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被称为一代高僧,他的身上有许多秘密和令人好奇的地方。比如他作为一代高僧为何钟爱写情诗?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1)

只因情诗写得多,流传广,获得了情诗高僧的称号。只是大多数人对于“僧”的了解多是唐三藏那种“四大皆空、清心寡欲”的印象,因而仓央嘉措的人生阅历在外界看来多了一抹神奇的色彩。

也因为他情诗写得多、流传广,以至于很多人被他的诗歌所吸引之后,突然发现他是一名高僧,反而愈加好奇。

他流传于世的最为人所知的诗歌有《不负如来不负卿》《问佛》《十诫诗》《见与不见》《谁,执我之手》以及地空、水空、火空、风空的系列诗歌。

从诗歌名字上看,最近这些年估计很多人都听过,不能说耳熟能详,至少有那么一丢丢印象。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2)

他的诗歌被许多人引用过,很容易读懂,产生共情。下面只摘抄令人熟知的部分诗句: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娑婆世界,娑婆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

节选的最后那几句,被香港电影《青蛇》写进了歌词里,颇有几分禅机。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3)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我问佛》

这两句的引用最近这些年在影视剧里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也是仓央嘉措的原句。仓央嘉措的诗作风格和现代靠得很近,流传广是有原因的。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4)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十诫诗》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谁,执我之手》

只能节选这么多,仓央嘉措的诗歌风格优美有韵律,若谱曲配合,必是佳作。他的诗歌既有禅机又有世俗的韵味,即使很多人不懂参禅,也大概能懂其中意味。仓央嘉措的诗歌是不可多得的传唱佳品。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5)

可是如此有才华有悟性的一代高僧仓央嘉措去世却很早,他是在康熙皇帝命令他赶赴京城途中突然死亡的。对于他的死因,外界是存疑的。那他的真正死因到底是什么?

想要搞清楚他的真正死因,先从两本被称为史书的书籍谈起。

第一本是《清史稿》,这里面讲:

当五世达赖圆寂之后,摄政的桑结嘉措在册立新一代达赖的事宜上与拉藏汗有激烈的冲突和矛盾。桑结嘉措独揽大权,册立仓央嘉措为第六世达赖。

那他是如何力排众议把仓央嘉措推上达赖之位的?对外声称第五世达赖并未圆寂而是入定,在宫殿内居住不愿意见任何人,除了桑结嘉措之外,所以桑结嘉措借着第五世达赖的名义册立了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6)

这之后,桑结嘉措就以达赖的名义发号施令,我行我素。先是挑起准格尔和喀尔喀蒙古的争斗,又挑唆准格尔和满清政府争斗,还和拉藏汗内斗起来。

《清史稿》的断定是,准格尔和西北几十年的动乱都是桑结嘉措搞出来的。

接下来的记载是桑结嘉措感到非常惶恐,于是第二年给康熙皇帝发了一封秘密奏折,上面写:第五世达赖在1682年圆寂,转世的静体也就是仓央嘉措已经15岁了。之前秘不发丧是害怕唐古特人发生动乱。现在决定要在1697年对仓央嘉措举行坐床仪式。希望康熙皇帝不要对我宣扬声张。

接着桑结嘉措上奏康熙皇帝,让满清政府把策妄阿拉布坦控制起来,担心他让葛尔丹没地方可去。就在桑结嘉措上奏后不久,策妄阿拉布坦也上奏参了桑结嘉措一本。让康熙皇帝控制住桑结嘉措,指控桑结嘉措要搞动乱。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7)

康熙皇帝看了他们两个人的奏折,感觉他们都居心叵测,讲话不可信,于是置之不理。

然后重点来了:康熙44年,桑结嘉措把拉藏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处之而后快。所以下毒谋害拉藏汗,只是没有成功。拉藏汗进行反击,桑结嘉措进行还击。

拉藏汗上奏讨伐桑结嘉措,恳请康熙皇帝册立他为“翊法恭顺拉藏汉”,废掉桑结嘉措册立的第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尊奉朝廷诏书的人带着仓央嘉措去京城,在路上,忽然死亡。依据风俗,那些人把仓央嘉措的尸体在路上随意扔掉了。

结尾说:达摩祖师在中国弘扬佛法,有个对未来的指示,说佛法传到六祖哪里之时,会发生争抢谁来继承位置的纷争,因此六祖慧能为了避免纷争不再进行传承衣钵的仪式。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8)

桑结嘉措和仓央嘉措,第五世达赖和第六世达赖,他们之间的事情和六祖那时发生的一模一样。这一切都是桑结嘉措的错,是他独断专权假借第五世达赖的名义搞出来准格尔的动乱和拉藏汗之间的内讧。

《清史稿》记载得明明白白,关键是这本史书的记载存疑。因为满清时候,文字狱大兴,满清的史官在记载一些历史事件的时候是经过篡改的。

代表事件是关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相,明朝留下来的历史画像里面,朱元璋的长相大气雍容,五官端正,有福相。但是到了清朝那里的画像记载,就变成了鞋拔子脸,五官不对称,看着就吓人。

