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庸,我知:纵横江湖,无招胜有招;行到高处,垂手皆武器。

当教师,我觉:一老师、一粉笔、一黑板即可教;一学生、一课本、一双眼即可学。

形式不重要,内核是王道。故素来,对小组合作学习不感冒。

一试方知,方法用好了,确实又高效。

现我以《老王》为例与大家分享一下小组合作学习初探的甜头。

课堂小组合作案例(小组合作学习初探)(1)

《老王》杨绛

一、小组建制

班级分组:全班58人,6人制小组五个,7人制小组四个,共九个小组。

小组构成:每组六人为主,根据所长,角色分工,组长一名,纪委一名,宣委一名,重要成员三至四名

二、《老王》破题:

隔壁的老王点燃兴趣

提到老王,同学们想到什么?不出意外,学生说到“隔壁老王”的梗,而且陷入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中。

杨绛的老王触动疼点

请一个同学深情朗读课文第8段。学生由兴奋的情绪,转入到一种略带感伤的情绪。同学们从“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那么瘦”“那么直僵僵”“面如死灰”“像棺材里倒出来”“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看到了一个水份尽失,生气全无,行将朽木的老王,试问谁不会对将死之人而心生怜悯呢?

三、任务分解,小组自选

结合文章内容老师将文本分成三部分研读,由浅至深给老王画像。即1至4自然段,给老王画像之身世篇,寻找有效信息简介老王;5至7自然段,给老王画像之个性篇,寻找事件分析老王性格;8至22自然段,给老王画像之情谊篇,寻找细节探究老王与“我”家的情谊。

小组长根据任务,自行选择任务,每个任务由三个小组研读。先抢先得,为了得到优秀选择权,小组长积极站起来向老师领取任务,唯恐落后,选不到心仪的任务。

四、责任压实,小组活动

小组长分配任务:由宣委读课文,所有成员参与讨论,纪委对同学讨论做简要记录,由小组长进行归纳总结,组内进行再议并修改改进。

时间分配:读课文2分钟,讨论4分钟,总结1分钟,修改1分钟。

每一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全员参与,由于是小组活动,而且全班同学都在各自小组参加活动,所以同学们目标明确,而且都很放得开,敢于讨论积极,都争着表达个人想法,想为本小组出一分力。

五、成果展示,小组竞技

三个小组展示同一任务,以小组长自己站起来的先后作为小组长展示成果的顺序。每个小组展示不超过3分钟,后展示的小组不可重复前一个小组内容。

当要开始展示时,涉及到了三个小组形成竞争,都想成为最出彩的小组,小组成员会成为小组长快速起立的推手。

每一个小组的展示,做到了相互补充,而且在竞争的压力下常有新亮点频出

给老王画像之身世篇,三个小组长们从文本中找答案,寻出了老王孤苦寒微的身世,职业:蹬三轮且是“单干户”;身世:孤老,“没什么亲人”;身体:有疾“田螺眼”;家境:穷苦,住“塌败的小屋”。每一个点都是学生自主学习所得,包括最后的总结也均由小组长完成,并无难度。

给老王画像之个性篇,三个小组长们从事件中找个性,分析出了老王老实厚道、善良仁义的性格特点。在此处,同学们容易从“送冰事件”品出老王的“老实厚道”,也容易从“送钱钟书先生”品出“善良”,但学生很难从中品出老王的“仁义”。老师补充了“文革”时期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就很快从别人唯恐避之不及,但老王却“帮我把默契扶下车”“悄悄问我”“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等真诚的关心的细节品出了老王的“仁义”。

给老王画像之情谊篇,三个小组长们从老王“送香油、鸡蛋”的细节中品出老王对“我们”家特殊的情谊。“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这个细节,学生品出贵重的不是鸡蛋,而是老王对“我们”家的浓厚情谊,以及“我”对老王的感激。在此老师再次给同学们做了背景补充,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匮乏,各种物品都是限量供应,凭票购买,老王送的一瓶香油,一二十个新鲜大鸡蛋,不仅价格贵,而且超出了一个普通市民一个月的购买量,再次验证了物品的贵重,甚至贵重到了这些就可能是老王的遗产的程度。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老王感激我们一家人曾经对他的关照,而在这个过程中老王也把“我们”一家人当做他的至亲。而“我却拿钱去侮辱他”则深深的体现了“我”与对老王的情感天平太轻,“我”对不起老王的深厚情谊,因而心生“愧怍”。

至此一个普通人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我”对自己与老王交往的实质的反思,那种居高临下、缺乏真正尊重的同情的自我批判就水到渠成得到了显示。

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情感的体验,表达技法的学习。这些难吗?不难。可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兴趣乏乏。为什么呢?因为,情感的体验,技法的学习,不是学生的自主行为,而是外界强加给他的,所以他不思考,不接受。而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优势在于,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自主学习行为,让他们自己去读、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品味、自己去表达,个中滋味自是自见分晓。

小组合作学习另一亮点在于,可以达到任务分解,但成果共享的效果,这怎能不是一种高效呢?

小组合作学习,值得深度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