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乾盛世的背后,一轮大日西沉,即将堕入黑暗之中。这时有个小孩蹦蹦跳跳跑到乾隆跟前说:爷,江山是儿子的,也必将是那些孙子们的,我是你孙子,把皇位给我坐坐呗!乾隆差一点就信了,和珅完全信了,刘墉却不信。

乾隆为和珅与刘墉和解的几句话(皇孙案刘墉明白)(1)

1、出巡

乾隆在刘墉、和珅的陪同下在大明湖畔怀旧,三人说说笑笑也不寂寞,主要还是和珅拍马屁的功夫见长,连刘墉有时都跟不上节奏,所以乾隆老拿刘墉说事,再经和珅一说合,回京城的路途就洒满了乾隆爽朗的笑声。

“刘墉。”

“臣在。”

“没事,我就想喊一嗓子!”

“皇上,您这是第99次没事,刘墉这会儿背都懒得直起来,只等你喊,你要没事要不喊我吧,也让刘大人歇息歇息?”和珅觉得刘坤这背驼还真跟乾隆有点关系,这99声也折腾人不是。

“好的,刘墉!”乾隆觉得有理,随口答应和珅。

“臣在……”刘墉刚直的腰又弯了下去。

“下次办事朕就叫和珅了,你先歇会。”乾隆觉得神清气爽,终于把平日里刘墉的刻板带给自己的怨气全还了回去。

“臣遵……”刘墉很无奈。

“刘墉!”乾隆兀地大喝了一声。

“臣在!”刘墉的背又驼了下去。

“去前方看看何事?”

“臣遵旨。”

乾隆为和珅与刘墉和解的几句话(皇孙案刘墉明白)(2)

2、入局

刘墉见前方护卫起哄,似遇到难以决断的事,因此排开亲卫,走上前去。有一人快步前来,见过礼后对刘墉说:“刘大人,前面有一僧带一幼童,称是帝孙,我等不敢擅断,特来求取旨意。”

“哦?”刘墉有些意外,随着护卫迎上前去,想了一想,对着护卫耳语几句,让其去请和珅过来。

刘墉并未上前,只是在人群外打量一僧一童。僧人穿着也还体面,只是一双眸子有些奸滑,骨碌碌的左右探视,并不正面对视众人。小童则一副稚气未脱的少儿郎形象,却有老成之态,也不怯生,虽一身布衣,却穿出了富贵之气。

“刘大人,你找我?你看个小娃娃出神,难不成与你有故?这娃儿倒是长得精神,恭喜刘大人,贺喜刘大人!”和珅一脸儿笑意,好像看见了一只偷鸡的狐狸,而他端着一只猎枪。

刘墉看着和珅,一张脸黑的跟包公似的,斜着眼说:“得了,就你那眼神,就不怕有天掉坑里?”

“我说刘大人,咱俩的关系,谁跟谁呐!你要为我挖个坑,我贼爽直往下跳,还一脸带笑!”

刘墉浑身一哆嗦,抚了抚手臂上的鸡皮疙瘩,轻啐了一声:“我笑你一脸。”

和珅还真把脸凑了过来说:“刘大人,什么个情况?”

刘墉指了指小孩,又掉头瞄了瞄乾隆,对和珅一字一顿说道:“说——是——帝——孙!”

和珅一个踉跄,哭丧着脸对刘墉说:“刘大人,你这坑挖得真不浅。”

和珅再一细打量那小孩,更觉得贵气四溢,颇有皇家后人的气势,这心下一打鼓,腿儿就有点颤,话都抖不利索了,拔脚就想往回走。

刘墉一把抓住和珅袖子,对和珅笑吟吟道:“和大人,瞧瞧与我家带故的去?”

和珅叹了一口气,抹了把冷汗,说了一句:“刘大人,你真不是好人!”

乾隆为和珅与刘墉和解的几句话(皇孙案刘墉明白)(3)

3、计算

两人走到僧人面前,众守卫齐齐施了一礼:见过刘大人、和大人。

僧人也合什一躬,道了声“阿弥陀佛”。

小孩则好奇地打量着两人,围着两人转了一圈,笑咪咪对着刘墉说:“你这罗锅背得好,诗书万卷,比和珅的大肚子有货多了!”

和珅看了看肚子,又看看刘墉的驼背,心里翻腾得慌:什么眼神儿?我怎么着也比刘罗锅英俊帅气风流倜傥多一点点吧?心下虽不满,面上却露出清风明月般的轻笑,对着小孩说:“你是谁?”