满清政府对于明朝的丑化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在史书记载方面,也不是多公正。记载《清史稿》的官员很大程度上是替执政者讲话。其实对于准格尔叛乱什么的,都是基于满清的视野。可是对于准格尔以及蒙古,当时满清入关的上位确实有他们的支持。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9)

满清政府上位之后,对于准格尔、蒙古以及前朝的民族都是打压态势,极强的高压,用尽各种手段遏制其他地区和民族的发展。所以在达赖的册立以及蒙古那边的政权发展,是用了很多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的。他们之间的纠葛与矛盾,根本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有研究者分析过《清史稿》的记载,他们说桑结嘉措不管专权与否都没有找到侵占他人土地以及伤害老百姓的行为。总体上看,桑结嘉措顶多是为了保全政权保全西藏,仅此而已。并没有其他野心。

仓央嘉措被找到的时候,年纪很小,桑结嘉措不可能让一个涉世未深的人贸然处理大事,所以摄政是必然。挑起西北内乱是为了给西藏争取一点点生存时间和空间。《清史稿》那么记载并不客观,而是完全站在执政者的角度给桑结嘉措泼脏水。

对于这种分析,只能说,双方所站的角度不同。可能以现在的眼光分析,满清政府是应该插手并且掌握牢牢的大权的。但是对于当时的准格尔以及桑结嘉措而言,康熙时期,满清政权并不稳,因为不稳,所以很多事情都没有形成定论,没有盖上章。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10)

既然满清是在打败明朝政府的情况下上位的,那么天下还没有完全稳定之时,为什么要乖乖听话呢?所以其他人其他部族大有可争取的空间,不可能坐以待毙。

另一本书则是《西藏民族政教史》的记载,里面说:次因藏王佛海与蒙古拉桑王不睦、佛海遇害。康熙命钦使到藏调解办理,拉桑复以种种杂言谤毁,钦使无可如何,乃迎大师进京请旨。

行至青海地界时,皇上降旨斥责钦使办理不善,钦使进退维艰之时,大师乃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宏法利生,事业无边。尔时钦差只好呈报圆寂,一场公案,乃告结束。

大致意思是:西藏内乱,康熙皇帝派钦差大臣去调节。拉藏汗不肯从命,钦差大臣只好带着第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去京城请康熙皇帝裁夺。走到青海那里,康熙斥责钦差大臣办事不力,钦差大臣也不知当下该怎么办。不知道是该送仓央嘉措去京城还是送他回西藏。仓央嘉措体谅钦差大臣的艰难,于是舍弃名利地位自己周游世界去了。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11)

仓央嘉措到了印度、尼泊尔等地,钦差大臣为了交差,就上奏给康熙皇帝说仓央嘉措圆寂了。

仓央嘉措出生于1683年3月1号,而他逝世的日期据传是在1706年10月15号,可是他去世这件事一直存在诸多疑点,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他的父母是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农奴。社会地位低下,饱受压榨。他之所以能够摆脱农奴的位置,成为一代高僧,并且在历史上留名,这一切都来自于当时的西藏摄政王桑结嘉措对他的扶持。

是桑结嘉措把仓央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找到了仓央嘉措,从此他走入了历史的视野当中。这不知道是他的幸运还是他的不幸。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12)

有人说仓央嘉措只是桑结嘉措的傀儡。这种说法和《清史稿》的定义不谋而合。但是《清史稿》本身立场就有问题,记载的真实性也有问题,对于这种看法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

不论如何。仓央嘉措都不是最终消失在桑结嘉措的手里,他的最终消失或者死亡和桑结嘉措也没有直接的关系。仓央嘉措最后的去处是和满清政府派去的钦差大臣相关的。

假如仓央嘉措的真正死因是必然要被掩盖的,那么不论在哪本书里可能都无法找到真正的答案。真正的历史答案可能隐藏在历史的长河当中,而后人已经无从验证考究。因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成了一桩历史悬案。

后世有一个历史研究者牙含章的探究结果是仓央嘉措并没有死在青海湖,也没有死在赶赴京城的半路上,而是被康熙皇帝给囚禁了,囚禁在五台山,最终抑郁而终。这个说法没有明确的历史资料去佐证。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13)

历史的真相很多时候是可以掩盖的,不是当事人很难搞清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可能有些传言是真的反而被当做妄言,有一些是谎话反而被当做真相。

藏传佛教曾经有一位高僧如此评价仓央嘉措。他认为是仓央嘉措,让人们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让大多数人感受到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诗歌净化了许多人的心灵。

南开大学的一位文学教授荣立宇则说,仓央嘉措是藏族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一个诗人,其诗歌作品在藏区流传三百多年,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仓央嘉措被选为六世达赖喇嘛之后,接受正规的学经修道之路。仓央嘉措虽然有好好学习,但是他这个人的性格和很多高僧不太相同,他有点厌恶清规戒律的繁荣度节,向往世俗的自由。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14)

