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号成功返回地球,我们看到三名航天员被地面支援人员抬出了返回舱,在被抬出来之后,航天员将返回北京进行隔离。为什么航天员要被抬出来还要隔离?
航天员受失重影响,身体发生变化
航天员在飞行中由于长时间 受失重因素的影响,其体内的生 理系统会产生适应失重环境的变 化,比如肌肉系统的紧张度,尤其是下肢肌肉的紧张度,肌肉系统的紧张度在血液动力学的调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肌肉活动有助于推动肌肉内的血液回流,即使肌肉不活动,肌肉紧张度高,也可以防止过多的血液在静脉中潴留,失重时肌肉负荷减轻,岀现了肌肉萎缩,功能下降。这样航天员的腿就会变细,造成了“萝卜腿”,所以航天员刚出舱是很难维持平衡站立的。
除此之外,由于重力的消失,突然打破了人体与重力抵抗的这种平衡,肌肉和骨骼一下失去 了抵抗的动力,也就是去了锻炼。
长此以往,失去锻炼的骨骼和肌肉就出现萎缩,这种萎缩是在外太空呆越久,就越严重,为了减缓骨骼和肌肉的萎缩,所以我们发现,航天员即使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进行锻炼。
但是这种锻炼只是减缓,并不能有效地阻止这一切发生,所以,在航天员回到地面上以后,还没有恢复过来的身体,就无法站立起来,只有被担架抬着了。
还有一点就是,生活在地球上,人的方向感非常明确,大脑可以轻易地分辨上下、前后和左右,并指挥眼睛、手脚和身体做出相应的动作,实现自己的目的。然而,失去重力的环境,对于人体而言也就失去了上和下等方向感。
这就是前庭系统紊乱,平衡感是人类行动的基础前庭器官是大脑中的重要器官,控制人的重力(地球引力)感和平衡感,所以在地球上,你无论睡在哪里,第二天醒来时,闭着眼睛,你也能感知到自己的位置。
一旦前庭系统出现紊乱,就会导致空间感受能力出现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前庭系统出现变化对人体最大的影响就是晕车,晕船等。还有猛地转圈,然后天旋地转。
因为在太空时间太久,人的空间感知能力出现变故,人就会感到天旋地转,脚下虚浮无力,站立不稳。所以需要被抬出来。所以航天员返回后的再适应能力下降。
另外,载人航天器在返回过程中还要受到较长时间的超重作用,处于航天器中的航天员经失重飞行后心肺调节功能已明显下降,当遇到这样长时间的高超重作用时, 出舱自行走路的话有可能出现危险。
早在前苏联的东方号飞行中,从事航天医学研究的科学家们已注意到短期的失重就可引起 航天员超重耐力的明显下降。东方号的大多数航天员在重返大气承受超重作用时,都感到比飞行 前在离心机上耐受同样负荷超重作用时更难受。有一名航天员在返回过程中更是出现灰视。
抬出来是一种重力再适应
所以当航天员返回地球的时候,在返回舱内,我们医监医保人员协助航天员体位调整,给予口服补液,这种药物可解决航天员因失重引起的骨质流失,以及颈动脉僵硬度增加的问题,这样促进他整个的快速的重力再适应。
然后在舱旁,我们有专门针对长期航天员返回后恢复的一个专用的航天员的抬送座椅,它可以全身承托航天员,为他们失重的肌肉骨骼系统状态提供即时支持。然后到医监医保载体内,我们后续还有系列的措施,来帮助航天员快速重力再适应。
那返回之后为什么还要隔离呢?
这其实是对航天员的保护,在太空中,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下降,这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系统中都有所体现。在地面模拟失重效应的实验以及太空中进行的实验里,实验动物的淋巴器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这是导致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空中宇航员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微重力等空间环境因素造成的生物学效应之外,工作压力大、生物钟紊乱、睡眠质量下降、孤独等主观因素,都可能导致宇航员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其中最可能接触到的就是太空辐射。虽然空间站有外壳作为保护物,但航天员依然面临一定的辐射风险。从而导致其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能力下降。
所以航天员在抵达地球之后,会被工作人员安排到特定场所进行隔离。这并非是担心航天员将太空中的病菌带回地球,反而是担心地球上的病菌会对抵抗能力被削弱的航天员造成伤害。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需要进行为期两周左右的医学隔离。不过航天员的隔离并不是担心他们把太空未知的微生物带到地球来,而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了半年之久,由于受到太空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不足。我们平时很普通的感冒,都可能会让刚刚返回地球的他们大病一场。
在隔离完之后,航天员就要进行恢复性训练,身体从上到下各个器官系统都要去适应重力的环境,比如说我们的前庭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我们的平衡功能、肌肉的协调性,包括整个的体液分布的改变。我们知道,在轨是体液头向分布了,回到地球整个的体液又回到下肢了,所以对整个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挑战。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航天员长达半年的太空任务,牺牲非常大,让我们也向他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