那小孩呸了一口道:“和珅,你这没大没小的,一点没规矩,得叫小主子,懂不?唉,这么大一个人,还得我来教育你为人处事,大人的世界,添我淡淡的忧伤。”

和珅差点一口气上不来,旁边刘墉呵呵直笑,心想这小孩有点意思。

小孩向两人招手,等两人弯下腰,把头凑到一起,才轻声在两人耳边说道:“我爹是永珹,吓不吓人?我出生时被奸人所害假死,被弃之宫外,后被僧人伯伯所救,如今要回宫认祖归宗。和珅,就问你怕不怕?”

涉及到皇家内幕,还这么个由头,所以和珅跟个小媳妇似的看向刘墉,那一眼的哀怨看得刘墉就觉得自己是不是前世造了孽,真做了回抛妻弃子的陈世美。

和珅扯过刘墉,一边往回走一边埋怨说:“刘大人,你这回真不仗义了,平日你喝我的,吃我的,我连声都不吭一声,如今这差使,是要掉脑袋的!”

“要真是皇孙呢?”刘墉不急不慢说了声。

“真是皇孙?”和珅眉眼儿一转,那就是天大的富贵,于是一把搂住刘墉的肩膀拍了拍说:“好哥们,今晚满月楼我请!”

“要是冒充的呢?”刘墉慢条斯礼补了一句。

“刘大人,你到底几个意思?”和珅汗又下来了,欺君之罪,好处没捞到,倒惹了一身骚,这等蚀本的生意是万万不能做的。

刘墉沉吟了下道:“小孩气度不凡,即使冒充也有因情。咱操心什么劲,是不是皇孙咱们说了不算,得看天意!”

乾隆为和珅与刘墉和解的几句话(皇孙案刘墉明白)(4)

4、落幕

回到京城,乾隆开始调查,可查来查去,这事儿就一造假的案子。

皇四子呢,其实还不怎么清楚这事,当时他外出办差,并不在家,所知甚少。

其中一妾确实产有一子,出生不久就患牛痘而死,在正福晋的安排下厚葬。

正福晋作证当年是她一手经办的,为此还为可怜的孩子哭过。

这小孩哪来的胆子敢冒犯龙威?这可是杀头之罪!由于小孩机灵,相貌端庄,谈吐不凡,乾隆还真怕这孩子是当年皇四子妻妾之间勾心斗角下的逃得一命的孙儿,因此还是觉得当面对质好些。

叫了亲信的几个大臣,汇聚一堂,要审一审那胆大包天的小孩!

那小孩一上堂,倒是见过世面的,心儿不抖,腿儿不慌,先对乾隆行了跪拜之礼,爬起身来再对大臣施礼,这相貌堂堂、有礼有节一下子讨了乾隆欢心,有个这样的孙儿也不错。

小孩看见和珅的大肚子一下笑了,大声说道:“和珅,你过来一下,你可是我爷爷的宠臣,可不能让他老人家的后代流落于民间啊。”

刘墉正要开口,旁边窜出一人,却是礼部尚书保成,对着小孩就是一巴掌:“哪里冒出的浑小子?被人诱骗,干这种勾当?”

那小孩一下子打蒙了,刘墉傻眼了,和珅叹息了一声,乾隆皱起了眉头,众大臣眼中有些怪异。

那小孩普通一声跪下了,连连向乾隆磕头求饶哭诉道:“都是受妖僧指使,说我本是皇孙,要送我一场富贵,还说此行毫无危险,因此我才敢来,皇上,饶命啊!”

乾隆只是看了一下小孩,眼有惋惜之色,下旨斩了僧人,小孩发配边疆。

小孩被侍卫带下去,和珅等人退朝。

刘墉对着和珅一拱手说:“恭喜和大人,贺喜和大人!”

和珅闻言也拱手回礼,有些意外道:“刘大人,喜从何来?”

刘墉轻声道:“皇四子的礼不轻吧?和大人果然生财有道!”说完哈哈笑着而去。

和珅手僵在空中,半响忘了收回去,回头望了望乾清宫,那里夜里有人曾来过,轻轻一句便有了结果,家丑不外扬,我又能如何?和珅捏了捏怀中的银票,真正叹了口气,迈开大步,找刘墉喝酒去,一杯喝掉皇四子妾们的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