有人分析,仓央嘉措之所以纵情深色,是因为他只有六世达赖喇嘛的尊贵名誉,却没有掌握实权。对于这种说法很难去考证。仓央嘉措出生于农奴家庭而不是汉献帝那种帝王之家,他天生不会对权力有极大的渴望。

被选上六世达赖之时,他的年纪还很小,很多思想并不会像成人那么成熟。不同的出身以及生长环境会对人的塑造给予很大的影响。汉献帝那样的出身,当然希望掌握大权,因为他出生于皇室贵族,天生就渴望权力。

但如果是仓央嘉措这样的出身。很有可能他只是希望能够自由清闲过一辈子。并不是所有人都渴望权力,也不是拥有权力就能获得世俗的快乐。仓央嘉措所写的那些诗歌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对权力有多么渴望,反而是对自由对人生对佛学有很通透的理解。

仓央嘉措向往爱情也不过是人之常情吧。如果一定要安上所谓反对轻规戒律和反抗桑结嘉措,实在是有点牵强附会。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15)

仓央嘉措即使后来成为了一代高僧,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人都有共通性,那么在仓央嘉措的少年时期追求爱情,沉迷于爱情当中,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没有必要刻意渲染,打上神话的烙印。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有的人从诗歌里看到了他抑郁不得志,对权力无法独揽的失望。但有的人则从这两句诗歌里看出了他的自由和快活。他坐在布达拉宫就是王,他在拉萨街头,化身最美的情郎。

听说仓央嘉措在白天会遵守清规纪律,但是到了晚上就会穿上名贵的衣服,扮作贵族公子的样子,在拉萨街头吃喝玩乐游荡和女孩子约会。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16)

试想一下,如果仓央嘉措没有被桑结嘉措选定为第6世达赖。他是否还能有如此快活的生活?有的人认为他是傀儡,是把仓央嘉措带入到了汉献帝那样的位置当中。可是对于仓央嘉措这样的人,如果他一直是个农奴,他是不是会有这么奢侈快活的生活?他的起点和汉献帝是不同的,我们没有办法统一代入。

如果他一直是一个农奴,他是否能够学习佛学,能够接触到文化学习?从古代到解放前,精英贵族对于教育都是垄断的,大多数普通人是目不识丁。不要带着今天的目光去看那一时刻的仓央嘉措。有些人只看到了他所没有拥有的,却没有看到他所拥有的。

他三岁的时候被选为转世灵童,过了11年才入主布达拉宫,18岁被正式册立为第六世达赖喇嘛。从三岁到14岁那些年的时光,清规戒律已经无法限制他的自由天性。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17)

他可能没有办法和那些从小就学习佛法的僧侣一样清心寡欲,拥有极高的定力,所以在这期间必然会经过一个过渡期。

他曾经讲过,如果真的有来世,他愿生生世世为人,只是芸芸众生中的那一个,哪怕一生贫困清苦,浪迹天涯,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随所愿。

因为没有定性,没有静下心来,所以他会偷偷跑出去在夜里流浪拉萨街头。他会偷偷和女孩子约会,会写许多动人的情诗。

“虽然肌肤相亲,情人的真心却不知道,不如信手在地上画画,能算出天上星星多少”。

仓央嘉措真正的痛苦来自于拉藏汉,因为仓央嘉措是桑结嘉措册立的,所以互相看不顺眼的他们总是给彼此使绊子。拉藏汉杀掉了仓央嘉措的情人,并且要废除他的位置。但是其他人都不愿意支持他的决定。他们认为仓央嘉措只是一时迷失,应该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18)

拉藏汗誓不罢休,写奏折给康熙皇帝告状,这就导致了仓央嘉措被康熙皇帝宣召入京一事。这也是仓央嘉措在赶赴京城的途中,或者消失或者死亡的真正来因。

许多人将仓央嘉措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真的没有必要,也不客观。试想一个农奴出生的小孩子,被选定为第六世达赖喇嘛,白天是雪域最大的王,晚上可以去约会女孩子流浪拉萨街头。他获得了爱情,也钻研了佛学。

如果不是这个传奇经历,他可能一辈子与佛学无缘,也可能没有后来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但如果说他的人生多么圆满,那肯定不客观。因为西藏政权内部的争斗,仓央嘉措失去了很多很多,比如自由,比如爱人。

但大多数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全部都圆满的。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即使是人中龙凤,也不可能事事如意。正如仓央嘉措所写的一句诗:世间从无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对于这个事实,仓央嘉措看得非常透彻,看不透的是那些执着于世间法的人。

仓央嘉措正史死因(情诗高僧仓央嘉措)(19)

仓央嘉措夹在了西藏内部政权的斗争中,被动卷入了满清政府与西藏掌权者的斗争当中,许多事身不由己,他或许是一个傀儡,或许是一个牺牲品。

可是如果他一直是一个农奴,难道他就能幸福安稳吗?更不可能的。世间从无双全法,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