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复式统计表教学详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复式统计表教学详案(复式统计表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

复式统计表教学详案

《复式统计表》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

一一高新区第六小学刘恒

《复式统计表》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编排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从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调查出发,分男女生制成单式统计表;二是结合这两个单式统计表的共同点将其制成一个新的复式统计表;三是运用复式统计表的数据解决问题;三是展开调查完成相应的复式统计表并根据复式统计表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四是本单元设计了一个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探索中学会收系数据分析应用。该单元是在学生一、二年级学习了单式统计表的数据整理和简单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编排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是本册教材培养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因为它事关数据收集整理分类又包含解决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更是以后学习统计类知识与解决问题的基础。下面我结合本学期该单元的课堂教学实践从单元教学知识点与单元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认知与思考,以利于今后的学教活动。

一、单元教学知识点

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二、单元教学达成目标

1. 通过练习,深化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中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用途。

3.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及统计表中反馈的意义的理解。

4.教学中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学会有序地阅读复式统计表,进一步体验统计表的结构,体会表中数据所传递的信息。

5.让学生继续观察统计表,说一说自己还有什么想法,再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进行思考、解答。通过习题的演练,让学生将知识点进一步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当中。熟悉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6.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说一说可以怎样看表格,再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

7.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方法,体验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及其应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统计态度,养成良好地思考问题和梳理问题的习惯。

8.学生在收集数据时,可能会出现漏数的情况。教师可请学生介绍好的方法,如“边数边做记号”、“最后将人数加起来比照验证”等。还可以提问“从我们的体育成绩可以推断全校男、女生体育成绩的情况吗”,从而渗透在数理统计中由部分数据(样本)推测全体数据(总体)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