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广体胖“心广体胖”这一成语,形容人心胸开阔,外貌安详,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知古今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知古今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知古今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心广体胖

“心广体胖”这一成语,形容人心胸开阔,外貌安详。

典故出自西汉时的经学家、商丘人戴圣编著的《礼记·大学》: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这段话是针对修身的问题而说的。修身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品德臻于完美。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的,其心一定要意念真诚,一心一意而不能三心二意。《礼记·大学》说:所谓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这就好比厌恶臭秽的气味而嘴上不讲,又好比喜欢漂亮的女人而佯装讨厌,这叫做自我掩饰。所以君子一定谨慎自己的独处。小人在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做起坏事来,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只有在见到君子的时候才躲躲藏藏,掩盖他做过的坏事,炫耀他做过的好事。可是在他人看来是十分明白的,就如同见到了他的五脏六腑那样清清楚楚,这样做又有什么好处呢!这就叫做内心有什么想法,必然要从行动上表现出来,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自己的终处,即使一个人在没人看到的地方也要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曾子说过:“很多眼睛在看着你,很多手在指着你,这多么让人敬畏啊。”人的贫富可以从其住室看得出来,人的道德可以从其行动看得出来,心胸宽广自然身体舒泰,所以君子修身,一定要意念真诚。

关于意念真诚,有一个颜回的故事。孔子的弟子颜回家里很穷,常常连买笔墨纸砚的钱都没有。但颜回在修身方面对自己要求很严,家穷不能坠其志,虽然家里常常没有粮食吃而不得不以野菜充饥,而他仍然坚持用功,刻苦读书,从不懈怠。正因为他家里穷,同学们丢了东西,总疑心是他偷的,有人就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他们的老师孔子。孔子不信:颜回一向品德很好,怎么会偷东西呢?但学生向他告状多了,孔子心里也半信半疑起来。孔子就暗暗观察颜回的行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孔子觉得颜回不像是偷东西的人。为了弄清弟子们的怀疑到底对与不对,孔子想了一个办法,试一下颜回。他用红纸包了一锭金子,并且在纸上写道:“天赐颜回一锭金。”意思是这是天可怜你穷,赐给你的一锭金子,你收下就是顺从天意,同时也没人知道这回事。孔子将这锭金子事先丢在了颜回回家的路上,带着弟子躲在远处观察。颜回果然见到了那锭金子,拾起一看,上面还有那样的字。如果是一般人,一定会欢喜地把金子装进自己的衣带。但颜回要求自己很严,不论是在有人看到的地方还是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都严格按照严以律己的法则行事。颜回一见,便毫不犹豫地拿出笔砚来,在纸上添了一句:“外财不富命穷人。”然后将金子丢在了原处,心安理得地走开了。

于是,孔子对颜回的举动大加赞赏,对弟子们说:“这件事让大家对颜回的人品看得一清二楚了吧,这样的金子他都不要,他怎么会偷盗呢?”弟子们都真的服气了颜回修身的真诚。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说颜回偷盗了。如果再有人说的话,孔子会重重地惩罚他的。

这则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君子修身是多么的真诚,真是“诚于中,形于外”,“慎其独也!”颜回不会接受任何来路不明的钱财,这不是做作,而是发自肺腑,是自己诚实修身的意念使然,自己完美的道德使然,就像手脚长在我们自己身上一样自然自如,一样真实无欺。正因为如此,颜回才被孔子认为是最得意的门生,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不仅称赞他的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自汉代起,颜回便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

由于《礼记·大学》的“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心广体胖”便成了成语。

例句:“故下云‘诚中形外’,‘心广体胖’,皆以明夫意为心身之关钥。”(清代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 (305)

来源: 商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