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包子的行业前景(卖包子也能年入十亿)(1)

同样是做生意,为什么马斯克可以做成首富;你只能养家糊口;许家印老板今年却几近“崩溃?

“卖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成功登录A股。财报显示,该公司年营收超过10亿,市值近百亿!主要是经营“中式面点研发与加工”。

说白了,卖包子的。

卖包子的行业前景(卖包子也能年入十亿)(2)

为何卖包子也是一门好生意了?

生意的背后,究竟蕴含了怎样的规律,一门好生意必须具备怎样的特质呢?

文章大概需要5分钟读完,欢迎收藏再看。

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什么生意可以称为“好”生意?

这个问题似乎太简单了,三岁小孩都知道,挣钱就是好生意呗!

假如你手里有一件祖传的古董,卖掉之后赚了100万,这确实挣钱,一天能挣100万呢!

可大家都知道这并不是好的生意,因为你只有这一件传家宝。做了这一锤子买卖,总不能过一辈子吧。

所以,好的生意第一要求:“可持续”。

大到石油飞机,小到包子奶茶,无论是什么生意,做大做强的第一要义就是:可持续经营。

可持续经营意味着什么?

源源不断稳定的现金流。(卖完了一次古董,后面就没现金流收入了)

现金流意味着什么?

抗风险能力。

从投资市场也可以看出这个特征,同样的利润条件下,为什么消费类的公司估值往往高于其他行业,就是因为消费品是最能保证可持续经营的,消费公司的账上往往躺着大量的现金。

但有人要提出疑问了:我做房地产生意,虽然经常要贷款,卖完了房子也谈不上可持续经营了!可是我单价高,挣得明显比类似卖酱油赚得多吧!

是不是盖楼会比卖酱油的生意更好呢?

这就涉及到好生意的第二个要求:利润弹性。

假设一套100万的房子卖给你,开发商挣了5万块钱(事实上目前开发商连5万都挣不到)

同样假设你一瓶20元的海天酱油,海天味业挣了你5块钱。

这样看,你要吃1万瓶酱油才能等同于买了一套房子。人当然吃不了一万瓶酱油了,毕竟你不能把酱油当水喝。这样看起来没问题了,盖房子是比卖酱油更好的生意!

可是你忽略了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叫做:边际成本。

假设盖一栋楼需要20个人,一年时间。那么同样时间盖两栋楼需要多少人呢?

大概率需要40个人,甚至比这更多。

同样假设生产1万瓶酱油需要5个工人,那么生产10万瓶酱油呢?

大概率只需要10个工人,甚至用不到。

为什么盖房子,投入和产出是1:1的关系,而生产酱油却可以做到1:10甚至更高呢?

因为不可复用。

即使是最专业,最能干的建筑工人,他同时也只能盖一栋楼。(没有人可以飞檐走壁同时盖几栋楼吧?)

但一个熟练的酱油生产工人,却可以同时处理成千上万的流程工序(比如我负责拧瓶盖,拧10个也是我一个人,拧100个也是我一个人),除非达到临界值,否则单位成本不会增加。

所以酱油生产企业可以随着规模的扩大,不断降低边际成本;而房地产开发商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卖包子的行业前景(卖包子也能年入十亿)(3)

现代酱油生产工艺,几乎已经不需要人力。

其次生产酱油的成本弹性是更好的。今年酱油卖得不好,我可以少进一些大豆,少请一些工人,从而保证利润。

但如果房子卖得不好呢?你不能把设计师、工程师、建筑工人大规模裁掉吧,更不能把钢筋水泥全换成泥巴吧?更尴尬的是,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买地,是前置成本(盖楼之前就要付出这部分成本)。就算你发现房子卖不动的时候,成本早已经付出去了。

而一旦出现这种问题,一年就可以亏掉你过去很多年积攒的利润。

这也解释了恒大危机:成本控制很难(买地的时候,成本已经恒定了),收入出现问题(房价下跌)就会导致大幅亏损。

如果你无法控制与摊薄成本,也就很难控制利润。

所以,好的生意第二点:利润弹性好。

好奇的小明们又有疑问了,假设我卖包子,可持续吧,利润弹性也不错吧,为啥还是赚不到很多钱呢?

这就涉及到好生意第三个特性:可复制规模。

很多人对于好生意总有一个误区,总觉得利润率高的行业都是好生意。但其实,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行业利润率高。

第一种,垄断行业。具体不细说了,懂得都懂。

第二种,不挣钱的行业。

有的人可能懵了,利润率高的行业还会不挣钱么?

