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百年历史的中学极少,百年名校更是凤毛麟角。菏泽一中就是百年名校,金秋 10月是她115岁生日。菏泽一中跨越百年,名扬全国,人才辈出,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亮点。百年校史、百年沧桑,无论人们怎么评价这所学校,百年菏泽一中造就出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是个不争的事实。在贫困落后的鲁西南偏僻小城菏泽,出现了这样一所桃李成林、芬芳四溢的全国名校,实为一个奇迹。
走向辉煌——“老六中”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废科举、兴学堂”的呼声中,鲁西南第一所官办中学曹州中学堂建立。
1913年,曹州中学堂改名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第二年又改称省立六中。省立六中教师队伍汇集了北大等众多名牌大学毕业生和欧美、日本留学生,包括大哲学家梁漱溟都曾辞去北大教职到此任教。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发奋攻读,省立六中成为中国江北第一名校。如1919年毕业的56名学生,就有18人考取北京大学,全省会考屡屡名列第一,赢得“六中、北大、哥伦比亚”的赞誉。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诸如曾任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北平市市长,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何思源;享誉世界的水利专家、任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副部长达38年之久的张含英;为中国石油工业奠定基础、号称“中国石油之父”的孙健初;中科院资深院士昆虫学家张广学和土壤学家于天仁。
旧式学堂景象
省立六中不仅以其很高的教学质量饮誉海内外,而且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早在曹州中学堂时期,就秘密成立了以推翻清廷为目的的“尚志社”。1927年10月又在六中南院秘密成立了我党在鲁西南的第一个地下党支部——中共曹州支部,从而揭开了党领导下的鲁西南革命斗争的序幕。这是菏泽一中校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在省立六中,学生许多是鲁西南早期党员,如中共曹州支部第一任书记徐鹏翥;著名烈士、枣庄特委书记田位东;北京大学毕业、为开辟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做出极大贡献、1941年任鲁西南专署专员的刘齐滨;党的“七大”代表、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梁仞仟;红军烈士、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到中央苏区任红军五军团卫生部长、红军卫生学校校长的陈义厚。在省立六中毕业生中,早年投身革命,建国后功勋卓著的也不乏其人。如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后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韦统泰;解放军高级将领王名高、巩树群;安徽省副省长魏心一等等。
省立六中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影响,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一、管理体制和领导作风。
改名省立六中之后,为加强学生管理,将监学增为2人。1915年扩班,教务日繁,又增设教务一职。1918年又添设了会计和校医。从此校长之下有教务长掌教务;监学掌训育,庶务、会计掌事务。自1918年至1926年,除一度设高中部,增设高中部主任一职外,在管理体制上没什么变更。1927年实行“三、三”新学制,即高初中各为三年。但时值北伐军兴,战乱频仍,学校基本停止运转。次年北伐完成,战乱之余,校务重在恢复,一切机构悉依旧制。及下半年,秩序渐复,校务日繁,于是成立了教务、训育二处,各设主任一职,教务员及训育员各二职。1930年又再次增设高中部,校务更多,又增设事务处,有主任一职,事务员数职,文牍一职。此外,学校每日还举行校务会议和教务会议一次,分别研究校风校纪和教学业务。后来又成立了国文、英文、算学、史地及自然科学研究会(类今之教研组),每周举行一次教学研究会。
管理体制的日臻完善保证了校政的上下通达。而且,这一体制简要精干,决无人浮于事的现象。
学校的管理靠精干的体制,更靠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优良作风。六中的历届领导都注重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他们大公无私,勤政廉政,只知服务,不图名利,全身心地为教育发展、学校兴旺而鞠躬尽瘁。其高风亮节,世所共钦。
王鸿一在学堂和十一中时期两度出任本校校长,是“老六中”的头等元勋。他一贯认为学生乃兴国之人,学校为民族复兴之地。他关心青年,热爱学生,对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学生经常慷慨资助。如后来成为社会名流的王近信、何思源、张含英、张会若等,当时都受到过他的资助。他勤恳不倦、兢兢业业的精神,对后来的学校领导有深远影响。
葛象一先生,从校长改任学监,后又改任训育员,在六中服务达24年之久。职位变化,从不萦怀。在职的校长、主任多是他的下级或学生,但甘居下位,安分自守。他以校为家,长年生活在学校中,视学生为子侄。六中的每一个学生的姓名、相貌乃至性格特征,他几乎都烂熟于心。他以年迈之躯,躬亲检查学生生活,德威并重,深受学生敬畏。
丛禾生先生志行高洁,心地纯厚,精通经史,常亲自给学生讲课,进行爱国教育。每讲至国耻,常声泪俱下,对学生感召良深。他尤重身教,虽年逾半百常率先早起,摸黑带领学生跑步做操。1926年,丛禾生调任山东大学附设高中部主任,1928年7月复回六中工作,任国文教员,并不因职位变化而受影响,仍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刘丕源在校长任内,因教室倒塌,砸伤学生,遂自动引咎辞职,由原教务主任田竹桥接任校长,刘丕源转任教务主任。两位职位上下更换均不介意,一时传为佳话。丛禾生在其《鸿泥自忆》中,曾把这种职位变化而工作依旧的精神概括为“六中精神”。说:“六中精神,即在同人为事而来,不拘形迹。此风自象一开之,盖先校长而后学监,知服务而已,奚论地位哉!”
