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南北对峙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南北分治的局面,除西晋王朝19年的短暂统一之后,相继爆发八王之乱,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西晋灭亡。三国时期北方曹魏政权与南方吴蜀分立。东晋政权建立后,北方处于五胡十六国战乱纷争时期,随着东晋灭亡,北魏统一北方。北方进入东西魏北周北齐的北朝时期,南方进入宋齐梁陈南朝时期。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开始至589年隋朝统一南方陈朝共393年时间。而南方地区延续了三国、西晋、东晋至南朝,是中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南方王朝自己和后代的史学家都认为是中原文化、儒家文化的正统。

魏晋南北朝统一的巩固措施及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实现统一)(1)

魏晋战乱场景

在北方因永嘉之乱,五胡十六国及北朝,是胡人统治和传承的文化和文明形式,被称为非汉族的统治,也是非正统的文化和思想。在当时的南北朝时期就争论不休,相互嘲讽。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最终由北周关陇集团建立政权,并实现统一。而不是南方实现回归中原夺取政权完成统一大业。是由南北方比较的相对优势和劣势决定。

公元317年建立东晋王朝,直到589陈朝灭亡,南方经过祖逖、桓温和刘裕三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夺得黄河以南北方地区,占领洛阳长安地区,最终因缺乏南方政权的有效积极配合而失败。北方地区是以苻建领导的前秦发动淝水之战,最终东晋以少胜多取得胜利。并以此为界线确立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统一的巩固措施及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实现统一)(2)

魏晋名士

思想方面的原因。自三国时期,董卓之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篡权即位,建立魏国,司马懿父子专权,司马炎篡权即位,建立晋朝,永嘉之乱,西晋灭亡,东晋偏安于南方,王谢桓庾四大门阀士族,形成门阀政治。以荆州地区权重于中央,发生了王敦之乱,桓温专政,刘裕以中央荆州总揽大局,最终篡权即位,建立宋朝,后重臣萧道成篡位建齐朝,萧衍篡位建梁朝,陈霸先篡位建陈朝。

自东汉末年外戚干政宦官乱政,发动两次党锢之祸,迫害士家大儒贵族士大夫,极大地动摇和削弱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三国时期重法家、纵横家、兵家,两晋时重道家、玄学,佛学思想盛极一时。

魏晋南北朝统一的巩固措施及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实现统一)(3)

魏晋士人之风度

使儒家思想远离统治集团和政治核心。使其纲常伦理、君权神授、忠君思想为主体的君主专制制度受到破坏。封建君王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受到破坏,而持续发生重臣权臣篡权即位的事件,因而没有形成与皇帝为中心的制度思想,手握重权的军政力量,犯上作乱,犯臣贼子成为平常稀松的事情,因而政治不稳政权更迭。对皇权君权的敬畏之心尊崇理念没有形成共识而深入人心。

由此导致的伦理纲常混乱,一方面表现在皇族内部,皇位及太子位的争夺残酷而发生弑父弑兄现象不断。另一方在外部尤其是荆州刺史占领战略重镇位置,可以顺流而下直达健康。所以动摇和打击皇权和中央集权,并成为内部斗争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