比如大家喜闻乐见的贴膜就是这样。

没有人因为在街边做手机贴膜发家致富吧,但是手机贴膜的利润率是多少呢?

差不多有十多倍。对,你没看错,就是十多倍。

贴膜小哥卖给你贴膜,10块钱。进价多少呢,不到一块钱。

卖包子的行业前景(卖包子也能年入十亿)(4)

十多倍的利润率完全可以称之为“暴利”行业了,可是为什么没有人去街边卖贴膜发财呢?

因为利润率在规模面前,不值一提。

所有好的生意,一定是规模可以做得很大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你可以穷尽一切办法,提升贴膜的效率,比如你一秒钟可以贴10个手机贴膜,够夸张了吧。

可是你只能覆盖“从你身边经过的,且有贴膜需求”的人。

你的规模受限于人流的大小,永远无法扩大到几百倍甚至上万倍。

同样你开包子店,你可以千方百计地提高效率,请最少的员工,做最多的包子,把利润率提升到极致。

可是你也只能卖给街坊邻居,卖给方圆三公里以内的消费者。

这就是为什么餐饮从业者一方面“骂”美团外卖,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赖美团外卖?

因为美团帮助餐饮行业的覆盖范围从1公里提升到了3公里,甚至10公里。就算美团要盘剥我大量的手续费,我也要入驻,否则规模就很难扩大。

你可能会偶尔去3公里外买一杯奶茶喝,但如果让你天天去,即使你特别喜欢喝,也很难坚持。

但如果只需要动动手,你是愿意的。

这就是美团外卖的价值,它帮助所有餐饮行业,提升了规模边界。

同样的,生产贴膜的老板,成本5毛钱,卖给你8毛钱,看上去没有你利润率高,可是他可以卖给全国的贴膜小哥和手机消费者;而你去街边做贴膜,利润率十多倍,效率惊人,可是每天只能贴10个膜。

所以他的利润率低,但利润高;你的利润率高,但利润低。

好奇的小明还有疑问:照这么说,我把包子铺开到100家,规模不就提升了?我是不是可以马上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呢?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比如当年红极一时的郭阿姨月亮馍,在抖音爆火之后,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分店,结果就是一地鸡毛,门庭冷清。

规模并不是你想扩大就能扩大的,规模的秘诀在于:可复制。

很多人做餐饮,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味道要好。于是花大量的心思去请大厨,从而提升菜品的口味。

这个方法可以做成一个店,但也仅仅只能做成一个店。

“餐饮的核心竞争力是厨师”,这个逻辑的问题在于:厨师是不可复制的。厨师不是超人,他不可能同时在100个店里炒菜。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郭阿姨月亮馍开分店就完全行不通。因为郭阿姨也不可复制,很多人去买馍,是去看网红郭阿姨,而不是去真的去买馍。

有行业专家戏称:“好的餐饮店,都是没有厨师的。”虽然此话有些夸张,却不如道理。

烧烤和火锅为何成为连锁店最密集的餐饮品类,就是因为不需要厨师。烤制品是半成品,火锅底料也是统一配送的。

好吃的店做不大,做大的店不好吃。

海底捞主打服务,服务是可以标准化、模版化的,从而实现了可复制。这样就使得海底捞可以开遍全国。

喜茶把每一杯奶茶的制作工艺完全标准化,任何一个人离职都不会改变产品的品质。从而喜茶也开遍了全国。

所以规模的前提是,可复制。

你买到的苹果手机,和其他人买到的苹果手机,完全一样;

你玩的王者荣耀和别人玩的王者荣耀也完全一样。

一套逻辑(服务or产品)覆盖全部目标用户,可复制才能让规模扩大。

同样是卖包子,你主打定制、厨师手艺(口味),你只能开一个店,赚点小钱。

而芭比馒头,把包子全部标准化,所有门店的员工甚至都不会做包子,却成为了上市公司。

卖包子的行业前景(卖包子也能年入十亿)(5)

我们回顾一下:

可持续性,让你的生意每天都有进账。本质上保证了你的现金流。

利润弹性的背后,是收放自如的成本控制,成本能控制住,利润才算得出来。

可复制的规模,让你营收比较容易扩大的同时,保证了产品与服务输出的稳定性(人是最不稳定的,机制是相对稳定的)

总结:一个可以让你持续的,有一定弹性的,相对容易规模化挣到钱的生意,就是好生意。

如果你觉得有用,请收藏转发。新的朋友,欢迎关注,我们共同交流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