历届学校领导均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北伐时期,因兵荒马乱而教职工离校者甚多,大都未领工资。但教育厅却如数照发。学校领导从未将此中饱私囊,悉数并入“励学社”,达两万余元(银元)。并以此二分起息贷出,用所获利息办了一所“立达小学”。每年招收新生,完全是“量材取士”,没有什么照顾或优待。葛象一的侄子,田竹桥的侄子,王资愚老师的长子,都因升学考试成绩不佳而不得入六中学习。这种清正之风也兼及主任、职工。1937年日寇入侵,田竹桥校长率部分师生流亡,但留守学校者尚有多人。这些人为避战乱星散各地,亦难通音耗。可是教育厅仍照发了12月份的工资。事务主任彭薇卿领来巨款却无从下发,即秘密埋藏地下。1938年春日寇屠城,所藏巨款更无人问津。但即使此时彭主任也决不攫为己有,而待形势稍稍安定后再设法将工资交付本人手中。山东大学教授王先进时在六中任教,他就是此时从彭主任手中又领取了一百三十块大洋的工资。此事成为王先进教授一生之美谈。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
课程设置是为实现办学宗旨服务的。六中的课程设置是相当健全的。
1911年至1921年为四年旧学制,设有修身、国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簿记等15门课程。在三、四年级,仅英文一科,每周即授课8课时。
1922年至1928年仍为四年旧制,但分普通科与理科两类。普通科设修身、国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哲学、伦理、社会学、体操等18门课程。理科除没设哲学、伦理和社会学外,皆与普通科相同。
1929年至1932年已改为“三、三学制”。高中设有必修课党义、英文、国文、算学(含代数、三角、几何、解析几何)、本国史、外国史、本国地理、外国地理、化学、物理、生物、军训及体育。另外还设有专业性很强的选修课,达34种之多。依规定学分,选修学习。此时的初中必修课除国文、英文、数学、史地等之外,在自然科学中还增设了矿物;此外还有体育、音乐、图画、手工。选修课中有教育、应用文、书法、珠算、农业、工业、商业。
自1933年起,高初中课程设置,均依部颁计划执行。
从六中历年课程设置上看,有如下特点:(1)非常重视各科基础知识的全面传授,而又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这就为学生进一步升学深造或服务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非常重视英语教学。在高中英语课时超过国文、数学。这就为学生在学术上的进一步发展或出国留学提供了必备工具。在六中校刊中常有学生翻译的长篇作品,在今天看来的确令人吃惊;但从课程设置看又不足为奇。(3)六中的理科及文科均重视史地之教学,尤其重视本国史地之学习,使学生从小就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近代历次爱国学生运动中,都有六中学生的身影,这决非偶然。(4)非常重视基础的艺术教育,无论新旧学制均设有图画、音乐,并聘请学有专长的艺术院校毕业生任教。这不仅陶治了学生的爱美情操,也提高了其艺术修养。在六中校友中不乏名画家、名导演,这与六中的基础教育分不开。
六中有着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仅就学历而言,据1934年的统计,全校教职员共45人,大专院校毕业者就有31人。中专以下者,只能充当职员。在31人中,专科毕业教员4人,职员1人。其余26人全是大学本科毕业,其中又以北京大学毕业生居多,故六中教师有“北大派”之称。留学回国在六中任教者也不乏其人,王近信就是留美回国后在六中高中部任教者之一。这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学识渊博,学有专长而又治学严谨。对学生高度负责爱护备至;对工作一丝不苟,讲课滔滔不绝,旁征博引,辅导勤恳不辍,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知识,奠定了升学与做事的基础。
六中教师待遇颇丰。以课时计酬,高中每节1.75元(银元),初中每节1.25元。每周每人一般任18-20节课。故高中教师每月工资在140元上下,初中教师在100元左右。兼任班导师(班主任)每月外补10元。教师大多在校入伙每月5元即吃得十分丰盛。家属一律在校外自行赁房居住。教师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名师出高徒。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又刻苦勤奋,故六中的教学质量之高遐迩闻名。当时已任山东教育厅长的何思源在《山东省立六中一览》一书中说:“在长江以北能与之(指六中)相颉颃的学校,只有保定的育德中学、北京的师大附中。以学校为单位每年每次升学人数与考取人数之比率,在长江以北各中学中,我们的学校占第一位。”1919年6月,六、七两班(四年制)同时毕业,共56人,升入大学者33人,其中升入北大者竟达18人之多。1931年,全省中学会考,六中学生成绩名列山东第一。“老六中”被誉为“江北第一名校”,实在当之无愧。六中学生考入北大者最多,其次是北洋大学、北师大、南京中央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及清华大学。当时国内名牌大学,几乎都有六中学生。
六中学生远涉重洋留学国外者也很多。1916年三班学生李怀秀、崔孟尹、李肃凭、马登州、陈兑元、王继仲留学日本,首开留日之风。其后四班韩秀森、齐士珩,五班杨增润、陈开义、刘雨亭等,相继东渡扶桑求学。由是留学东洋者日增。
1919年一班学生何思源北大毕业后,以优异成绩公费留美,赴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同年一班学生张会若、二班学生王近信、邵峻嵩留美;后三班李思敏留法。是为留学西洋之始。此后,五班张含英、杜光埙、七班陈元凯相继留美;八班沈法俭又于1921年留法。自是六中学生留学西洋者日增。
三、严格的考查与管理。
六中对学生考查与管理均十分严格,而考查本身也是一种管理。
考查分“学业考查”与“操行考查”两种。学业考查分三种:一是日常考查,包括课堂问答和笔记练习之检查;二是临时考查,即学科的临时测验。一般是以授课时数之多少,确定临时考查之次数。每周授课一课时,则每月考查一次。每周授课二、三课时,则每两周考查一次;每周授课五课时之上者,则每周考查一次。每期中间,举行一次同级会考。三是学期考查,即各学科的期终考试。各类考试均严格记分。日常考查与临时考查所得成绩,分别以三分之二与三分之一合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与期考成绩合为学期成绩。平时成绩占五分之三,期考成绩占五分之二。两学期之成绩,合为学年成绩。对各类考试的管理亦十分严格。对违犯考纪者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扣分、试卷作废、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
