,酷暑某天傍晚,一小偷潜入其卧室,无法脱逃,伏身床下,听曾国藩挑灯夜读,一篇小小的短文,翻来覆去,用了三个时辰,依然磕磕巴巴,左颠右倒,缺斤短两,小偷忍无可忍,从床下滚出,朗声诵背,势如破竹,小偷痛心地说:你这脑子,别读书了,还是种地吧。

2、曾国藩自己说“余性鲁钝,他人上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3、曾国藩二十三岁中秀才,前后足足考了七次,而且还是倒数第二。梁启超说曾国藩“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4、与左宗棠齐名的曾国藩幕府周腾虎说曾国藩“儒缓不及事”。李鸿章也当面指出他儒缓。曾国藩自己也是承认的“余亦深以舒缓自愧”,“驽缓多病,百无一成”。

5、英人戈登见到曾国藩,大感失望“曾国藩却是个中等个子,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优柔寡断......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