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创世传说,女娲娘娘于正月初七创造了人,因此,正月初七是“人类诞生”的日子。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好日子,所以各地民间流传有不同的习俗,比如戴人胜,吃面,吃七宝羹,登高赋诗等,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节日,庆祝“人人”身体安康,万事顺心如意。

头七后三天是什么日子(人日三不做家兴人也旺)(1)

今天大年初七,老讲究:“人日三不做,家兴人也旺”,这句旧俗表达了古人非常看重年初七人日这天,有“三件”事不宜做,寓意家家兴盛,人人旺旺。那么,“三不做”具体所指啥呢?

01、不远行

老话说:“七不出门”,从字面意思来说,古人出门(出行)要看日子,初七不宜远行。为什么呢?

根据神话传说,民间有一种说法,这天女娲造人,是“人类生日”,不宜出门远行。这种说法受到古代生活环境,以及与古人“父母在,不远游”的影响,比较符合古人信奉的:“百行孝为先”的思想观念。

还有一种说法,这“七”不出,代表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有担当的男人,如果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七件家庭的生活问题,是不能出行。以上说法,表达了古人的孝道文化和担当。

当然了,现代人们在继承孝道文化的同时,为了使得家庭生活更加幸福,初七出门为了赚钱,也无可厚非。

头七后三天是什么日子(人日三不做家兴人也旺)(2)

02、不吵架打骂

老话说:“小孩盼过年”。过年期间小孩们有吃有喝又有人玩,高兴的忘乎所以然,调皮捣蛋,甚至口吐芬芳。所以在贴对联的时候,大家常常能够看到“童言无忌”的题词。就是怕小孩不懂事,坏了过年禁忌。

因为过年期间旧俗有诸多禁忌,所以在过年期间,淘气的顽童常常惹得大人不高兴,大人们为了过一个祥和的春节,也尽量容忍孩子们的放肆。

到了年初七,基本全是过完了年,大人们就开始加强管教自己的顽童,督促他们把假期的作业补上。所以常常因为管教孩子的事,出现夫妻、父母意见不和而吵架,又或者遇到脾气不好的父母,淘气的孩子往往会被家法伺候,被揍得嗷嗷直叫。

而旧俗中讲究,正月初七是“人日”,是人类的生日,是值得庆祝的一个好日子。因此,这天是不适合打骂和管教孩子的,毕竟,在人日吵架打骂不吉利不说,往往不解决问题还影响家庭和睦,应心平气和的交流,有时候往往能获得不错的结果。

头七后三天是什么日子(人日三不做家兴人也旺)(3)

03、新媳妇不留夫家

农历正月初七日不仅是人日,也是火神节。火神是汉族传说中的司火之神, 名祝融、回禄,又称火德星君。

在正月初七火神节这天,民间有旧俗老讲究,结婚未满三年的新媳妇要回娘家“躲火”。封建迷信思想认为,新媳妇在火神日留在婆家对婆婆不利。实际上是借着这个说法,旧时的新媳妇好回娘家与父母团圆团圆罢了。

有的地方还讲究在火神节这天晚饭吃饺子,称为捏老鼠嘴。据说这天晚上老鼠娶亲,捏上老鼠嘴可防其繁衍后代,家里少发生鼠患。

有的地方讲究初七这天吃吃面条,名叫“还魂面”。在“人日节”,吃上这一碗面,既感念女娲造人之情,也相当于是给人人过生日。吃“还魂面”另外一层意思是说,初七过完年,大家该收收心了,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头七后三天是什么日子(人日三不做家兴人也旺)(4)

综上所述:今天年初七是“人日”,“人日三不做,家兴人也旺”的旧俗,表达了人们对“人日”非常重视。庆祝人日的这些老讲究,反映了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对家兴人旺的美好祈愿。#乡村年味打卡计划#​#天南‮北地‬大拜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