操行评定也很严格。操行分甲、乙、丙、丁四等,学期末与学习成绩一并通知家长。由训育处结合学生自治团对学生的早操、自习、上课、就寝、卫生等经常检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工作进行全面考核,结合教务处、班导师及教师平时检查的结果,最后各方协商评定学生操行等级。
学校定有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学习生活均从严要求。新生入学第一学期为“试验期”,期考多门不及格,经补考按九折计仍不及格者,或操行过劣者均勒令退学。学生无故旷课达九课时者、辱骂师长情节较轻者,或殴打同学及校工者,一律记大过。有重大侮辱师长行为者、有窃盗行为者、有败坏风化累及校誉者,则一律开除。平时除走读生之外,一律不准随便出校。有事外出要到训育处请假,挂出名牌,回校后必须销假翻牌。
六中在学生管理上格外重视学生的自理自治,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因而,“学生自治团”在自理自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自治团成立于1915年,至1928年改称“学生自治会”。其团训为“忍苦耐劳,习勤养勇”。组织非常完整严密,设有团长、秘书、参谋、稽查及各部部长。这些人对自治团的一切活动分工负责。自治团还设有“自治团代表大会”对自治团的工作行使立法和监察之权。
自治团下设“清洁卫生部”,负责挨门检查学生宿舍卫生,每周一评比,脏乱者挂“污秽牌”。“运动部”之下有各种活动队,如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棒球、田径等。还有军乐队、雅乐队、陆军队等。凡在校同学均组织起来,每人必参一项。一至课外活动时间,全校龙腾虎跃,热闹非凡。“国术部”设有专职教练,1915年郭少阳为教练,精拳击之技;1928-1937年教练为高玉亭,以食指碎砖和倒爬楼房著称。“工程部”负责全校学生轮流劳动建校,开地整土,栽花植树。
六中之“自治团”影响很大,在北京、南京、天津、济南、保定、太原乃至美、法、德等国,均成立了支部。
六中对优秀学生采取奖励制度。每学期终了,操行、学业、体育均属甲等、平均成绩又在85分以上而名列本班第一名者,可免交下学期的杂费、电灯费等(约3块大洋)。
四、群众组织和课余生活。
六中时期,不断有各种群众组织出现。当然“自治团”就是学校最大的群众组织。此外还有①拳术竞进会。“学堂”时期就有以练拳为主的“体育会”。1914年秋,拳术名家郭少阳来校任教,从其学拳者风靡一时。1915年将“体育会”改为“拳术队”,后改为“拳术竞进会”。该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学校的拳术活动。凡是本校或本县有较大集会,都有本校之武术表演。对花枪、耍单刀、驮碑碎石等都是本校之精彩节目。六中之武术驰誉远近。②“助学会”。为补助勤苦而贫寒的学生,1922年由夏溥斋先生倡导组建了助学会。夏先生捐洋一千块,交济南丰年面粉公司生息,以此息的三分之二归助学会。此款共生息533.71元,补助贫寒学生12名。③励学社。1921年秋,留美六中学生王近信等倡办励学社,在美募捐,寄校生息,以补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学生。此后,王鸿一先生又利用自己在省城的影响广为募捐。如邹县的靳云鹏、靳云鹗兄弟,单县的周自齐等均向励学社捐款。前后共募得大洋1010元。1928年“自治团”议决,将该款息金扩大到补助已升入大学的六中学生,并以此款在北京租赁一处房子,命名为“南华学社”,用以招待六中赴京投考的学生。自励学社成立至1935年止,实补在校生81人,用款812.37元;补升入大学者11人,用款1092.46元。④各种学术性的团体和组织更多。1915年就有“英文谈话会”“风鸣文艺社”的建立。1918年分别改称“英文研究会”和“国文研究会”。其后,又成立了史、地、数、理各研究会,及“诗词研究会”“字学研究会”“国音研究会”“应用文研究会”“图画研究会”“雅乐研究会”等等。各研究会自定章程,自聘导师。
国立六中三分校时期的油印讲义
六中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丰富多彩。
学校经常组织讲学活动。建校之初甚重经学,几乎每学期都邀请经学名家到校讲学。如济宁孝廉李湘九,宿儒萧隐公诸先生,都先后多次到校讲儒家经典。1922和1923两年王鸿一先生邀请哲学名家梁漱溟、熊十力等先生到校讲演,均连续数日,本校师生莫不钦佩。1924年秋梁先生就任六中高中部主任,每周都为师生讲演哲学。
1923年底,学校还邀请留美博士冯友兰到校讲西洋哲学,连讲两周。
学生自编刊物的活动,更是长盛不衰。自1918年至1937年,学生独编或师生合编的刊物近20种。自治团编有《华兴周刊》《南华杂志》《六中江刊》。1929至1930年,师生合编刊物有《六中月刊》《六中校刊》。1930年初三学生田葆瑛主编了《学术》,以科技为主要内容。1931年高一学生张萝周主编了文艺刊物《黄昏》。1932年高一学生王缜琨主编了《再造》,以社会科学和文艺为主要内容。1933年高一学生张殿吉主编了以英语与译文为主的《红光》,高一学生李剑彬主编了文艺刊物《曦光》,高二学生杨心曾主编了以科学与文艺为主的《伊亚》。同年自治团编印了内容丰富的《六中学生汇刊》。自1934年起六中更名为山东省立菏泽中学,该刊自第二期起也更名为《菏泽中学学生汇刊》。各种刊物百花齐放,最多的可发行500余份,最少的也有百册,一经出版即抢购一空。不少刊物敢以铁笔抨击时弊,常用诗文抒发豪情。在译文中竟涉及莎氏巨著,可见当时学生外语水平之高。六中学生还有众多的集会活动。其中以“团庆”活动最为隆重。每年旧历十一月一日,为自治团成立纪念日,届时则召开全校庆祝大会。本校师长、本县机关、本团支部例赠祝联、贺屏。外地支部也于同时举行团庆。国内名人蔡元培、梁漱溟、马子贞、夏朴斋诸先生都曾赠予祝词贺联。本校张灯结彩以壮观瞻,且表演话剧以娱来宾。全欢天喜地极一时之盛。1918年六中成立“敬老会”,遂有敬老之举。每年四月,凡在校师生家属有年过古稀者均会集本校接受师生祝贺,并向年寿最高者敬献寿礼。届时全校亲情融融、宛如家人。1917年有“追远会”成立,遂有祭祖之举。每年在清明节和十月朔日两次集会。列全校师生先人之灵位于礼堂,致以隆重祭莫,用以慎终追远永志孝思。自1919年后,有“励农会”之举。经自治团工程部开垦整治,校院多处已成膏腴沃壤,于是划出区域让各班耕种。各班均恪尽职守勤于劳动,栽以花木菜蔬。除冬季外校院绿叶扶疏,鲜花争妍。励农会每年在端午和中秋举行两次集会,各班将收获并陈,以物论价。销售所得,捐赠“露天学校”。毕业离校,转让新班,均正式举行交让授田仪式。尊师爱生向为六中传统,特别是学生尊敬师长、后辈尊敬前辈之活动更屡见不鲜。1937年春,为纪念丛禾生、葛象一、严星台、侯功备四位先生在校服务二十余年,全校师生隆重集会,为四先生建亭立碑。“丛葛严侯四先生碑”,虽历经沧桑,而至今犹存。
