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居文化】前言:《道德经》古文版因为存在标点断句、语法词意等方面的问题而不好理解,而且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对其理解也各不相同,所以对《道德经》的解读就有很多版本,这是很正常的。春节期间笔者因为抗疫的原因宅在家里,重新研学了一遍《道德经》,以汉代王弼的通行本为母本,作了一个古文直译篇,一个白话意译篇,并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一并逐章发布。希望对正在学习《道德经》的朋友有所帮助,也欢迎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弗居不去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解释(老子连用8组反义词)(1)

方圆居文化书法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直译】

当天下人都知道将不美的东西美化,这就是恶;当天下人都知道将不善的东西刻意说成善,这就是不善。所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所以,圣人做事从不乱作为,教化民众很少用言语,他们看到万物欣欣向荣而不发一言,是他们让万物生育长成却不据为己有,他们为百姓做了很多事却不居功,他们功高盖世却从不自恃。因为圣人不居功自傲,人民反而将功劳加在他们身上,永不泯灭!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解释(老子连用8组反义词)(2)

【意译】

当天下人都知道将不美的东西美化,这种作法就是丑恶的;当天下人都知道将不善的东西刻意说成善,这种作法就是不善。同样的道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这些相对的的概念也是相伴相生、相互比较而言的,过于追求一个方面,就可能向反面发展。

所以,古代的圣人都懂得正反两方面相辅相成、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在管理国家时从不过多干涉老百姓,而是让他们随遇而安,率性生活。而教化他们时也不多发政令,而是率先垂范,为他们树立榜样;他们看到万物欣欣向荣而不发一言,是他们让万物生育长成却不据为己有,他们为百姓做了很多事却不居功,他们功高盖世却从不自恃。

正是因为圣人不居功自傲,人民反而将功劳加在他们身上,永不泯灭!


老子在本章中主要阐述事物正反两方面的辩证关系,承接上节中道具有的“有无”两种属性,由天道过渡到人道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解释(老子连用8组反义词)(3)

学习《道德经》之初,我常常感到困惑,老子在第一章刚讲完道的概念和属性,突然就在第二章讲起了美丑、善恶和圣人之治来,似乎老先生的思维跳跃性也太大了点,相互之间没有多少逻辑关系。但经过仔细揣摩,其实不是这样的。

(一)老子在第一章中着重阐述了道所具有的“有”、“无”两种属性,为第二章讲辩证法埋下伏笔

在第一章中,老子讲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二者同出而异名”。他的意思就是道同时具有无和有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有”这个属性,道才可能成为天地之母,因为“无”这个属性,道才能有孕育天地的功用。但在第一章中,老子似乎意犹未尽,所以在第二章中进一步提出美恶、善不善、高下、难易、长短、音声、前后等另外七组相反的概念,一下子把事物具有的正反两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说得明明白白。

(二)老子在本章中讲了三层递进的道理,劝导统治者行无为不言之治,建不居自得之功

本章,老子共讲了三段话,层层递进,体现了自己对当时统治者的谆谆劝导之意。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解释(老子连用8组反义词)(4)

其一,承接第一章,用”美到恶、善到不善“的转化,引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六个相对的概念,说明事物的正反面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其二,由于事情的正反面可以相互转化,老子进一步指出国家管理中的正反两种作法,即”无为不言“和”乱为多言“的关系,强调”不辞、不有、不恃、不居“的重要性;

其三,得出本章的结论:正是因为”不居“,所以才”不去“。也就是说,执政者越是不去刻意邀功自居,功劳和成绩却自然而然的被加到自己头上,想不要都难,这与后边章节中老子进一步强调的”以其无私而成其私“是一个意思,目的都是激励统治者要无私地为老百姓奉献,而最后自己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可以作三种理解,都不偏离老子阐述的主旨思想

本章开头两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不善,斯不善已”,用的是排比句式,意思大致差不多,均可有三种解读,在这里只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为例。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解释(老子连用8组反义词)(5)

(一)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丑恶也就出现了。这种解读是目前网上最流行的一种,说的是因为美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什么是丑恶。这种解释符合老子本章的思想宗旨,也就是美和丑的相对性。

(二)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东西为美,是因为有丑恶作比较。这种解释同上边的说法恰好相反,说的是因为先有了丑恶的东西,人们才在对比之下认识到美。这种解释也符合老子关于事物具有正反两面性的思想观点。

但我不支持这两种解读法,是因为不符合“斯恶已”三个字的直译。这里,“斯”是代词,可直译为”这、这是“,应该是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这件事。所以,我认为比较合理的解读应该是:

(三)天下人都知道将不美的东西美化成美的,这种做法就是丑恶。这样解读既符合老子阐述的正反相互依存,又可相互转化的思想,又同后边结尾一句”正是因为圣人不刻意居功,老百姓才将所有的功劳都加在他身上“语境完全吻合。


【方圆居文化】结语: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解释(老子连用8组反义词)(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