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有个才名显扬的温庭筠,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有“温八叉”之称。在我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像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再无第二人。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他的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1)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2)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赏析:《商山早行》是唐代著名的羁旅行役诗之一,为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 。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已成为众口传诵的名句。“早”字是这首诗所描写的中心,诗中的一切动作、场景、情绪都围绕着它而发出,为镜头焦点之所在。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3)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4)

《忆江南·梳洗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赏析:这首词刻画了一个倚楼望江盼夫归来而又一再失望的妇女形象。此首记倚楼望归舟,极尽惆怅之情。起两句,记午睡起倚楼。“过尽”两句,寓情于景。千帆过尽,不见归舟,可见凝望之久、凝恨之深。眼前但有脉脉斜晖、悠悠绿水,江天极目,情何能已。末句,揭出肠断之意,余味隽永。温词大抵绮丽浓郁,而这首则空灵疏泻,别具丰神。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5)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6)

《更漏子·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

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赏析:此首写离情,浓淡相间,上片浓丽,下片疏淡。通篇自画至夜,自夜至晓。其境弥幽,其情弥苦。上片,起三句写境。画堂之内,惟有炉香、蜡泪相对,何等凄寂。迨至夜长衾寒之时,更愁损矣。眉薄鬓残,可见辗转反侧、思极无眠之况。下片,单写梧桐夜雨,一气直下,语浅情深。宋人句云:“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从此脱胎,然无上文之浓丽相配,故不如此词之深厚。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7)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8)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赏析: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帽唐代仕女图。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9)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10)

满宫明月梨花白,

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

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

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

燕归君不归。

赏析:此词神致宛然,感情真切,含蕴多姿,语言贴合温词造语精工、密丽浓艳的风格;写思妇月夜怀念故人的怨情。词作通过一系列意象对比将主人公的怨情剥开,做到了以物动情,以景写情,情思悠悠。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11)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12)

《更漏子·金雀钗》

金雀钗,红粉面,

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

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

还似两人心意。

山枕腻,锦衾寒,

觉来更漏残。

赏析:此词抒写主人公对情人的一往情深,以及对爱情的始终不渝。全词通过今昔鲜明的对比,描写出主人公相思之苦,使人的描写,情的抒发,更加楚楚动人,更见蕴藉。作品人物描绘细腻,形象历历可见,语言贴合温词造语精工、密丽浓艳的风格。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13)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14)

《更漏子·星斗稀》

星斗稀,钟鼓歇,

帘外晓莺残月。

兰露重,柳风斜,

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栏望,

还似去年惆怅。

春欲暮,思无穷,

旧欢如梦中。

赏析:此词写女主人公晨起之后,登阁望远的惆怅思绪,通过时节的更迭,景象的转变,刻画了主人公由来已久的相思之苦。上片从视觉和听觉描写清晨景象;下片正面写人,直写情怀。全词语言贴合温词造语精工、密丽浓艳的风格,语淡情浓,把主人公的怀人之情写得千转百回,缠绵不尽。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15)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16)

《菩萨蛮》

牡丹花谢莺声歇,

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

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靥脸,

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

燕飞春又残。

赏析:此词写闺中思妇忆念远人的悠悠情思。起拍二句,写室外春残月夜景象:牡丹花已凋谢,黄莺鸣唱声已消歇,院内绿杨叶茂,庭中皓月当空。“相忆”二句,转写室中人景况:她见春残而伤怀,思远人而难以入眠,于不安中终于坐起身子,背窗独对孤灯。换头二句,言其穿戴富丽豪华,而室内空空荡荡,房门紧闭,心中倍感孤单寂寞。结拍二句,以“人远”、“春又残”,与上片描述人事、景物之句相衔接,点明人(郎君)未归、春又残,是使思妇伤心难耐、珠泪纵横的双重原因。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17)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18)

《清平乐·洛阳愁绝》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终日行人恣攀折,

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

南浦莺声断肠。

愁杀平原年少,

回首挥泪知行。

赏析:温庭筠存《清平乐》小令两阕,此为其二,乃惜别之作。上阕写桥上送别。“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一开头就点出了这次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正值阳春天气,洛阳城里柳絮纷飞,如同雪花飘飘。下阕写别后心情。“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飞断肠。”行人上马就要起程了,这时朋友们争着劝饮最后一杯酒,大家便挥手告别。一般送别之作多写得凄凄切切,但并无儿女之态,脂粉之气。有人称赞“此词悲壮而有风骨”,因此猜测可能“作于被贬之时”。大家公认温庭筠词“大半托词房帷,极其婉雅”,这首词却是个例外。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19)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20)

《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

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

十二楼中月自明。

赏析:这首写女子别离之怨的诗颇为特别。全篇除“梦不成”三字点出人物以外,全是景物描写。整首诗就象是几个组接得很巧妙的写景镜头。诗人要着重表现的,并不是女主人公的具体心理活动、思想感情,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组合,渲染一种和主人公相思别离之怨和谐统一的氛围、情调。冰簟、银床、秋夜、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笼罩在月光下的玉楼,这一切,组成了一幅清丽而含有寂寥哀伤情调的画图。整个画面的色调和谐地统一在轻柔朦胧的月色之中。读了这样的诗,对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许只有一个朦胧的印象,但那具有浓郁诗意的情调、气氛却将长时间留在记忆中。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21)

古典人间绝句(每天一点诗意温庭筠)(22)

,