六中学生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除在校内开展多种课余活动外,还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创办“露天学校”的活动尤为突出。在旧社会,我国民穷财困,文盲众多,贫家子女,无力求学。在学校协助下,十班学生在校门外空阔处,率先创办了一所“露天学校”。专收附近寒门子女入校,年龄不限,由学生轮流执教,天天午后授课一小时。课本由学校供给,文具由学生捐赠。来学习者络绎不绝。后因容纳不下,遂在西门里清真寺门首又开设第二露天学校。1920年春,又增办了“夫役班”。十班毕业后,露天学校归自治团接办。学生义务施教令社会各界为之动容,清真寺阿訇慷慨相助,另辟新院为第二露天学校校址。该校后转为正规的菏泽县立第一模范小学。
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全面提高了六中学生的素质;在种种实践活动中增长了才干,锤炼了意志。
五、逐步完善的办学条件。
1913年“学堂北部”迁入府署。时府署旧房破陋不堪使用,学堂即着手进行基本建设。先是在校院偏西建学生斋舍(宿合兼自修室)72间。1914年“学堂南部”迁入府衙,校院周边始定,基建规模日益扩大,几乎每年都有斋舍、教室、饭厅、厨房之建设。至1921年校舍已扩建到250余间。斋舍有西大排十排,西小排五排,东小排五排;教室有十五座;饭斤有东南两座、西南四座;另有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专用音乐教室、国术练武室等。
1930年夏天,始招女生一班,另立分院。先在原府学旧址。1931年又招女生一班,遂改迁“重华书院”旧址。至此,六中又增加分院一处。
1934年春建成钟楼,上下各两个教室,楼梯居中构成中间通廊。前后又各跨四层方阁。前阁高耸,上设机钟,以时敲响,声闻数里。此楼以其造型别致而遐迩闻名,遂成了“老六中”之标志。可惜历经两次地震而满身裂痕、岌岌可危,迫于1985年拆除。1935年又建成560平方米的大礼堂。共九间,为无柱接梁撑拱分力建筑。正门上方隶体楷书“礼堂”两个大字,为著名语文教师陈仲瑜先生所书。正门西边墙的下部嵌有“校长田修溪”刻石一方。时为全城著名大型建筑。这座礼堂虽经两次地震而安然无恙。
钟楼
六中基本建设规模之大、投资之多,在当时是鲁西南地区任何官府衙门所不可企及的。钟楼与礼堂更是当时在鲁西南无与与伦比的建筑物。
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为师生提供了宽敞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当时,每个学生在校都有四个位置:教室、宿舍、自习室和饭厅。加以六中伙食甚佳,每餐六人一桌,午饭四菜,花样繁多,因此,“老六中”不仅是青年学子求知的阵地,也是他们生活的乐园。
在“初创”时期,经费时有不足,及改称六中,经费始增,于是图书设备费随之增加。至1914年即有经常费和临时费11000多元。曾提取2000元添置仪器及图书。
1919年又拨理化仪器费1000元。学校每年招生所余报名费及剩余经费,均大量用于购买图书、仪器。
1924年计有理化仪器150件,博物标本317件,中文图书2152册,西文图书35种。1926年有理化仪器383件、化学药品29种、博物器械与标本689件,图书12430册。1933年理化仪器增至465种,博物标本609件、化学药品370种图书16001册。图书不仅数量日增,而且注意收藏珍品。象成套精装《二十四史》《四库备要》《二十八家诗抄》《资治通鉴》《通鉴长编》《百子全书》《汉魏丛书》《文艺类纂》及各类名贵词典、字典、类书等,十分齐全。为开拓学生视野,学校不惜巨金购买全国各地之报刑杂志,包括外文杂志与报纸。多数陈于阅览室供学生随意翻阅。1933年一年即购入杂志464册。北伐后至1933年图书馆存杂志达2675册。体育用具也年有增置,包括武术器械在内,1933年实有408种之多。
在当时,六中是鲁西南设备最齐全的学校,其图书馆也是鲁西南藏书最多而又珍品荟萃的文化宝库。六中学生之所以学业优秀,人才辈出,与其优越的办学条件实有直接关系。
六、蓬勃兴起的革命活动。
自学堂起,师生就开始从事反封反帝的革命活动。尤其是公立中学堂,就是以王鸿一为首的一批留日学生创办,他们都是同盟会员,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论,积极从事反清活动。1907年即在学堂建立了同盟会组织,公立中学堂的学生全部参加了同盟会,影响所及,官立中学堂也有大批学生参加。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不久消息传到曹州。11月5日,王鸿一等组织召开了由曹隶11县代表参加的“龙厅会议”,目的在于响应武昌起义,促成曹州独立。两学堂的师生大多都到会助威,以壮声势。终因条件不成熟而以失败告终。但这次革命举动,锻炼了师生,反清热情更为高涨。不久,为联络同志,继续革命,在公立中学堂成立了革命团体“尚志社”,其成员大多是两学堂的师生。后来,还从中选出一部分骨干,支援外地的反清活动,有的直接参加了武装斗争。学堂档案1910年载:“学生革命思想异常发达,学科上无大进步。”1911年载:“这一年武昌起义,学生奔走国事者颇多,并有因之废学者。”由此,也可知当时学生的革命热情和爱国壮举。
“五四”运动更激发了六中学生的爱国激情,在曹香谷倡导下走上街头,散传单、演话剧、发表演说。曹香谷组织同学查封日货。他与田位东等人亲自查封了菏泽“九间楼洋行”,强行迫使洋行经理交出全部日货,大大鼓舞了群众。他们还在校演新剧,推行白话文,攻击旧礼教。1921年又领导同学反对曹琨贿选。1924年列宁逝世,曹香谷发表演说介绍列宁生平和革命功绩,使六中同学初步接触到马列主义。中共一大闭幕后,山东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即回山东建党,发动“工运”和“农运”,一时也波及曹州。当时《向导》《觉悟》《新青年》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也不断输入古老曹州。六中校友徐鹏翥于1924年在上海大学加入共青团,五卅运动后被党派回菏泽工作。至1926年冬他先后发展田位东、张志铭、徐长庆、徐宪肃、徐宝琦、宋资纯等34名六中同学参加了共青团。1927年徐鹏翥考入“武汉中央军政大学”,是年三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当时,在武汉的六中校友还有郑尔拙、刘仰月多人,他们经常听毛泽东、恽代英讲课,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我党“五大”之后,邓恩铭率鲁籍党员返鲁。徐鹏翥、郑尔拙、刘仰月等即回到六中秘密发展党的组织。1927年10月初,在六中前院正式建立了“中共曹州支部”。徐鹏翥任书记,郑尔拙、刘仰月为支部委员。不久发展田位东、刘继忠入党,宋心田等7人入团。“曹州支部”是党在鲁西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播撒的第一批火种。“老六中”的历史又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七、桃桃李成林,英才辈出。
自1903年建校至1937年底南迁,“老六中”在菏泽存在了34年。1927年之前为旧学制,无论五年制还是四年制均无高初中之分;之后为“三、三”新学制,始有初高中之分。1924年秋亦曾试办高中,著名学者梁漱溟辞去北大教职主动屈就高中部主任。1926年该高中部归入山东大学,成为山东大学附设的高中部。1930年六中正式增设高中部,每年每级招收一个班。
六中新学制初中班级之排序,是接着旧学制(不分高中初中)的排序而来,至1937年底南迁之前,旧学制办33个班,新学制办44个班,共77个班,2851人(不含1937年新生,约230余人)。高中自1930年入校的一级一班起,至1936年入校的高中七级一班止,共有7个班,264人(高中八级即流亡四川)。总之,从1913年改称第十一中至1937年底南迁,在这24年中共培养高、初中学生3015人,连同南迁新生总计3253人。这在文盲充斥的旧中国,尤其在极端贫穷落后的鲁西南,不能不是一项巨大成就。“老六中”桃李成林,芬芳四溢。这些学生有的务农,成为农村的知识人才;绝大部分学生升入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分布于天南地北。可以说无论国内国外、无论大陆台湾、无论城市乡村,到处都有六中之校友。
国立第六中学校门
1937年,日寇入侵、抗战爆发,田竹桥率部分师生流亡四川。至此“老六中”在菏泽的历史中断。
“老六中”经历了34年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几代仁人志士的精心哺育,终于雄踞齐鲁,名扬全国,为民族培养了大批社会栋梁之才。在社会政治经济都极为落后的偏僻小城菏泽,却出现了这样一所全国名校,实为一个奇迹。鲁西南社会各界乃至平民百姓,无论其子弟是否六中学生,都以有此名校而深感自豪。这种感情,跨越时空流传后世,至今不衰。“老六中”办学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是我们民族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值得后世汲取与借鉴。
烽火重生——冀鲁豫边区一中
抗日战争爆发后,菏泽沦陷,省立六中部分师生南迁四川绵阳。在党的领导下,随着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1943年组建了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后含边区三中,1948年菏泽解放,迁回省立六中原址)。这所按延安抗大精神办起的红色中学,为革命战争和政权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中间既有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政委刘存信中将,内蒙古军区政委杨恩博将军,集团军副军长王鹏恩等解放军高级将领。更有一大批在战争年代冲锋陷阵,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成绩卓著的校友,如最高军事法院院长侯固少将,轻工部副部长段存华,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刘德裕,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党委书记赵晋美,中国驻南非大使徐静吾,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辽宁作协副主席韶华;曾导演过《槐树庄》、《四渡赤水》的著名导演谷得显等。
在第六炮校的边区一中校友合影
冀鲁豫边区一中是在战火中诞生的。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极端困难时期,但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全世界反法西期斗争逐步取得胜利,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边区一中的建立正是边区党委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必须加紧为革命培训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知识的干部,以迎接全国抗战的胜利。因而,边区一中自建立之始,就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和教学方针。其办学宗旨是:“以抗大为榜样,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党的优良作风,以培养军队和地方的基层干部为主要育人目标。”坚持贯彻“为战争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和实际际工作相结合的教学方针。”
边区一中的学生来源十分广泛,来自晋冀鲁豫苏五省20余县,有老根据地的知识青年,敌占区的进步青年,烈军工属的子女,精兵简政的简余人员等等。许多高干子弟也在该校学习,如方志敏烈士的两个儿子方英、方敏;万里同志的妺妹万云;段君毅的女儿段存华等,都是本校学生。大多是按期招收的学生,也有个别吸收的。学生年龄一般较大,按《招生简章》,15-30岁均可。边区一中的教师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有党政干部中转任教师的,有抗日根据地内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少数是由敌占区、国民党大后方来的先进知识分子。这是一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教师队伍。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和班主任,都是在党政某些领导岗位,经过锻炼的领导干部。
学生全部实行供给制,除衣服外,伙食、学习费、公杂费等,全部由边区政府供给。从敌占区、游击区来的和家庭困难的学生,边区政府则全部包下来,每年发一身单衣,两年发一身棉装。虽然规定是三年制初中,但根据形势需要,一年或两年离校走上工作岗位的也极为普遍。没有固定的校址,只是随战争的形势而振转流徙,四处奔波。更没有固定的教室,村民家、麦场上、树林里、田野间都是上课的场所。当时,学生把这种生活编成歌谣,说:“夏乘树荫冬蓝天,桌是膝盖凳是砖,门作黑板粗纸记,各种教材自选编。”在课程设置上一般也沿袭旧制,设有国文、数学、理化、史地、动动植物、生理卫生、音乐等。但是没有固定的课程表和课时,走到哪里,学到哪里,有时几天只学一门课,甚至几天也不能学习文化课。文化课也没有固定教材,为提高学生的爱国民族主义思想,选择了一些有关民族性和民主性的文章。如民族英雄宗泽、文天样、岳飞的诗文;革命烈士、革命英雄的事述;鲁迅、郭沫若、茅盾、邹韬奋等进步作家的文章。更多的是结合斗争和生产的形势而自选自编自印了一些教材。如国文课就学习揭露地主阶级罪恶的文章;数学课就学习土地的丈量和计算,还学习会计和珠算;历史课就学习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等等。根据形势的需要,还特设了政治课、中心工作课和游击战争课。政治课学习《社会发展简史》、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和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当时,曾提出“中心工作就是中心课程”的口号,所以“中心工作课”是一门主课。主要学习党的各项中心工作的方针政策、报刊社论和当地领导人的讲话。“游击战争课”是请军队干部讲解游击战的战略战术,还学习一些射击、投掷、埋地雷等知识。
平时多采用上课、自学、讨论三结合的学习方法,尤其在晚上讨论较多。还采用互学互助、开展学习竞赛、设点将台相互质疑、出壁报发表学习心得等方法。当时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学生每天供应不足一斤小米,只好吃粗吃稀,加以地瓜叶、萝卜缨和野菜。还不断辗转奔波,往往一夜就得转移数次,有时冒着大雨大雪急行军。但是,自始自终,同学们坚定乐观,学习奋发努力,干劲十足。
边区一中的师生过着半军事化生活,有着严明的纪律,每到一处就如八路军一样,先给群众打水、扫院落,接照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规定,借物归还,损物赔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夏秋时在果林中上课,头上就是累累硕果,但没任何人摘吃的。几百人在露天饭场吃饭,雅雀无声,十分钟吃完;分配住房,没有一个挑拣的。在学习之余同学之间经常召开生活检讨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学校上下,充满了浓厚的民主气氛。
边区一中重视党的建设。当时党组织在校仍处于秘密状态,但实际上学校建有党总支,各班都建有党支部,注意培养和发展先进青年入党,以壮大党的组织。在进城前夕,各班都有三分之一的人数为党员。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头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保证了学习和各项社会活动的开展。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学生们还参与了各种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提高革命觉悟。
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全体教职员合影
无论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边区战火不断,赢得战争的胜利是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所以边区一中学生直接为战争服务的活动,从建校一直到进驻菏泽,从来也没间断过。战斗之前学生大搞宣传活动,写标语,画漫画,散传单,大造“我军必胜,敌军必败”的典论。战斗当中,学生开展战地服务,组成“战地服务团”,拿着喇叭搞战地宣传,以瓦解敌人,鼓舞战士斗志。一次战斗下来,学生们负责看护伤员,为伤员义务输血,背伤员解手,为伤员喂饭喂药,甚至端屎端尿。战斗胜利,则首先到新收复区宣传群众,安定人心;组织群众,清除奸匪;并组织秧歌队,欢庆胜利。至于学生支援前线,参军参战的事,更是屡屡不断。一九四五年七月,边区一中学生就随杨勇的部队直接参加了解放阳谷的战斗。一九四三年十月,二级同学任广聚在参战中就英勇献身。一九四六到一九四七年间,国民党新五军进犯冀鲁豫解放区,边区一中的学生也多次参加战斗,有的同学就牺牲到战场上,还有的同学被敌机炸死。一九四六年,教导主任梁百朴带领部分学生,领着担架大队随军支前;后来这个支前大队,随刘邓大军进入了大别山。自四级始,学生在求学中或毕业后,投笔从戎参加人民子弟兵者,计有数百名之多。
配合地方政府,广泛开展群众工作,也是边区一中学生的重要社会活动。每到一村,学校经常派小分队到各村协助政府征粮,推行合理负担。学生不顾跋涉之苦,就开展优军优属工作,为烈军属打水扫院,拾柴拾粪,帮助他们种收庄稼。代表政府挨门串户慰问烈军属,帮他们给前方的战士写信,以解除战士的后顾之忧。在学校驻地周国,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宣传群众,为群众演话剧、教歌、喊广播;发动群众参加“青抗先”“青救会”“模范班”(民兵)、农会、妇会等群众组织;还组织夜校,识字班,开展扫盲和普及文化科技活动。每当庄稼收获季节,为防敌人抢粮,就停课帮群众抢收、快打、快藏。还和群众一起挖地沟,破毁铁路、公路以阻止敌人进攻。在新区政权刚建,常有顽劣地主欺压百姓,流氓特务破坏捣乱。学生们就发动群众召开诉苦大会,开展反奸反霸斗争,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安定了民心,提高了群众觉悟。一九四四年秋,濮范一带发生严重蝗灾,飞蝗遮天蔽日,但不少群众迷信,不敢捕打,只好求神拜佛。同学们则积极行动起来,宣传和组织群众日夜扑打,不时总结经验,介绍方法,终于减轻了灾害,协助群众战胜灾荒。
学校贯彻了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为克服国难,艰苦度日,学生们也开荒种地,打井种菜。还自己动手熬硝盐,染布做衣。也从事过卷烟、织巾、制肥皂等手工业生产劳动。
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自一九四三年七月诞生,至一九四九年八月改称平原省立菏泽中学,整整存在了六年。在这六年之中,进驻菏泽之前共招收学生十三级23个班,约计1200名学生。进城后又招收了新编的四级和五级(这两级学生入校于边区一中,毕业于菏泽中学),共5个班,约200名学生。此外,还招收过各种短期的干训班、师范班、艺术班学员约270余人。若再加以分校约300余名学生和边区三中合并来的约600余名学生,总计边区一中共培养了约2970名学生和学员。在战火纷飞的环境里,在艰难因苦的生活中,边区一中培养了如此众多的人才,这的确是了不起的成就。
边区一中历史虽然短暂,但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革命传统,这些优秀传统,薪火相传,历久不衰。比如;爱党爱国而不惜为之献身的传统、艰苦奋斗奋发进取的传统、团结奋战的集体主义传统、重视社会实践的传统、严格遵守纪律的传统等等等等,均为后世学校继承,为后世学校建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起到了范本作用。
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以其巨大成就和卓越贡献而名垂青史,菏泽一中为有此前身而倍感自家。
极盛一时——菏泽一中的前十七年
边区一中进驻菏泽“老六中”原址之后,开始向正规化建设大步迈进。从此,在新中国的沃土上菏泽一中迅猛发展。在前十七年间已跻身全国名校的行列为全国100所重点中学之一。菏泽一中极盛时,再现历史名校风采。1955年高四级二班42人有12人考取北京大学,7人分别考取复旦、同济和上海交大,2人赴苏联和波兰留学,其余同学除极个别因政审未被录取外,也全部考入全国名牌大学,高考成绩居全国第一。从1953年到1957年高考,除个别同学因家庭问题政审落榜外,升学率达100%。1964年高考成绩位居全国前茅,跻身全国名校,成绩卓著,威风八面,着实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中科院院士佟振合;核工业部高级工程师赵世信;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自然医学优秀成果金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宪曾;在航天领域功勋显赫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司令员、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张建启中将。在社会科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更是枚不胜举。如法学、宪法学研究专家,全国人大办公厅副部级研究室主任程湘清;中央军委和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孙启祥少将;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鲁迅研究室主任袁良骏;著名历史学家和文物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徐启宪等等。
菏泽一中突飞猛进,成就卓著,跻身全国名校之列而极盛一时。究其原因,有如下数点。
第一,德智体全面施教。
首先德育教育严格而活泼。当时的团队活动十分活跃,通过经常性的“团日”“队日”活动,带动青少年的进步要求,活跃学习生活;学校周周有校会和班会,或总结生活纪律,或表扬好人好事;还学习边区一中让学生每周召开一次生活检讨会,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车仲实倡导下,全校开展“学习一本书”活动。以班为单位在课外共同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完后大谈心得体会,人人学习保尔的高贵品质,像保尔那样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革命人生观。高五级三班还被命名为“保尔班”。生活制度也非常严格,学生会早晚都检查评比。当时的学生确实有着良好的精神风貌,人人求进步,天天求向上,凡是党的号召无不热烈响应。解放初期,在“镇反”“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运动中,全校学生响应号召,纷纷走上街头宣传群众。1950年在校招收海军,1951年又招收陆军,1954年和1955年两次招收炮兵,每次学生都争先恐后报名参军。前后四次有200多名同学义无反顾,投身人民军队的行列。
菏泽一中上世纪七十年代校门
学校领导始终以教学为核心,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当时教育部规定学校停课一天也需省厅批准,当地政府不准抽调教师做其他工作。学校订立各种有关教学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教学活动。大力推动教师业务学习和研究,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教法创新。强调教学的“直观性、连贯性、科学性、可接受性和自觉积极性”,并推行了“红领巾”教学法,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提出“集中听讲、当堂学会”“战斗的45分钟”“独立思考,善于用脑”“先复习后做作业,趁热打铁”“多多动手,熟能生巧”等等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并通过黑板报在全校开展大讨论。强调各科全面发展,反对“偏科”、力争“一片红”。有两门补考不及格就要留级。校内各种考试均实行无人监考,考试作弊行为被认为是最可耻的。学校教学从不以“应试”为目的。1956年夏语文教材改革,全部换成“文学”课本,另设“汉语”一科。学校毅然在全校包括高三毕业年级也全部采用新教材,并不顾及是否影响高考。高中三年级直到毕业考试结束,离高考不过一个多月,才分科复习。
学校领导重视青少年体质的提高,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当时非常重视体育课,体育不及格不得当三好学生。在学生中大学广播操,全面推行“劳卫制”。每年春秋两季都举办全校运动会。学校建有各种体育专业队,运动水平为全区之冠。在全区学生运动会上,菏泽一中在许多项目上往往包揽前三名。在50年代学校非常注重体育教师的选拔,历届体育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各有技术专长。尤其邹源富老师,在田径、球类、体操等各方面无一不精。他创造的跳高、跳远、三级跳、百米的地区记录,一直保持了十余年。文娱活动也很活跃,每至课间操或周末,学生就自动大跳从苏联来的集体舞,全校一片欢腾。全校集会时各班相互“拉歌”,一班接一班,此起彼伏歌声不斯。学校建有歌咏队军乐队、舞蹈队;教师有话剧团。每至节日即召开文娱晚会,自编自演,师生同乐。菏泽一中不仅是“大学生的摇篮”,也是青少年生活的乐园。
第二,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没有“名牌”教师就办不出出“名牌”学校。经历了50年代初的思想改造运动,多数教师都树立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焕发了人生青春。学校有一大批知识渊博、学有专长的教师,教学上均能居高临下,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如王星楼、车仲实、田竹桥、王象三、杨际龙、张慕曾、郝继冉、李麟中、彭诚斋、王涤、许致轩、朱天祜、王薇亭、刘樱村、贾衍焕、彭肖三、王永瑞、王鹤轩、张水石、高明轩、杨永执、史济群、黄东江、王效熹、邹源富、张瑾、许拱辰等等,在全区均堪称名牌教师;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即使拿到全省也毫不逊色。1956年工资改革以级定薪,全地区没评一级二级,共评了9个三级教师,菏泽一中就占了3名。语文教师刘樱村在50年代初发表了《论〈西游记〉的现实性》的学术论文,在全国《西游记》的研究上实为开拓性的力作,在学术界广有影响。随着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有八、九位名牌教师调入高等学校任教。广大教师工作认真负责,奋力拼搏,感人至深。老教师李麟中曾多次晕倒在课堂上。各科教师都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生物教师杨永执、黄东江经常带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在校内开垦出植物园,组织学生开展嫁接实验;还建成小小动物园,生物老师带领初中少先队员养了各种小动物作科学实验;尤其运用杂交、定向培育等手段,培育出著名的“有色安哥拉兔”。这一成果参加了1955年团中央主办的全国少年科技展览会,获少年科技特等奖,并领发金质奖章一枚、奖旗一面。后来还参加了莱比锡国际展览。因成绩显著,两位老师受到上级嘉奖。杨永执在1956年代表学校出席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大会,光荣地受到毛主席接见。各科都组织了“课外学习兴趣小组”,经常开展各种学术讲座,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又突出了特长。
菏泽一中1975年初中部学生自发组成地震测报组(自右向左分别是晁建敏、赵建国、柳建军、曹海涛、程道合
第三,有良好的生源。
菏泽一中面向全区招生,当时全区高中甚少,因而每年高中招生全区初中毕业生云集菏泽。周边地区乃至苏皖豫冀各省学生慕名而来报考者也为数甚多。因而菏泽一中生源广阔,有充分地选拔余地,这就保证了录取的高质量。菏泽一中也大力办好自己的初中,这也是保证高中生源质量的重要措施。如招考高中六级时,只招两班不足百人,报考者竟达1500人之众。结果本校初七级毕业生竟考取50余人,占二分之一还多。每年招生都严把“入口关”,量分录生,即使是地委书记或本校校长的子女,考分不上线,也不得入一中大门。
第四,有着比较完善的办学条件。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老六中”旧校舍已难满足要求。于是学校陆续进行了基本建设。1950年在旧钟楼前新建两层小楼一座,有4个标准教室,并开始在礼堂后兴建教工宿舍。直到1956年,共建成标准教室15座,宿舍18排108间;还新建了一座工字形有12间房屋的仪器存放室和理化实验室,以及教师办公室若干座。由于东操场低洼,雨季多积水,又于1956年在北城外征地40亩,建成大操场。在校内空阔处建有十多个篮球场,多种体育器材也很完备。
1953年教育部奖励本校大宗仪器,在此基础上又陆续购进多种仪器,理化实验室已初具规模。高初中课本中规定的理化实验均能完成。当时菏泽一中的实验室是全区各类学校中最完备的。
学校也加强了图书馆建设,陆续购添万余册图书。建国之初,社会贤达王冠军先生将一部家藏的《二十四史》无偿捐赠本校,本校教师王朗庵先生也将家藏图书一部分捐赠学校。尤其是田竹桥先生,将家藏珍贵图书万余册无偿捐赠学校,更丰富了本校图书馆的库藏。学校还订购了几十种报刊杂志放在阅览室供师生翻阅。在50年代菏泽一中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其书刊之富,条件之好,在全区堪称一流。
完善的办学条件保证了师生的正常生活和教与学质量的提高,是增强学生整体素质的物质基础。
再谱华章——今日菏泽一中
改革开放后,党的科教兴国战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也为百年老校菏泽一中再度辉煌带来了前所无有的历史机遇。特别是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菏泽一中党委坚持“文化立校、名师强校、改革兴校”的战略方向,加快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规范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巩固学校党的执政地位,真正把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上,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以一流的党建工作带领全体师生围绕科学发展大局,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力实施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018年高考,8人被北大、清华录取,7人被复旦大学录取,1500人超过一本分数线,2800多人超过二本分数线,考取名牌大学人数和升学总人数均突破菏泽一中近61年来的最好成绩,一年的毕业生人数超过“老六中”24年的总和,再度重现了百年一中的历史辉煌;高一高二教学扎实有效,教学成绩遥遥领先于全市其他学校,领先幅度超过往年。学生多元发展,多渠道成才,实现了素质教育与优秀升学教育的有机统一。在各学科各种类型全国性竞赛中,每年都有几百名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各种等次的奖项。学校先后曾获得“全国百强中学” “山东省优秀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文明单位” “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百年一中,开始重振雄风,令人刮目相看,当地百姓又要唱起了“一中、北大、哥伦比亚”那古老的歌谣。
党委书记、校长李志献带领师生开启新的长征
菏泽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李志献聆听市委书记孙爱军在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视频会议的重要讲话后,备受鼓舞,感慨万千,饱含激情地说:“每一代一中人有每一代一中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一中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就是:继承百年办学传统,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教育这条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自强不息,永争第一”,坚守教育教学规律,完善集团办学制度,明确校区发展定位,彰显校区办学特色,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百年名校再度辉煌的一中梦。”
百年一中迎来新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